付蓉鳳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 鶴崗 154107)
對建筑企業安全戰略發展模式的探討
付蓉鳳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 鶴崗 154107)
建筑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僅次于礦山開采的第二大高危行業。對于建筑企業的管理,我們經常探討的是如何在施工和管理的過程中將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的風險降低到最小的同時得到最大的收益。然而,在今天我國的建筑企業仍然處于低成本高密度競爭階段。為了保證工期和質量,很多企業會選擇降低工程安全投入為代價。忽略了建筑安全事故對企業和社會帶來的隱性成本損耗。對于建筑工程的效益我們討論的更多的是減損效益和增值效益之間的直間比,卻忽略了建筑工程本身就是為了安全而產生,為了生產生活而存在的。安全管理能否成為建筑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建筑;安全;戰略;模式
建筑行業在我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的國民經濟支柱之一。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更多的是依靠低成本競爭而獲得企業的利潤。用于預防事故的安全投資,不能直接增加產出,但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中黃盛仁、羅云在《礦山安全增值效益及其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研究》中提出的觀點具有代表性,他們指出∶“安全效益是指通過安全條件的實現,對國家、企業、個人產生的效果和利益,即用盡量少的安全投資,提供盡量多的符合全社會和人民需要的安全保障”、“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安全效益=減損效益+增值效益+安全的社會效益(含政治效益)+安全的心理效益(情緒、心理等)”。這樣的衡量過程中,企業家們更傾向于從自身的效益出發,無形中在選擇時會暫時性的將安全經濟的考慮擱置一邊,從而最終無法保證安全管理策略的全面開展。
建筑企業的發展是伴隨著經濟建設和發展而前進的。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中,建筑工程的建設都是為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產生。換言之,建筑產品的誕生是因為需求。在西方經濟學中,人們通常認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實力的欲望。建筑產品的產生離不開人的各個層次需求。不論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的需求還是自問實現的需求。為了解決這些需求,人們對生活充滿著無限渴望的同時也產生了對于建筑產品的需求,并逐漸的發展更迭,不斷的衍生出更多的建筑形式和產品。
建筑企業生產的建筑產品很顯然是為了解決社會需求而產生的。對于建筑產品,人們更多的會選擇安全過關、質量過硬、服務全面的產品。可以說,建筑產品是區別于其他產品的,建筑產品是基于人們對于安全需求而產生的。人們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與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的。對于建筑企業而言,產品的優劣不應只體現在價格、使用功能上,更多的應該表現在產品的安全性能方面。建筑企業的使命也不應該只停留在單純的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更多的需求將是從基本的生理需求轉化為安全需求。以此為出發點,顯而易見的建筑企業更多的是為了解決需求而產生,建筑企業的使命和目標更多的應該從安全角度出發。
2.1 安全管理的外部環境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的發展,建筑業已經成為我國安全事故頻發的高風險行業。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英國平均每7天有1名建筑工人死亡,在美國平均每1天有2名建筑工人在施工中死亡"當前,我國建筑業有將近4000萬從業人員,每年由于建筑安全事故而喪生的從業人員超過千人,平均每1天有3人死于建筑安全事故,直接的經濟損失過百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損失在英國可達項目成本的3%一6%,在美國可達7.9%,在香港可達8.5%[1]。當前我國建筑市場供大于求,致使施工單會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過度的追求企業效益,在工程管理中存在僥幸心理盲目降低安全投資,造成工程安全投資環境的惡化。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通常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建筑業的勞動用工量比發達國家要更加密集,完成同樣的工作量在發展中國家用工量是發達國家的大概2.5一10倍,發生的安全事故數量也比西方發達國家要多得多。建筑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對企業的管理存在僥幸心理,不能夠正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相對于國外的管理體制和全面的制度而言,我國目前對于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管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補充。
我國,對于企業的戰略管理研究與實施尚在發展階段。很多企業還處于原始資本的積累階段。為了適應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形勢的多元性,眾多企業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對企業的管理方式、經營體制、業務范圍不斷變更,無法形成系統的管理對策,更沒有與行業相對應的戰略管理制度。企業最終的社會定位不明確,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約。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金融、財會、系統設備、物流、市場戰略、技術創新、企業戰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低成本戰略是大多數企業偏好選擇的管理方法之一,這種管理的方法的最大缺點就是容易被模仿,沒有辦法在長期的競爭中始終保持先進性。對于建筑產品而言,低成本更多的意味著在建筑質量、建筑安全方面付出相應的代價。而這與人們對建筑產品需求的最初意愿是相悖的。尋找與企業業績最密切有代表性的變量來研究建筑企業的戰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建筑企業內部條件分析
從企業內部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對于企業而言,影響企業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銷售額、利潤率、市場占有率等。從企業內部的軟性指標衡量的話,員工離職率、技能水平、業績表現、工作滿意度、員工創新意識等都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人們在選擇建筑產品的時最初目標是滿足自身的安全需求。對于建筑產品的眾多特性,人們更多的看重著安全和質量。而大中型的建筑企業在生產建筑產品的同時,更多的也得到了企業內部員工對企業管理的認同。
戰略管理的是影響企業目前和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安全戰略管理目標的制定將直接影響企業高層戰略管理方法。建筑事故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絕大部分事故與管理因素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講,盡管安全技術是建筑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 但安全管理卻是安全技術與安全規程實施的保證。
建筑企業安全戰略管理的制定能夠從企業決策層面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開始對產品的安全性、管理的安全投入、施工工藝的選擇等進行有依據的研究和分析,領導層面在工程項目的管理過程中以質量和安全為前提進行決策。當企業的價值觀和員工的價值觀一致的時候,對于企業而言,領導的行為將更大的影響員工行為,進而影響企業內部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減少離職率、提高業績表現。
我國建筑企業的低成本密集型發展方式將在未來日益嚴重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為了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企業的長期效益將越來越多的受到重視。在差異化競爭的社會背景下,那些大型的、規模化的企業為安全管理的投入將逐漸加大。對于建筑企業建立安全戰略管理策略的企業目標,無疑能夠從企業內部和外部給企業帶來長足的發展。
[1]方東平,黃吉欣,張劍.建筑安全監督與管理一國內外的實踐與發展.北京∶中國水力電力出版社,2005∶1-22
[2]錢永坤,謝虹,徐建博.安全投入與經濟效益關系[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8∶
[3] “安全經濟學“基本問題綜述 姚慶國 黃渝祥 山東社會科學2004第12期
[4]方東平,黃新宇等.建設項目安全投入與安全業績分析[J].建筑經濟,2001,3∶9-12.
[5]強茂山,方東平等.建設項目的安全投入與績效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4,11∶101-107.
TU714
B
1007-6344(2017)01-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