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孫玲 吳秀山



摘 要: 逐次逼近型模/數轉換器由于電路復雜度較低,且功耗和速度等性能可以隨著集成電路工藝的進步而不斷提升,在高速、高精度ADC設計中被廣泛應用。借助Matlab軟件環境下的Simulink工具,該文以14位SAR ADC為例給出了電路的行為級建模方法,分析了SAR ADC采樣頻率、輸入信號頻率以及內部時鐘之間的關系,充分討論了Simulink下各模塊的具體實現并給出了仿真結果。該分析為SAR ADC的晶體管極電路設計與實現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關鍵詞: 模/數轉換器; 逐次逼近型結構; 行為級建模; Simulink
中圖分類號: TN911?34; TN4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7)06?0136?04
Abstract: 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of the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SA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high?speed and high?precision ADC because its circuit complexity is low, and its performances such as power dissipation and speed can be constantly improv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ique. By virtue of the Simulink tool under Matlab software environment, the 14?bit SAR ADC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give the behavior modeling method of the circui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ampling frequency, input signal frequency and internal clock of SAR ADC is analyzed. Each module implemented with Simulink is discuss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istor circuit of SAR ADC.
Keywords: ADC;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behavioral modeling; Simulink
近年來電子技術發展迅猛,隨處可見的電子產品不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還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模/數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作為連接數字世界和模擬世界的橋梁,是現代電子信息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電路單元[1?2]。目前常用的ADC有全并行結構(FLASH)、分級型結構(Subranging)、流水線結構(Pipeline)、折疊插值型結構(Folding and Interpolating)、∑?Δ型結構和逐次逼近型結構(SAR: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等實現方式[3?4]。其中,SAR ADC由于電路復雜度較低,且功耗和速度等性能隨著集成電路工藝的進步而不斷提升,在高速、高精度ADC設計中被廣泛應用[5?8]。
盡管SAR ADC的電路結構相對簡單,但卻有多種不同的晶體管級實現方法[9?10]。深刻掌握該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采用、量化以及編碼這一工作流程,對晶體管級的實現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借助Matlab軟件環境下的Simulink工具完成了一個14位SAR ADC的行為級建模,在分析SAR ADC采樣頻率、輸入信號頻率以及內部時鐘之間關系的基礎上詳細仿真分析了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各模塊間的工作流程,具體介紹如下。
1 SAR ADC工作原理分析與建模
本文設計的14位SAR ADC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它主要包括采樣保持電路(Sample and Hold)、比較器電路(Operator)、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Logic)以及數/模轉換電路(DAC)四個單元模塊。下面分別給出各模塊的分析與設計實現。
1.1 采樣保持電路
采樣保持電路是整個SAR ADC電路轉換的起始點,其作用是采集當前時刻模擬信號的電壓值,并使該電壓值保持一定時間以供后續電路進行量化處理??紤]到從該電壓值的采集到量化過程結束所需的時間,并結合后續移位寄存器的清零和置位要求,本文將采樣保持電路時鐘周期與系統時鐘周期的關系設置為:
1.2 比較器電路
比較器電路用來比較采樣保持電路輸出電壓與DAC電路輸出電壓,當采樣保持電路輸出電壓大于DAC電路輸出電壓時,比較器輸出為高電平;當采樣保持電路輸出電壓小于等于DAC電路輸出電壓時,比較器輸出為低電平。
1.3 逐次逼近寄存器
1.3.1 D觸發器設計
