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平+王建波+張鵬霞
摘 要: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專業發展自主意識缺乏、交流和合作機會較少、職業生涯規劃定位不明確、專業評價制度和體系標準欠缺、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和在職培訓與實際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等問題。
關鍵詞:青年教師 專業發展 邊疆地區地方高校 問題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2-235-02
青年教師作為高校師資隊伍的生力軍,其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關系到邊疆地區地方高校人才培養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廣大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應該著重從專業知識、專業心理品質、專業能力和專業思想等幾方面鍛煉自己,使自己由一名青年教師新手逐步成為專業性較強的青年教師。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遠離政治和經濟中心城市,就更需要一批專業發展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提高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完善青年教師的個體人格是促進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只有青年教師的個體人格完善,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中間力量強大,學校才能有更好、更高的發展。實現青年教師的自我價值,才能更好地帶動教師的自我能動性,不斷努力積極進取的自我提高,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專業知識,學校只有提高了青年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就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探討。
通過對佳木斯大學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調查和分析,以及通過訪談可以得知佳木斯大學80%以上的青年教師在環境適應和角色轉換的任職初期,因為經驗能力的相對不足,容易導致精神緊張。他們在自主意識、交流和合作、職業生涯規劃、專業評價制度和體系標準、科研能力和在職培訓等方面依舊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自主意識缺乏
廣大青年教師大多不重視自身的專業發展問題,在教育教學中往往缺少主觀能動性,他們非常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口頭上說自己愿意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但缺少具體的實際行動。地方高校青年教師自身也并沒有明確地認識到提高自身專業發展能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們把自身在專業能力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多歸結到外部因素上面,這樣就進一步促使青年教師發展自身專業能力的主動意識大大減弱。
邊疆地區地方高校大多都是由本地區的一些本專科院校合并而成的,因此與國家重點院校和省會城市省屬院校在專業設置、師資力量、社會認可等方面有較大的差距,這本身就使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師相對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省會城市省屬院校的青年教師的發展處于劣勢地位。加之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師缺乏教育職業規劃設計培訓,這就導致他們自身專業發展缺乏目標,具有相當大的隨意性,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和客觀地審視自我。
二、青年教師缺乏交流和合作機會
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師普遍存在學歷水平較低及專業發展能力層次不同的現象,再加上青年教師自身專業和研究方向的不同,這就導致青年教師間缺乏廣泛的交流、學習與合作。在教學方面,由于各自的專業和研究方向不同,邊疆地區地方高校一些青年教師自己準備自己的專業課程,并且他們還缺乏與有經驗的老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另外,一些青年教師還很少參加學院和大學的公開課、不愿意虛心聽取老教師和同專業的其他教師的交流與反饋意見。各個專業的教研室集體教研活動組織得不好,即使一些學院和系部規定了教研活動時間,也大多是流于形式。
在科研方面,人文社科類的科研課題大多是由青年教師自己獨立進行并完成的,理工科方面的工作量不大的科研課題也大多是青年教師自己完成,理工科方面的工作量較大的科研項目,作為負責人的青年教師也不愿意與單位同事進行商量和合作,基本上找研究生去做實驗。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科研合作關系很松散。這樣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師參與的科研團隊或學術梯隊就很難形成,產生重大的和創新性強的科研成果也就更是難上加難,導致教師間、院校間以至于國際的交流和合作的機會后很少。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中,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很大程度上缺乏對本專業和研究方向的科研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及爭鳴的專業能力。
三、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定位不明確
由于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剛參加工作1-2年,他們的角色還停留在學生階段,加之他們缺乏全面系統的專業教師生涯規劃的教育和培訓,導致他們僅了解專業教師的地位及作用,不能夠理解和體會作為一名專業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特點和具體的專業素養要求,他們就會感覺到自己專業能力發展不足,就導致感到恐慌和無能為力。缺乏全面和系統的專業教師生涯規劃的教育和培訓還會導致青年教師安于現狀和不思進取,不愿意進行反思與改進,進而失去了專業能力發展的意愿和動機。另外,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由于所調查的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所占比例較高,青年教師在沒有明確的專業發展規劃群體中占很大比例,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經常感覺教學無力,對未來的發展也不是很明確。
四、青年教師專業評價制度和體系標準欠缺
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專業評價制度和體系缺乏嚴格的達標標準和考核機制。邊疆地區地方高校應該加強青年教師專業能力評價的制度建設,淘汰一些不適應當今情況、評價目的單一、評價對象不具有針對性以及評價內容的不合理的評價體系,應該出臺一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文件和政策,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一套具有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特色的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和評價體系。
五、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大多較弱,辦學定位大多基于教學型大學。這樣導致廣大青年教師的工作重點是專業教學,科研工作擺在次要的位置上,致使廣大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不強。另外,邊疆地區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師的學歷相對重點大學來說較低,博士學歷的比例也很低,這些也反映出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不足,致使青年教師在自身專業和研究方向上的科研能力不強。加之青年教師個人的懶惰,不常看本專業的最前沿專業論文,對新的信息了解比較慢,影響他們在教學方法和自身專業和研究方向上的知識更新。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過于繁重和專業教學工作的瑣碎性,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專業科學研究。另外,邊疆地區地方高校與重點大學相比經費和資金不足,導致許多青年教師參加本專業和學科的專業性會議的機會相當少,這樣他們無法了解當今本專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更無法快速地更新本專業的最新的前沿專業知識,從而大大限制他們的專業發展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六、青年教師在職培訓與實際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邊疆地區地方高校青年教師在職培訓缺乏實效性及針對性,培訓內容缺少針對青年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發展能力的教學實踐。廣大青年教師普遍希望在職培訓能夠有效地幫助自己解決專業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難于解決的實際問題。在課程設置、辦學體制及資源配置等方面,在職培訓的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缺乏內在的、連貫的和系統的聯系。另外,在職培訓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機制及教育行政機關的行政制約及干擾、評價制度不專業等問題,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青年教師在職培訓的效果和制約著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的深入發展。
青年教師在專業培訓上,一般以讀博為主要目的,沒有提高學歷的青年教師不主動申請到其他高校培訓的機會。因為青年教師出于事業和家庭的爬坡期,在外進行專業培訓會導致單位很多的績效獎金和課時費就沒有了,給自己的生活增添很大的負擔。另外,邊疆地區地方高校地處偏遠,青年教師出去學習,不能經常回家,而且現在的培訓課程全靠自覺,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如果不是特別的強,學習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導致青年教師覺得得不償失。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專題項目(編號:GJZ201301035);佳木斯大學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編號:JYGA2012-005)。]
參考文獻:
[1] 周密.教師自主專業發展問題探究[J].青海社會科學,2004(5)
[2] 朱玉東.反思與教師的專業發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3(11)
[3] 朱新卓.“教師專業發展”觀批判[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8)
[4] 張安富,李博.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制度的反思與重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9)
[5] 周敏.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
[6] 李愛.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探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1)
[7] 周芬,夏現偉.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5(3)
[8] 胡菊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新余學院為例[J].新余學院學報,2014(4)
[9] 董阜平.高校青年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3(5)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簡介:王長平,佳木斯大學動植物檢疫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動物行為與福利;通訊作者:張鵬霞。)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