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曉靜 編輯/暖陽
用心呵護嬌小的早產寶寶
文/胡曉靜 編輯/暖陽

胡曉靜
女,副主任護師。2010年復旦大學護理學碩士學位,2015年復旦大學兒科學博士畢業。現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護士長。2005~2006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和婦女保健中心專科進修學習新生兒護理。



當今醫療技術的發展,已經使越來越小的嬰兒有了存活的可能性,現在我們的世界中有了這樣一群小小寶:早產兒。早產兒既不同于生活在子宮內的胎兒,又不同于足月兒。因此把早產兒想成是正常的胎兒或足月的嬰兒都是不對的:早產兒是獨特的,應該受到獨特的關注。
對于一個24周胎齡的早產兒來說,本應該還有16周左右的時間在子宮內生長發育,他/她在子宮內的環境應該是這樣的:
胎盤是提供氧氣和養料的地方,因此那里也是不需要呼吸和消化的;
子宮內的溫度是舒適的并且穩定的;
寶寶在子宮里面是受到保護免受傷害的;
寶寶生活在羊水中,較少受重力的影響,可以自由活動,保持輕松的姿勢;
寶寶在子宮內是不斷運動的,因此大多數時間寶寶都會輕輕搖晃;
寶寶能感覺到媽媽日夜作息的節奏;
寶寶的神經系統會對不同的刺激(光線、接觸、聲音)做出反應;
媽媽子宮里面沒有強烈的聲音或光線,也沒有過多的接觸但寶寶能夠感覺到媽媽有節律的心跳還有腸道蠕動的聲音,可以聽見這些聲音,但是分貝很低。寶寶還可以感覺到羊水的溫暖,可以感受到子宮的邊緣。

圖1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里面
了解了胎兒在子宮內的環境后,對于了解早產兒5個系統的發育將會很有幫助。這五大系統的發育受大腦控制,又是互相有聯系的。
這五個系統的發育分別是:
本體發育——包括自主呼吸,心率,面部表情的改變,消化和排便等;
運動系統發育——姿勢,運動,肌張力等的發育;
意識狀態的發育——睡眠的分層,深睡眠、淺睡眠的狀態,還有他們之間的互相變化;
注意力系統的發育——能注意到物品或人的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比如(能向著聲音的方向轉頭,能注意到別人的臉或者其他物體),逐步發育成熟后就具有與別人目光交流的能力;
自我調節系統的發育——保持各系統的平衡,能保持平靜,從哭吵轉成安靜清醒狀態,把肢體靠近身體,吸吮手指進行自我安慰的能力。
因為早產兒的神經系統不像足月兒的成熟,這五大系統的發育也不如足月兒成熟。
比如你會在早產兒上身上發現:
本體系統發育不成熟——寶寶經常改變面部表情,呼吸和心率的不均勻,寶寶易被激惹;
運動系統不成熟——抽搐,緊張或僵硬,顫抖,四肢柔軟無力,身體不能自然屈曲;
意識狀態的不成熟——沒有警覺性,不能長時間的警覺,經常煩躁不安;
注意力的不成熟——不能注意到你,對你的行為聲音等都沒有回應;
自我調節的不成熟——被打擾后需要很長時間恢復平靜,不能同時應對多個動作(比如說吃奶時看著你,甚至無法做到一邊吃奶一邊呼吸)。
在你了解了早產兒的發育之后,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幫助他在五個領域的發育,用你知道的知識來照顧寶寶,為她或他提供適合發育的支持。
學習讀懂寶寶的行為。你會發現寶寶對你做出的反應,讓你知道他或她累了需要一些休息。
學習如何與寶寶互動。你會知道什么是她/他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什么時間是一天中互動最好的時間;寶寶一次能和你互動多久。
盡可能的幫她或他準備舒適的環境:
——使光線和噪音水平適中;
——體位舒適;
——給予安靜的睡眠時間;
——當他或她醒著的時候提供機會和他或她互動。
要理解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進步需要時間。
當你不知道自己孩子需要什么的時候可能對自己感到失望或無助。當然,你能明白自己孩子的需要的時候你可以感到高興和自豪,最重要的是你要嘗試明白寶寶想告訴你什么。
1.聽覺系統
在懷孕20周的時候聽力已經相當好了。在懷孕25~28周期間早產兒對不同的聲音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對好聽的聲音感興趣,不喜歡吵鬧的聲音;
對吵鬧的聲音會表現出皺眉等動作,比如說機器的報警聲或者吵鬧聲;
可以分辨出母親的聲音(在她子宮里面聽到的聲音),喜歡母親的聲音超過其他的聲音。
早產兒能聽見什么?
在28周的時候能聽見40分貝的聲音(介于輕聲細語的30分貝聲音和50分貝的普通聲音之間);
在整個周期能聽見20分貝聲音,相當于一個成年人很好的聽力;
比起高分貝的聲音,更能聽見低分貝和中等分貝的聲音。
2.視覺系統
視覺比聽力觸覺成熟的晚,在懷孕22~34周的時候成熟得比較快。
首先,早產兒很少睜開他的眼睛,不看任何東西。
在孕30周的時候,早產兒能對不同的光線做出不同的反應。對于明亮的光線會做出眨眼或閉眼的動作,對于柔和的光線睜開眼睛看看東西。他們可以用眼睛來細看物體,雖然他不能控制他的頭部運動。
早產兒的視力不如成年人的好,他們是近視眼只能看到物體的形態,他們能看見離他20~25厘米遠的東西)。
早產兒不能像足月兒那樣長時間注意物體,他們的視力也不如足月兒。
3.行為狀態系統
寶寶在深睡眠期間很難被叫醒或再次入睡;寶寶在淺睡眠期間可以被很容易的叫醒而且很可能馬上就又睡了。
當寶寶昏昏欲睡的時候不能注意到你,不管你怎么想引起他的注意;在處于警覺的狀態的時候是可以被叫醒的。
寶寶經常處于半睡半醒狀態或者清醒的狀態。開始的時候很難區分這些狀態,慢慢長大后才可以分清這些。隨著寶寶的長大,他們在各個狀態持續的時間也會改變,這些模式的改變都反應了他們逐漸成熟的大腦神經系統。
睡眠狀態
深度睡眠(被稱作非快速動眼或安靜的睡眠):這是寶寶非常需要的。時不時有一聲嘆息或者有驚跳,呼吸也很安靜。深度睡眠被認為是更安靜的睡眠階段。小的早產兒的深度睡眠很少,可能有更多的小運動。
淺睡眠(又稱快速動眼睡眠):寶寶可能會有小動作或者會有點小聲音;呼吸不均勻;眼皮顫動(或快速眼動);眼睛可能短暫地睜開或長期保持微開的狀態。早產兒大部分的時間是淺睡眠,特別小的早產兒動的不多,或者說不像大點的早產兒有這么多的快速動眼。