逐次逼近寄存器主要由D觸發器構成。由于Simulink工具自帶的D觸發器僅有清零功能,而逐次逼近寄存器還需要有復位功能以使得一次采用過程結束后能夠為下一次采用過程做好準備。為了使D觸發器具有如表1所示的功能,本文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帶有清零和置位功能的D觸發器行為級模型,圖2中的清零端和置位端都為高電平有效。當置位端為高電平時,輸出為1;當置位端為低電平,清零端為高電平時,輸出為0。
1.3.2 寄存器設計
圖3給出了本文設計的逐次逼近寄存器行為級模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主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由14個如圖2所示的D觸發器構成,用來在時鐘周期下將信號1從最高位移至最低位;下半部分也是由14個D觸發器構成,用以讀取來自比較器的輸出信號COMP。表2為整個寄存器工作的轉換流程。
由表2可見,本文設計的寄存器工作流程為:第1個時鐘周期下,圖3中上半部分左邊第1個觸發器置位;第2個時鐘周期下,圖3中下半部分所有觸發器清零;第3個時鐘周期下,圖3下半部分左邊第1個觸發器開始置位;第4個時鐘周期開始寄存器輸出COMP結果并保持到采用過程結束。
由于寄存器的每個輸出端對應的保持時間不同,因此,本文在圖3下半部分所有觸發器的CLK端和D端設計了專門的電路。以下半部分左邊第1個觸發器為例,由于該觸發器僅需要前兩個系統時鐘周期完成清零,隨后的兩個系統時鐘周期完成比較輸出,之后的13個系統時鐘周期內始終保持輸出不變,所以設計中增加了C1信號和C2信號。其中,C1信號在觸發器完成比較輸出所對應的兩個系統時鐘周期內為高電平,即第3和第4個系統時鐘周期內為高電平,其余時刻為低電平;C2信號在前4個系統時鐘周期內為高電平,其余時刻為低電平。同理,圖3中的C3信號在第4和第5個系統時鐘周期內為高電平,其余時刻為低電平;C4信號在前5個系統時鐘周期內為高電平,其余時刻為低電平。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個D觸發器。
1.4 DAC電路設計
DAC電路的主要功能是將數字信號轉化為模擬信號,圖4為設計的DAC電路行為級模型,主要由14個乘法器和一個加法器構成,其輸出模擬電壓值與輸入數字信號的關系為:
[vo=Vref214i=013Di?2i] (5)
式中:Vref為參考電壓值,本例中該參考電壓設置為2 V;Di為輸入的14位數字量。
2 行為級仿真分析
本設計中采用正弦波信號作為SAR ADC的輸入信號,該輸入信號的周期設置為3.4 μs,采樣保持電路周期為0.17 μs,仿真時間設為4 μs,使用示波器模塊scope來觀測Simulink下的行為級仿真波形。圖5為仿真時間內采樣保持電路的輸出波形,相應時間下DAC電路的輸出波形如圖6所示。
選取采樣保持電路輸出為1 V時,放大對應的DAC電路輸出波形,得到如圖7所示結果。此時,逐次逼近寄存器14位數字輸出結果為10 000 000 000 000,即1 V輸入電壓對應的輸出數字量。
3 結 語
由于SAR ADC在精度、速度、功耗和成本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使得其仍然是工業界與學術界在實現高速、高精度ADC時可選的主流結構之一。本文以14位SAR ADC為例,介紹了Simulink工具下SAR ADC的行為級建模方法,詳細討論了各單元模塊的設計實現,分析了輸入輸出信號間的關系,給出了仿真結果。為深刻學習掌握SAR ADC的工作原理,全面了解各模塊間的相互關系,為后續更好地進行SAR ADC的晶體管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注:本文通訊作者為孫玲。
參考文獻
[1] 王祁鈺.8位納米級高速SAR A/D轉換器設計[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
[2] 楊明,趙毅強,夏璠.基于混合編碼DAC的低功耗SAR ADC設計[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3,30(7):92?94.
[3] 居水榮,魏天堯,朱樟明.超低功耗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數轉換器的設計[J].半導體集成電路,2015,40(3):174?180.
[4] 李現坤,張瑛,郭宇鋒,等.一種10 bit MS/s SAR ADC的設計實現[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4,24(8):211?214.
[5] SONG Yan, XUE Zhongming, YAN Pengcheng, et al. A 0.6?V 8.3?ENOB asynchronous SAR ADC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14, 35(8): 158?164.
[6] WANG Ya, XUE Chunying, LI Fule, et al. A low power 11?bit 100 MS/s SAR ADC IP [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15, 36(2): 1?5.
[7] 萬鑫,談熙.一種非二進制權重的高能效比逐次比較型模數轉換器[J].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2013,33(4):383?388.
[8] WONG S S, CHIO U F, ZHU Y, et al. A 2.3 mW 10?bit 170 MS/s two?step binary?search assisted time?interleaved SAR ADC [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2013, 48(8): 1783?1794.
[9] 李文石.可編程采樣率的超低功耗逐次逼近型模數轉換器的設計[D].蘇州:蘇州大學,2013.
[10] 黃玲.一種12位1 MSps全差分SAR ADC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14.
[11] 李慶山.一種帶數字校準電路的10位SAR ADC設計[D].長沙:湖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