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玨霏
濟南積極推進北跨橋隧工程建設
□ 李玨霏
今年4月,李克強總理考察山東時強調,要更大力度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5月,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成立。先行區圍繞“北跨”發展、“攜河發展”戰略布局,將濟南由“大明湖時代”推向“黃河時代”。
北跨橋隧工程是濟南市實施攜河北跨戰略的先行棋和重要環節,是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必然舉措,也是解決交通擁堵困局、擴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的必然選擇。為搶抓“攜河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作為北跨橋隧工程的建設主體,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啟動了北跨橋隧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取得階段性進展,為順利實現項目開工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跨橋隧工程分為四個通道,分別是齊魯大道北延跨黃河通道、鳳凰路北延跨黃河通道、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和濟濼路穿黃隧道。
按照規劃,齊魯大道跨河通道南接齊魯大道與濟齊路交叉口,向北上跨濟廣高速和黃河南岸堤頂;北岸落地后與309國道相交,繼續向北順接裕新路與308國道交叉口,工程范圍約10.5km。橫斷面布置為雙向8車道+雙線軌道交通,軌道交通布局在橋中央,兩側為行人和非機動車道。
黃河大橋改擴建工程將保留老橋,新建一座大橋。新橋起于二環東高架橋北端,以高架橋的形式沿現狀大橋路向北,在老橋下游60m處跨越黃河,在黃河北岸落地后下穿石濟客專,止于220國道、308國道與104國道交叉口處,全長7.2km。
鳳凰路跨河通道南岸順接現狀壩王路,起點位于荷花路交叉口,跨黃河南岸堤頂;在北岸落地后與220國道平交,工程全長約6.7km。橫斷面布置為雙向8車道+雙線軌道交通。
濟濼路穿黃隧道南起濼口南路,依次下穿二環北路、北繞城高速高架、南岸大堤、黃河、北岸大堤,北至鵲山水庫,在邯濟鐵路西側接現狀309國道。隧道總長3.67km,盾構段長2.52公里,雙向6車道規模。隧道以雙洞穿黃,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三車道層,下層分為四倉,分別為軌道交通、煙道、縱向逃生通道和管廊。
(作者單位:濟南市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責任編輯 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