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昕, 耿 霄, 葉 嘉, 趙 昕
(邯鄲學院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應用型本科實訓考核方案的制定和思考
王鑫昕, 耿 霄, 葉 嘉, 趙 昕
(邯鄲學院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充分發揮實訓的實踐練兵作用,制定了實訓的考核方案。方案以生物技術專業發酵食品生產方向實訓為例,立足當地行業,分析人才素養需求,依次歸納確立了實訓課程考核目標、考核內容(知識、技能和素質)、根據考核內容靈活選擇的多種方式結合的考核方法,并總結出制定考核內容需注意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全面性、可行性、統一性和重點側重、時代性的五個原則。該考核方案實施后,得到良好的企業反饋、開創了師生共進的局面。為了使考核方案緊隨社會和行業發展,需從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訓師資、調動學生興趣、加強社會參與等方面為方案改進創造更多機會。該實訓考核方案可以推廣到其他應用型本科院校使用。
應用型本科; 實訓考核; 考核目標; 考核內容; 考核方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將“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作為戰略目標之一。高等教育大眾化主力的5A2型高校,以地方應用型本科為主,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面向行業設置專業,主要為地方培養各行各業從事較高技術含量工作的應用型人才[1-2]。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各地應用型高校圍繞著社會對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的要求,構建了從課內系統綜合的實踐技能訓練,到課外自主開放實驗、專業素質拓展和校外實習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3-5]。其中,實訓教學成為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儲備科技應用知識、提高技術和素質水平的重要陣地[6-8]。而實訓教學體系的重要部分—實訓的考核方案,對人才培養的應用型方向發展發揮了引導、監控、規范、保障、提高和開拓的作用。完善科學的實訓考核方案延伸并引導實訓目標,保證和提高實訓效果,同時對師生均起到促進發展、反省創新的作用。以我校生物技術專業食品加工生產實訓方向為例,詳細介紹地方應用型本科的實訓考核方案制定實例,以供讀者共同探討應用型高校實訓考核方案的制定實施,以及實訓的開展開拓方向。
應用型本科既需扎實學生的理論基礎,也需培養實踐能力,但其與以精英教育為目標的學術性研究型大學不同,也與面向具體職業的高職高專不同,應用型高校面向行業,所培養的學生是具有一定理論水平的、對一般生產流程和多種工藝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可加以實踐應用的行業專門人才,如從事一線技術工作或開發工作的技術人員,甚至主管技術的管理層等[1]。
實訓考核目標的制定需依據應用本科培養目標的特點,面向當地行業。經過對當地主要企事業單位的調查走訪,廣泛征求行業技術人員、專家及管理層的意見,梳理出與生物技術專業對口的當地行業:以叢臺酒業、邯鄲市釀造總廠、晨光色素等大型企業為代表的200多家發酵產品、天然色素、食品加工等企業。
經過走訪,了解了這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工作規范和技術管理、技術水平、技術等級及高科技要求,并依此總結歸納該行業所需專門技術人才的基本素養,為使學生提前知情并訓練習得,生物技術專業制定了相應的實訓課程考核目標:夯實專業基礎,強化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素質,激發學生的創新與創業熱情。分目標為:使學生熟悉食品行業依據的國家標準,掌握生產工藝及一般流程的規范操作,了解世界先進生產技術,掌握生產問題的解決、質量產量的提高和產品開發的基本方法;在生產實訓中培養學生的安全、規范、責任、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表達和合作能力,以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擇業競爭力和就業后對崗位的適應性。該目標同時考慮了學生的行業理論基礎與實際操作能力、解決現有問題與研發新產品的能力、行業入門技能與必備行業素質、自我認識提高與協作他人的素質。
為落實考核目標,考核內容要在實訓內容的載體上,以考核目標為原點輻射提煉而出。在考核內容的選擇制定時,需遵循如下原則。
2.1 代表性和完整性
有限的實訓課時內,為使學生能通過一種產品的生產而對本行業一類產品的生產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在實訓后可觸類旁通快速上手其他產品的生產,就要求實訓的考核內容要有代表性且完整,要在本行業一類產品的生產經營流程中抽提出基本素養點歸納而成。如表1的考核內容依賴于其載體實訓內容的典型性、生產工藝和設備的典型性、生產流程完整、生產周期較短的優勢,成為實訓課上可代表發酵行業專門技術人才基本素養點進行考核的內容。
2.2 全面性
企業對員工的考核通常僅以其所在的一個崗位上的產量和質量衡量。但為達到培養行業專門人才的目的,實訓考核需針對一個學生在行業內所有流程中的專業表現進行,而且考核不僅只考察產品的質和量,更要兼顧對照學生表現與企業必備素養間的距離。本考核方案將企業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必備的綜合素養細分在考核內容的知識、技能和素質三個方面。如表1,知識方面為員工入崗前必知的原理、設備、工藝操作等知識。然而知易行難,學生常出現要領倒背如流但操作手忙腳亂的現象,也正因此,考核的第二方面—技能,就從學生的實踐表現入手,考察對應于知識層面的實踐能力。除學識和技能之外,人才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還要依賴于職業道德、作風和意識等軟實力,而這也常是學生初涉工作時忽視的方面,在本方案中將通過考核警示學生以便反思和改進。
2.3 可行性
如果說考核內容是學生實訓路途中的許多階段性方向或路標,那么對于每個方向路標學生到達或是偏離的評價,就依賴于一套有效可行的衡量方法將其程度轉化為考核分數。因而,考核內容尤其是較難衡量評價的素質考核內容的制定和選擇,需充分考慮其考核的角度、方法,保證其切實可行。
2.4 統一性和重點側重
實訓考核內容的制定需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統一,與實訓考核目標統一,這樣才能做到重點突出有所側重,才能讓學生不至在繁多的考核內容中迷失,才能更加明白什么是工作發展的必需裝備。例如,“啤酒釀造過程中物質的變化規律”屬于知識內容,但不屬于知識考核內容,是因為此內容為行業需深入研究的理論,與實訓考核目標不統一?!熬S修檢修設備”也是生產技術人員不可多得的技能,但此內容也未作為技能考核內容,是因為此技能為維修崗位必需,并非應用型本科人才必需,與培養目標不一致。此外,學生所表現的素質問題不一而足,但并非所有問題都要考核,如自信不足、人際關系較弱等,對于考核內容外的問題,教師可單獨指點引導。

表1 啤酒生產、成品分析和新產品開發實訓考核內容(節選)
2.5 時代性
