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光
(遼寧省阜新水文局,遼寧阜新123000)
阜新市河流地表水污染現狀評價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宋曉光
(遼寧省阜新水文局,遼寧阜新123000)
河流地表水污染狀況成為了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過理論研究、實地調查、查閱規范和相關文獻等綜合研究方法,對阜新市河流地表水污染情況進行了研究。研究和計算面源污染產生量和入河量,確定了農村生活、農藥化肥、分散式飼養畜禽、農村水土流失和城鎮地表徑流等污染物產生量及其入河量,提出了地表水污染控制措施,對于類似地區的水污染治理具有理論指導和借鑒意義。
河流;地表水;水污染評價;控制措施
近年來,我國水資源匱乏,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13個最貧水的國家之一[1]。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河流地表水資源污染現象日益嚴重,加劇了我國水資源嚴重不足問題的惡化[2]。所以,本篇文章通過研究阜新市地表水污染程度和污染狀況,得出影響面源污染產生量和入河量大小的因素,通過對水資源污染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具體的地表水污染控制措施,不僅能緩解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現狀,還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阜新地表水污染研究
2015年,阜新市組織監測對養息牧河和細河水質質量。監測結果如表1.1所示。根據等標污染負荷比可知:化學需氧量(66.8%)>總氮(25.0%)>氨氮(7.7%)>總磷(0.1%)。
1.2 面源污染研究因素分析
1.2.1 農村地區廢水和廢棄物的影響
由于農村地區條件較落后,在強降水徑流影響下,生活污染物和地表固體廢棄物一起流入溝渠并且不斷地向受納水體運移。生活廢水產生量的估算采用人均綜合排污系數法。根據區域種植種類、秸稈趨向及生活狀況進行詳細調查,計算阜新市包含的五個區、兩個縣農村人口所產生的污水、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入河量計算根據各種影響因素綜合濾定的入河系數與產生量的乘積求得。1.2.2 施加農藥、化肥等造成的污染物的影響
農藥、化肥施用量的調查比較全面,阜新市兩個縣及兩個郊區的資料非常完整。調查了農藥、化肥施用的實物量和折純量,折純量即為化肥的有效成分,其中復合肥的有效成分認為氮、磷、鉀各占三分之一。農藥、化肥的損失主要由漂移、揮發、滲漏等。計算農藥、化肥中各物質流失量的各參數為農藥有效量的39%、總氮有效量的20%、總磷有效量的15%、銨氮為總氮的10%來計算。經研究分析阜新地區的農藥化肥入河系數采用60%。
1.2.3 農村地區水土流失污染物的影響
通過水土流失面積大小和侵蝕模數相乘可得到水土流失量大小,但是在水土中的污染物的量等于水土流失量與富集系數和土壤中污染物平均含量的乘積。土壤流失量中總氮、總磷平均含量采納參數分別為1046.44mg/kg、299.71mg/kg,總氮富集系數是3.0、總磷富集系數是2.0,總氮流失量的10%的數值即為銨氮的流失量。
1.2.4 城鎮地表徑流中污染物的影響
通過降雨徑流作用對城市生活垃圾等地表沉積物的沖刷形成了城市地表徑流中的污染物。各縣區的徑流量由降雨量乘以匯流系數而得,遼寧省阜新市的匯流系數為0.6,阜新市徑流污染物平均含量分別采用每升中含有總氮2.4mg、每升中含有總磷0.42mg、每升中化學需氧量是70mg、每升中銨氮含量0.24mg。

表1 2015年阜新市入河廢污水量及入河主要污染物計算表
根據分析和計算,阜新市面源污染物產生量中化學需氧量182938.33 t/a,氨氮產生量12075.48 t/年,總氮產生量40640.76 t/年,總磷產生量13223.93 t/a。可見阜新地區面污染源產生污染物量很大,造成了對地表、地下水體的污染,引起的環境污染也不可忽視,政府及有關管理部門要加強管理,使面源污染的強度和速度極大地降低。

表2 2015年面源污染物產生量統計表
2.1 加強水源地保護
2.1.1 合理利用地勢位置,保證水庫蓄水
保持好庫區上游水土和加快農業節水項目的實施,注重節水農業的發展并實施獎勵措施,用合理的澆灌方法代替原來的方式及時拆除影響水源地保護的上游水庫。
2.1.2 控制點源污染
對于高污、高耗企業等,應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積極進行生產技術改革,將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到最低標準,勒令停止運營浪費資源嚴重、技術落后、產業效益偏低的企業。同時,注重污水循環使用,盡可能節約水資源。
2.1.3 大力倡導生態平衡,積極防止水土流失
積極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措施,根據區域土質等條件選擇適當的植被進行水土保持工作。積極進行治理溝道工作,大力修建有關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
2.1.4 清淤養殖
