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水環境治理技術還不夠成熟,主要停留在傳統的治理技術上,只注重對水環境中的各種有機污染物的去除,但是去忽視了水環境中的氮、磷的治理。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是一個新的水環境治理理念,不僅注重對水環境中的污染物質的去除,同時還注重對水環境的生態修復。本文主要對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生態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7.214
0 引言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并且存在著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水污染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人們對水污染的治理非常重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在近年來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其是一種新型的水環境治理技術,尊重自然,在去除污染物質的同時,也注重對水體的生態修復。
1 水環境治理的思路
在傳統的水環境治理中,往往非常注重對水體污染中污染物質的去除,但是去忽視了水體的修復和治理。近年來,由于人們對水環境治理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因此出現了一些新工藝和新技術,有效緩解了水體污染。
對于水環境治理來說,不僅僅是將水體中的污染物質去除,同時還要從水環境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在傳統的水環境治理中,需要采用各種技術和手段來修建污水收集系統,然后對水體污染進行集中治理。在這個過程中,就消耗了大量的資金,同時也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水環境治理的費用非常高。在污水收集的過程中,由于污水往往不是集中在同一個區域的,往往比較分散,因此對于污水和廢水的收集也不好操作。有的地區,對地下水的使用非常多,但是卻不注重回灌,最終導致這些地方出現水量不平衡。很多地方采用二級處理技術來對污染進行治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并不能有效將污水中的氮和磷等元素去除,會導致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總之,在以往的水環境治理中,并沒有考慮到水環境的整體發展,沒有徹底對水環境的質量進行改善。
其次,對于水環境治理來說,還應該注重保持水環境的良心循環。水是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水的循環過程包括社會循環和自然循環。如果在使用水資源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水資源的循環規律來取水和處理污水,就很容易破壞水的自然循環。所以在水環境治理中,一定要遵循水資源的循環特征,才能讓排放到自然界中的水還能夠為人們所用。
2 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
2.1 人工濕地凈化技術
人工濕地凈化技術是一種最常見的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主要是指模仿天然的濕地來構建一個人工濕地,其具有和天然濕地一樣的功能,可以凈化水資源,是一種污水處理的良好方式。在眾多的污水處理技術中,采用的方法按照污水處理的不同可以分為物理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和生活處理技術,而人工濕地凈化技術就是一種綜合技術,其同時使用了化學、物理和生物處理技術,其消耗的資金和各種材質非常少,但是污水處理的能力卻很好。利用人工濕地,可以對廢水進行綜合處理。人工濕地凈化系統主要分為填料表面、生物膜等,其中廢水經過生物膜,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就會被生物膜中的填料或者植物的根系攔截,并且生物膜還會吸收有機污染物,或者通過生物反應來將其消除。人工濕地系統中的植物根底可以釋放出一定的氧氣,所以周圍的環境中,在靠近植物根系的部分,就可以存在好氧菌,在原理的位置,就可以存在厭氧菌,廢水中的氮和磷元素就可以通過微生物的營養吸收和硝化或者反硝化的作用去除。
2.2 生態護岸技術
生態護岸技術是一種常見的生態水環境治理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可以在河邊、湖邊等通過種植植物,來增強土壤的抗沖擊力,從而減少決堤的情況發生,提高其防洪能力。從實際的情況來看,人們往往通過在河流的岸堤構建硬質護岸體系來提升岸堤的抗沖擊能力,一般采用的原料為漿砌石料。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一定程度提升了岸堤的抗洪能力,但是與此同時,也會河岸的生態系統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陸地生態系統和河流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但是如果人們人為地構建硬質的護岸體系,就將原本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隔絕開了,自然就會導致河岸帶的生態系統功能削弱。因此,從生態型水環境治理的角度來看,應該尊重自然,不能適用各種硬質的護案體系,而是要充分利用生態護岸體系,利用水運動規律和介質的排列來構建生態護岸體系。生態護岸的形式有很多種,分別為陡坡型、緩坡型和直立型,通過生態護岸體系,就可以對河堤的生態系統群落結構進行優化,不僅可以發揮一定的防洪效果,同時還能夠發揮控制污染的效果,防止水土流失,同時還可以延生生物的生存和活動的空間,將地下水和河水聯系起來。
2.3 湖濱帶凈化技術
湖濱帶凈化技術也是一種生態型的污水凈化技術。湖濱帶是指水和陸地生態交叉的地方,是一種生態過渡帶,主要存在湖泊流域和陸地生態系統之間。湖濱帶的生態性能非常好,可以維持生物的多樣化,同時還可以涵養水分,具有防旱和蓄洪的功能。在湖濱帶的水底,將一些吸附填料和一些酶促填料放置其中,就可以構建一個功能多樣的生態污水凈化系統,可以對污水凈化,并且呈現出來的景觀效果非常好。當雨水或者湖水流到湖濱帶時,通過湖濱帶的各種生物和植物的凈化作用,就可以減少各種污染物,然后經過凈化之后的水資源進入到湖泊中,就可以保持湖泊水資源的環保性,可以避免雨水對湖泊的水體造成污染。
3 結語
目前的水治理技術普遍存在運行費用高,基建投資大的特點,并且主要集中在點源污染治理上。從生態型技術出發,探討了一些原位型生態修復技術,指出應該充分尊重自然,遴選符合水環境健康循環的技術。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必將成為未來的水環境治理技術的發展趨勢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是一種從整體的角度上來對污水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并且其要求遵循自然規律來處理水環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工濕地凈化技術、湖濱帶凈化技術和生態護岸技術是常見的生態型水環境治理技術,在實際中應該加強使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冉星彥.淺論城市水環境的治理[J].北京水利,2001(04):12-14+46.
[2]宋蘭合.城市水環境治理與污染控制的科技對策[J].建設科技,2008(14):5-7.
[3]陳維平,江帆,張弢,李元元.水環境治理裝備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工業水處理,2006(03):1-3+7.
作者簡介:張建華(1978-),男,河南駐馬店人,助理工程師(環保),研究方向:環境保護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