應用本科人才進入社會后,其工作目標為應用理論知識進行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這就要求人才能夠迅速適應技術進步,隨時應變產業發展。因此,實訓考核內容也應響應時代特點,在密切關注經濟社會動態時,與時俱進的創新考核要求。
根據全面考核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及考核內容的特點,考核方案適宜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
3.1 筆試和實操相結合
課前學生根據資料自學知識內容,再經設備調試后,掌握基礎的設備操作方法。此時,進行崗前考核:通過筆試和實操,檢測學生的基本知識儲備和設備基礎操作能力,以達到上崗基本要求。
3.2 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
上崗后,教師對學生操作的規范性、準確性和效果的評價,及對學生體現的素質評價適合采用過程考核的方式。生產工作時,學生自行操作,教師一旁監控,并依據考核要點(如表2和表3)依次評分。對于生產的階段性成果或效果,適宜采用結果考核,如考核內容“正確繪制參數變化曲線并分析總結”和“正確進行菌種保藏、接種、擴培工作”,對學生提交的的變化曲線和分析作業或酵母鏡檢照片等進行考核。
3.3 書面和口語表達評價相結合
檢驗報告、生產總結、技術報告是企業常見的書面材料,制作ppt并匯報需要必備的表達能力。因而對于書面材料評價時設定了結構、內容、語言、書寫四個方面,對于匯報表達則設置了準確全面、簡潔得體、邏輯清晰、體態大方等方面。
3.4 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
自覺和反思是一個人提高進步的第一步,為了幫助學生關注自身現狀、尋找差距達到最終提高職業素養的目的,本實訓中也采用了學生自評的方法。學生自評主要在素質考核內容中通過過程評價法進行,學生評價表參考教師評價表,在實訓前發與學生,實訓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及同組成員進行匿名評價。學生自評有益于學生的反思和提高。

表2 技能的過程考核評分表(節選)

表3 素質的過程考核評分表(節選)
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訓師資、調動學生興趣、加強社會參與,給予考核方案更開放的長足發展機會。
4.1 強化應用型課程體系內的融合性,以考促教
如果說實訓前的教學為“養兵”,學生畢業走向社會為“用兵”,則實訓如同“練兵”,實訓考核為“閱兵”。這樣,即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統領各類形式的教學,以用為目的,以考促發展,加強應用型課程體系內部的融合性,實現教考相促、學以致用。因此,培養應用型人才所開設的課程體系要打破學科界限,加強文科滲透和文化積淀,最好能以經濟社會和行業實例為材料引導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行業所需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依賴于先于實訓開設的并與實訓對接的理論教學和平時實踐教學,這也就需要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規劃建設。同時,實訓課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對接:通過實訓課上引導學生興趣,延伸到第二課堂,選出優秀苗子參加各級各類比賽[9]。
4.2 加強實訓師資,鼓勵更開放的實訓考核理念
打破傳統教考模式,準許實訓教師有更多開放的理念、進行大膽的創新。讓教師從課堂、教具、學生的傳統教學空間,轉向生產空間、生產線、專門人才的行業化實訓基地;讓教師從考場、校規考規、試卷的校園考核方式,轉向行業約束和規范、模擬行業管理和考核制度的應用型人才操練模式;讓教師從傳授解惑為主的功能中解脫(需有課程體系對實訓的鋪墊),轉為實時查漏促改落實為主的考核員。此外,加強諸如“雙師型教師”等應用型教師的培養,才能讓考核教師自行從實際社會生產角度,更準確的體會實踐加以評價和引導學生[10-12]。同時,需給予加強考核師資的靈活政策,由于實訓的考核內容和細節較多、方式多樣、工作量大,建議按師生比1∶5的比例分配師資,而分配制度、職稱評定等政策也需適當向實訓教師隊伍傾斜。
4.3 以實訓拋磚引玉、以考核調動激發學生對行業發展的積極性和熱情
學生對未來職業發展多有擔憂,此時,適宜將實訓“練兵閱兵”的意義知曉于學生,并將實訓考核方案于課前公布,通過自身需求和考核壓力促使學生重視于實踐中求發展、專注于模擬行業的實訓。同時,注重實用性予以學生更多真實體驗,引導學生發現自身優勢和差距、關注行業和社會,思考和總結實訓前后自身變化,激發學生對實訓的興趣和創新創業的熱情,最終實訓結束時發現實訓對學生產生了效果。
4.4 靈活吸納其他考核方法,建立更開放的實訓考核評價體系
應用型本科培養的人才面向行業服務社會,因而實訓考核也應當引入行業和社會評價機制,建立由實習單位、用人單位和行業團體及往屆畢業生共同參與的實訓考核評價反饋體系。通過校外的直接參與考核或對方案本身的評估,對實訓方案進行逐年循序漸進的調整和改進[13]。同時,實訓考核方案的模式和內容也不應拘泥固定,而是以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將更實用、多形式的考核辦法納入到實訓考核方案中,如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辦法、創新創業大賽、成果展示會、成品評比和銷售大賽、模擬招聘面試大會等,加強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競爭力。
經過實訓考核并已就業的學生,其所在企業普遍反饋學生上手較快、技能全面,并且安全意識和責任心較強,同時增加了對我校的用人需求。而學生實訓后,也反映考核引領自己從以前的輕視生產,轉變到發現理論和實踐間的巨大差距,再到重視實踐;自己也更為接受這種更加全面的多方式的考核方案,因為它充分調動了實訓積極性,讓自己更關注和用人單位要求間的差距、以及自身在實訓前后的變化,甚至有學生表示考核后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需要重新規劃以后的職業生涯。
實訓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得到發展,提出了許多便于生產的工藝和設備改進,并申請了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該實訓考核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促使實訓教師多進入企事業單位、多參加實踐生產、多向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士學習,響應了我校加快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政策和重視實踐的教育理念。
實訓考核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在當今注重應用型技術人才的背景下,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以增強學生的擇業競爭力和適應性為目標,轉變觀念、累積沉淀、改進創新,努力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的應用型人才實訓考核方案。