圖2 寶寶睡眠中
睡眠/喚醒∶這個周期很難判斷寶寶是睡著了還是醒著。當寶寶快要醒的時候,寶寶可能會發出咕噥聲或者睜開眼睛,在他真的醒之前可能好幾次會回到淺睡眠狀態。
醒著的狀態
正如有層次的睡眠,早產兒也有幾個級別的清醒狀態。
昏昏欲睡∶嬰兒的眼睛會睜開和閉上,看起來,好像很難保持清醒或者徹底醒來的狀態。有時候眼睛是睜開的,但是寶寶是“茫然”的,不看任何東西,人也不太動。
活躍的清醒∶寶寶醒了,但并不是真的在看什么,眼睛可以睜開或閉上。寶寶通常在煩躁時或者哭泣的時候此種狀態相當明顯。警覺期。寶寶清醒的睜開雙眼,環顧四周。早產兒通常有一個“不是很警覺”的狀態,他們似乎試圖集中精神,但又睜不開眼睛。

圖3 寶寶警覺狀
煩躁/哭鬧
一些專家描述煩躁或哭鬧是作為一個單獨的行為狀態。其他人把它描述成一種行為可以發生在各個狀態中。
煩躁/哭吵:這一模式是我們在任何年齡的嬰兒身上都可以看到。它通常發生在活躍的清醒期,而煩躁也可以發生在淺睡眠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幼兒時可以哭吵著并保持警惕。非常小的早產兒也可能在煩躁或哭鬧的時候沒有力氣發出任何聲音。

圖4 寶寶不開心,面部表情難受
寶寶通過他的行為來和你溝通,你可以理解你的寶寶,知道什么是你的寶寶喜歡的和不喜歡的。例如,有下述線索(或信號)顯示早產兒何時緊張何時穩定。
緊張狀態:表情的改變、惡心嘔吐、打嗝,顫抖抽搐、手腳僵硬、張開手指的動作、弓背;無力地/輕聲哭泣、不能很快蘇醒、易激惹、經常煩躁哭泣;凝視時突然間轉頭。
穩定的狀態:安靜的表情,有吸吮動作;運動平穩,姿勢放松,抓緊手;舒服的蜷縮或屈曲的放松的姿勢;有節奏的響亮的哭聲、可以慢慢地蘇醒、沒有激惹,不太煩躁或哭吵;集中注意力。
★請相信你的直覺,你懂你的孩子比任何人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