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霆 編輯/蘇二
骨折愈合了但功能總是不恢復,怎么辦?
文/張霆 編輯/蘇二


張 霆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臨床醫學院中醫傷骨科教研室主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客座副教授。擅長以中醫藥綜合方法調治各類急慢性筋骨類疾病。特別擅長各類關節周圍損傷的手術治療,小切口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等手術。
門診時間:龍華醫院總院周四上午(專家門診),周一下午(特需門診)
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臨床上,有很多骨折病患經過治療后,拍片發現骨折都已經愈合了,但就是不能恢復正常的活動功能,尤其是膝關節、踝關節部位最為明顯。這是怎么回事呢?石氏傷科學術繼承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張霆副主任醫師與岳陽醫院俞秋緯副主任醫師共同指出:這主要因為筋骨形態康復了,但其氣血運行以及周圍軟組織的動態張力沒有恢復,肌筋不能驅動骨與關節活動,而此時局部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結構的穩定功能尤其是活動狀態下的穩定

鈣功能沒有恢復。
臨床上,我們發現70%以上踝關節、膝關節周圍骨折的病患經過石膏外固定或手術內固定后,雖經X線確認骨折愈合,但自行功能鍛煉數月乃至2~3年依然不能正常快速行走或跑動,更不能進行自如的下蹲等動作。這主要是因為在治療中僅關注了骨結構的恢復,忽略了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及針對筋骨共同穩定的手法治療方案。
骨折雖然愈合,但是其活動仍需要韌帶和肌腱等結構驅使。因此,要盡早恢復原本的肢體功能,僅僅讓骨折愈合是不夠的。中醫自古就重視筋骨同治,滬上石氏傷科最早是以治療跌打損傷而聞名,當時的社會環境難以允許眾多體力勞動謀生的病患長時間休息,所以石氏傷科治療重點是通過針灸手法等治療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其勞動能力。在整體理論的指導下,石氏傷科提出了筋骨并重、動靜結合的治療理念。我們建議患者在拆除外固定或是手術內固定以后,在醫生指導下,在功能鍛煉的基礎上,應盡早接受手法定點按摩治療,促進肌-韌帶結構穩定及彈性的恢復。
因此,我們建議該類患者一旦解除外固定或經歷手術內固定拆線后,盡早就診,接受每周局部專業手法調衡治療,并在醫師指導下進行每日自我按摩及功能鍛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