[1] 潘懋元, 吳 玫. 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J]. 復旦教育論壇, 2003(3): 5-9.
[2] 柳友榮. 我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學, 2011.
[3] 周德儉, 李創第, 劉昭明. 地方院校面向應用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3): 165-167.
[4] 李和生, 李太武, 趙青松. 以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的”平臺+模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 中國高教研究, 2008(12): 71-73.
[5] 馮濱魯, 吳 明, 王濱芳.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創新實踐教學模式[J]. 中國高等教育,2010(3): 25-27.
[6] 劉振河. 校企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實施方案[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 30(11): 205-208.
[7] 章曙光, 孫巧云, 汪 敏, 等. 應用型通信工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 33(12): 225-228.
[8] 張 磊, 黃傳輝.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實訓中心運行與管理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50): 19-20.
[9] 劉 浩, 解 寧, 吳建華. 電工電子實訓考核評價系統的構建與實踐[J]. 實驗室科學, 2013, 16(6): 136-138.
[10] 朱定和, 鐘瑞敏, 彭珊珊. 食品專業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9, 28(6): 276-278.
[11] 吳京秋, 郁漢琪. 應用型本科院校設置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思路[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09(17): 135-137.
[12] 梁小婉, 沈小娟, 林 峰. 高職實訓基地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證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0, 27(2): 10-12, 20.
[13] 丁金昌, 童衛軍. “三個合一”校內實訓基地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研究與實踐[J]. 中國大學教學, 2008(1): 78-80.
Establishment and Thinking of Assessment Program of Practical Trai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WANGXin-xin,GENGXiao,YEJia,ZHAOXin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6, Hebei, China)
To cultivate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of talents, and give full play in drilling of practical training, an assessment program of practical training was established. Taking fermented food production of biotechnological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e program analyzed talents qualities desired by the local industries, concluded and established the objective of training course, assessing content which contained three elements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qualiti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which was combined flexibly according to assessing content. Program summed up five principles of assessing content which were representativeness and integrity, comprehensiveness, feasibility, uniformity and focaliza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good feedback from enterprise was got,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l got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fession, more opportunities created were needed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 training of teachers, arouse interests of students, and bring i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o on. The assessment program can be popularized to other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training assessment program; assessment objective; assessing content; assessment method
2016-03-01
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項目(1412055);河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2012GJJG206);邯鄲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1523103064-5)
王鑫昕(1982-),女,河北邯鄲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工業發酵和實訓教學。
Tel.:15175005224;E-mail:xinxinwang779@163.com
G 642
A
1006-7167(2017)01-0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