泥沙淤泥的大量存在會導致水庫水體的交換和凈化能力降低,為了保證水體的交換能力,堅持進行清理淤泥工作,降低污染物。定期對河道淤泥進行定清理,并且及時處理好淤泥的安全堆放問題。當前,采取先進的主要技術是淤泥脫水技術及淤泥擠干技術。根據生物學規律,合理的選擇魚苗種類進行投放工作。
2.1.5 修建護坡及綠化帶
大力修建湖泊和綠化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草類,積極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防止水土流失工作,拆除違章建筑,禁止亂扔垃圾現象發生。
2.2 科技措施
2.2.1 提高節水技術科技含量
為了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阜新市應加大以下幾方面的攻關力度:完成對節水器具的更新,改進工農業節水技術,推廣廢污水回收利用技術,改進雨水利用裝置,采用高科技來滿足阜新市的供水需求。
2.2.2 建立健全城區湖泊水質自動連續監測網站
阜新市長期致力于對城區湖泊水質的監測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監測資料,但監測工作方法和技術仍需改進。阜新市一直采用的人工采取樣本、室內化驗的低水平的水質監測技術,導致工期長、效率低。因此,必須對水體和污染源進行嚴格監測,多角度分析水體,使監測結果具有科學性和完整性,城市水管理具有及時性、準確性、針對性和科學性。
2.2.3 加大建設水利職工素質力度
要建立適應于現代化企業管理,能夠熟練操作并改進水利設備的職工隊伍,為此,需要對職工進行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2.3 污水綜合利用
2.3.1 污水灌溉
在灌溉方面,處理后的污水對農作物可產生一定的肥料功效。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相比于清水,使用污水灌溉能使作物多產15%。
2.3.2 工業回用
污水經處理后,在鋼鐵廠、化學廠、造紙廠、礦場和水泥廠得到廣泛應用。特別地,在蒸汽發電產業、加工設備產業和采礦產業方面,處理后污水的冷卻、加工和水力輸渣方面的作用尤為突出。
2.3.3 回灌地下水
我市淡水資源儲存量相對匱乏,因此我是可以采用地下水回灌的方式補充地下水資源。但是,地下水回灌雖然會增加我市地下水含量,但也會形成一個昂貴的循環,水資源增加的同時伴隨著水資源的成本增高。目前我國在污水處理回灌技術上有相應的進展,這一技術的采用不僅在經濟上合理,而且也會減少水環境污染,提高我市污水資源循環利用率。但是,由于污水回灌水若是處理不達標,回灌水會對我市含水層造成一定污染,因此在回灌前必須保證水質達標,對污水進行處理,滿足凈水指標,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2.3.4 補充市政用水
阜新市市政用水大都用清潔的自來水,因此,若是在我市區各個地區分散建立污水循環利用系統,一方面能夠降低城市用水對清潔自來水的需求量,保證我省污水等水資源實現循環利用;另一方面還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清潔水的使用量,降低水污染情況。
2.4 節約用水
2.4.1 城鎮生活節水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阜新市用水利用率較低。因此,必須采用有效的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主要有以下措施。居民定額用水;加大普及使用或者安裝節水便器,節水沐浴器等節水型設備;明令淘汰螺旋升降式鑄鐵水龍頭、便器水箱等衛生潔具;要求在新建項目中推廣使用6升水沖洗便器系統。
為此可以開展如下多種多樣的群眾性節水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體廣泛進行節水宣傳;刊登節水有關文章;公益廣告;印制節水系列宣傳品。
2.4.2 工業節水
根據阜新市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提出以下工業節水措施。建設節水型工業體系;超計劃累計價;傳統工業用水過程中,必須對節水技術進行改進;堅決關、停、并、轉節水不達標的工廠企業;限制不達標企業的生產;對工業采取定額用水;逐步減低用水標準,完成對高污染、產品過剩等用水大戶技術改造。
2.4.3 農業節水
阜新市全市總用水量的51%左右是農業用水,因此對農業用水的節水力度加大,在另一層次上也提高了阜新市全市總用水量的利用率。提高農業用水利用率的措施如下。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加強灌溉用水管理;科學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此外,農業節水措施還包括:節水抗旱劑的應用;節水型新品種的開發;覆蓋保墑。
2.4.4 降低自來水管網漏失率
城市水資源了污染和浪費的最大隱患,即供水管網漏失。為了有效的保護水資源,就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漏失水量措施如下。逐步更換老舊的地下自來水管線和破損的地下自來水管線;通過有關技術手段,監測自來水管線漏水、跑水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降低產銷差率;對相關人員要做到要加強檢修意識、搶修力量要加大提升,做到及時處置突發事故,最大程度的保護水資源。
