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洪濤 編輯/一帆
甲狀腺有結節勿過度緊張
文/李洪濤 編輯/一帆


李洪濤
主治醫師,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腫瘤科從事臨床及研究工作。對骨肉瘤、各種骨轉移瘤的診治有一定經驗。分別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在《中國癌癥雜志》《上海醫藥》等國際、國內刊物上發表相關文章多篇。
隨著保健體檢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中發現甲狀腺存在一個或多個結節。大家發現結節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懷疑:它是腫瘤嗎,它會癌變嗎?其實不用過度緊張,有調查顯示,B超檢查發現所有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比例為20%~76%,而這其中僅有5%~15%為甲狀腺癌。因此,絕大數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
相比一般正常人而言,以下九種情況可能為發生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
① 童年期有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或放射性塵埃接觸史;
② 有全身放療史;
③ 以前有甲狀腺疾病、或遺傳病病史、或家族史;
④ 男性;
⑤ 結節短期內生長迅速;
⑥ 排除了聲帶炎癥、息肉等病變后,仍有持續性聲音嘶啞、發音困難的;
⑦ 同時伴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
⑧ 結節形狀不規則、與周圍粘連固定;
⑨ 伴頸部淋巴結腫大。
超聲檢查能鑒別結節的良、惡性嗎?
對甲狀腺結節而言,高分辨率超聲檢查是首選檢查方法。如果在超聲報告中看到以下描述,需要高度警惕甲狀腺癌:①實性低回聲結節;②結節內血供豐富(需要進一步查血清促甲狀腺激素);③結節形態和邊緣不規則、暈圈缺如;④微小鈣化、針尖樣彌散分布或簇狀分布的鈣化:⑤同時伴有頸部淋巴結異常。
發現甲狀腺結節,需要檢測甲狀腺功能等血液指標,有三個指標需要特別注意。
① 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是發現甲狀腺結節必須要做的檢查,如TSH水平低于正常,那么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低于TSH水平正常或升高者。
② 降鈣素(Ct)由甲狀腺濾泡旁細胞(C細胞)分泌,如果血清Ct>100 pg/ml提示甲狀腺髓樣癌可能大。甲狀腺髓樣癌的發病率低,血清Ct升高但不足100p/ ml時,診斷為甲狀腺髓樣癌的準確性低。
③ 還有一個指標為甲狀腺球蛋白(Tg),它是甲狀腺產生的特異性蛋白,多種甲狀腺疾病均可引起血清Tg水平升高,根據2012年中國《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血清Tg不能鑒別健康人群的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
對多數甲狀腺良性結節,可每隔6~12個月進行隨訪。對暫未接受治療的可疑惡性或惡性結節,隨訪間隔可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