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利民 編輯/蘇二
慢性乙肝與肝癌
文/祝利民 編輯/蘇二


祝利民
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抗癌協會胸部腫瘤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腫瘤醫學分會理事。擅長中西醫結合防治胃腸道腫瘤、乳腺癌、婦科腫瘤、肺癌、腎癌、惡性淋巴瘤。尤其擅長以中醫理論為指導,辨證辨病相結合,采取中西醫分階段綜合療法個性化防治各類腫瘤放化療后毒副反應,調節患者全身免疫機能,預防腫瘤復發轉移及腫瘤各類虛證的調理。
小趙是一名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30歲的他,年輕力壯,平時也無明顯不適,自信健康不會有大問題,也就沒有定期追蹤肝臟的狀況。今年單位體檢,抽血化驗卻發現顯示AFP很高(肝癌的可能征兆之一),進一步上腹部CT檢查,確定是2.1厘米大小的肝癌。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年紀很輕,無任何不適,怎么一檢查就說是癌呢?是不是誤診啊?半信半疑中,小趙做了手術切除,病理結果證實找到肝癌細胞,診斷明確!
那么乙肝是種什么病呢?乙肝是一種傳染病,是由于人體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提到乙肝,就要說到“兩對半”,它是乙肝病毒抗原抗體檢測的俗稱,包括①表面抗原(HBSAg);②表面抗體(HBSAb);③E抗原(HBeAg);④E抗體(HBeAb);⑤核心抗體(HBcAb)。“兩對半”是檢查有無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指標,其中①③⑤項陽性,俗稱“大三陽”;①④⑤項陽性,俗稱“小三陽”。
研究顯示,乙肝病毒與肝癌發生密切相關,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肝癌的幾率比普通人群高8~10倍。醫學統計表明,在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為陽性的患者近九成,這其中“小三陽”就占92%,而“大三陽”僅占8%,也就是“小三陽”轉變成肝癌的幾率要比“大三陽”高10倍多,其中乙肝病毒的持續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人認為“小三陽”比“大三陽”好,實際單純拿大、小三陽判斷病情是不全面的。
如果“小三陽”患者乙肝病毒DNA呈陽性,肝功能檢查反復波動,臨床上常稱為HBeAg陰性慢乙肝,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變異引起的,此時必須進行抗病毒治療?!靶∪枴被颊咭腋尾《綝NA呈陽性,肝功能正常,此時很多醫生可能認為不需要治療,但臨床上,通過肝臟穿刺發現這些患者肝組織病理炎癥及纖維化程度通常比“大三陽”患者更嚴重,甚至部分患者已經出現了早期的肝硬化,因此這部分患者其實應該盡早考慮進行抗病毒治療。
此外,40歲以上、病程達到10年的“小三陽”患者,若HBV-DNA(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呈陽性,大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炎癥及肝纖維化,應進行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抗纖維化治療,對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