2.5 綜合措施
2.5.1 管理措施
阜新地區的資源管理體制混亂,造成了大量水資源浪費。鑒于目前水資源匱乏現狀,必須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擴大水資源管理監督建構的權利范圍,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采取民主監督等合理手段,實現區域內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5.2 水資源聯合調度
在水量豐富的年份里按照“地表水—地下水”的順利進行水資源調度,并且嚴格限制周邊地區自備井數量。根據調節能力的大小進行水庫水源調度。按照先供給生活用水,然后供給工業城市用水,最后供給農業用水的順序進行調度。
2.5.3 逐步建立合理的水價體系
科學合理水價是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根據阜新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借鑒國外的收費經驗實現梯度收費,合理確定與之相適應的的水價價位,并且將少量水費用來保護和管理水資源,實現一種良性循環。
2.5.4 生態環境建設
大力倡導無污染產業,降低廢水和廢棄物的排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對于城市周邊地區的水資源,開展綜合利用等措施治理,對于農村水資源環境的治理要采取與當地環境相應的治理方法,避免水污染范圍由城市擴大到周邊農村。大力倡導“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政策,科學合理的管理農田,防止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大力推廣既能改善民生又能保護生態環境的方法。
2.5.5 調整產業結構
對污染較為嚴重的化工等重工業應通過加大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加快生產工藝和產業布局改進等措施降低污染物的量值。對于水資源銷量大的企業,應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對于農業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作物進行種植,提倡科學的灌溉方法,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來帶動周邊地區。
通過對阜陽市河流地表水污染情況的研究,摸清了地表水污染情況,研究了阜陽市河流地表水面源污染產生量及其污染廢水的入河量,結合阜新市地表水污染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水源地保護、科技措施、污水綜合利用、節約用水、綜合措施等水污染控制措施,為阜新市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同時也可為類似地區河流地表水污染控制提供指導和借鑒。
[1]陳榮,竇勇,陳佳佳.城市給排水設計及污水處理淺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6(03):22-24.
[2]侯裕清.遼寧省水功能區水質評價[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6(03):11-13.
[3]李淑貞,周艷麗,王霞,等.水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J].水利技術監督,2015(06):01-03.
[4]房睿.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環境質量評價研究[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6):44-46.
[5]王晨.保持水環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的重要環節[J].水利技術監督,2012,(05):15-17.
[6]馬宇,王淑偉.遼寧省水資源現狀分析及保護措施研究[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11):14-17.
[7]張鳳翔.基于改進AHP方法的沂沭泗地區水環境安全評價[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3(02):27-29.
[8]韋利珠.南流江水環境質量狀況研究及生態保護修復探討[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1):17-20.
X522
B
1008-1305(2017)01-0134-04
DO I:10.3969/j.issn.1008-1305.2017.01.041
2016-05-03
宋曉光(1981年—),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