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在興+湛風濤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并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研究部署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提出后,學界針對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大量的學術專著和文章問世。系統梳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研究成果,并進行相應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黨、全社會更好地學習理解。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背景研究
研究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背景有利于對其內涵和意義進行更準確的理解,學界對背景的研究雖然數量上不是太多,但內容比較深入透徹。
周金堂、廖進球、舒前毅認為,從國際背景看,盡管由單極向多極發展的趨勢未變,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合作與共贏仍是基本路徑,然而不同宗教、民族和國家間沖突和對抗依然存在;金融危機誘發世界經濟普遍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際政治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問題迭出;文化軟實力和意識形態話語權競爭空前激烈等,綜上為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形成的世情背景。王政堂認為,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兩個一百年”目標,特別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能否實現,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無疑是關鍵所在。因此,這就需要黨員干部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肩負起歷史重任,面對問題不回避、面對困難不退縮,以“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的勇氣和不計個人得失的決心,大力推進改革發展任務的落實。周金堂、廖進球、舒前毅認為,眼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利益調整期、矛盾凸顯期、經濟換擋期,人民群眾熱切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要求和執政黨鄭重兌現承諾的期限,使得全面從嚴治黨、增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變得比以往任何時期更為緊迫,更為重要。周金堂、廖進球、舒前毅認為,這是因應新時期黨情形勢變化而與時俱進推動黨的建設理論的豐富與發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管黨治黨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這是我們黨祛病強身,增強免疫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需要。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內涵研究
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黨建思想的核心,內涵豐富,覆蓋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等領域。學界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進行了多角度、深層次的解讀。
思想建設是黨為保持自己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而在思想理論方面所進行的一系列工作。鄭又賢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加強對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基本觀點、思想方法和理想信念教育,并在狠抓落實和提高實效上下功夫。劉寧寧、江海燕認為全面從嚴治黨需要通過思想建黨,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培育我們的精神家園,為從嚴治黨練就看家本領。劉炳香認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點,要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
黨的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主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黨的干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民主集中制建設等任務。鄭又賢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求黨員權力運作從嚴。每一個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不但應該有受權于人民和為人民用權的自覺意識,而且嚴格遵循用權程序,堅持陽光操作以接受群眾監督。耿麗珍認為組織建設從嚴,關鍵是從嚴治吏。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黨風建設,是指端正黨組織和黨員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樹立與黨的性質和宗旨相適應的良好風尚的工作。鄭又賢認為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作風從嚴。既要繼續深化糾正“四風”問題,又要由工作作風而推進到組織作風、政治作風和思想作風領域,而且“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不斷提升作風建設的層次和水平。王政堂認為抓作風樹形象,把作風建設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劉寧寧、江海燕認為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狠抓作風建設,根治“亞健康”。耿麗珍認為作風建設從嚴,關鍵是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的反腐倡廉建設主要指的是執政黨以預防和懲治權力濫用為中心內容、以防止和反對腐敗,保持執政黨的各級組織廉潔為主要目標的黨的建設實踐活動。黨的反腐倡廉建設關系著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鄭又賢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一要將干部管理從嚴,二要從嚴懲處腐敗,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耿麗珍認為反腐倡廉建設從嚴,關鍵是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想腐的保障機制。劉炳香認為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黨的制度建設就是把長期以來黨的領導工作中和黨內生活中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和概括,形成黨的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黨內法規、條例、規則等黨的制度,并狠抓貫徹落實。鄭又賢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制度執行從嚴。劉寧寧、汪海燕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強調加強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強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突出制度的執行力。耿麗珍認為制度建設從嚴,關鍵是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意義研究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指導和基本遵循,對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學界對于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意義的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從嚴治黨的政黨理論。張國清、俞珊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吸收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精華,立足現實,注重實踐,認真考察現實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黨員作風問題、腐敗問題等,一如既往強調黨員的作風建設,努力改善黨群關系,重視反腐倡廉建設。劉寧寧、汪海燕認為,第一,它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從嚴治黨的根本原則,而且把從嚴治黨上升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第二,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從嚴治黨”上升為“全面從嚴治黨”,將黨建的內容從“虛”轉到“實”位的高度。第三,實現了政績觀的新飛躍。趙付科認為,習近平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根本原則的基礎上,首次將“從嚴治黨”提升為“全面從嚴治黨”,在從嚴治黨的內容、責任、時態、路徑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從嚴治黨的認識。
二是形成治黨治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張國清、俞珊認為,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共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戰略布局。習近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標志著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同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的戰略謀劃,賦予全面從嚴治黨以新的歷史地位。趙凌云、李景友認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所形成的四個全面開啟了黨和國家發展戰略布局的重大創新,將黨的建設方略與治國理政方略有機結合起來,初步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提升治國理政能力、避免“能力退化陷阱”的問題。
三是創新建黨治黨的理論。張國清、俞珊認為,全面從嚴治黨通過頒布中央“八項規定”,聚焦“四風”問題,提出“三嚴三實”要求,以及一系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開展中央巡視組的多輪巡視工作,強調從思想與制度兩方面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劉寧寧、汪海燕認為,習近平的從思想上建黨、靠制度治黨的思想,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治黨學說,是黨加強自身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寶貴經驗和重要結論。
深化研究的思考
以上研究表明,學界從不同側面對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但同要把該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推向深入,還需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擴大研究范圍,豐富研究內容。一是對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歷史研究比較欠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研究多處于描述性的介紹,未有深入的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層面進行研究,探究其形成的邏輯。二是全面從嚴治黨思想與其他治黨理論之間的關系。從黨的發展歷程與各階段的治黨理論進行對比和邏輯關系進行闡述和論證,可以從中探索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產生的一貫性和必然性。
第二,進一步增加研究方法的多樣化。一是全面看待全面從嚴治黨思想,要與其他學科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將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從管理、社會、經濟、法學和邏輯學等學科的角度進行研究,突破研究思維的限制。二是增加實證研究,從新聞報導、實際工作中提取案例,從實踐中總結升華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意義。三是現階段存在比較性研究不夠豐富的情況,包括與黨的治理歷史的縱向比較以及與世界其他執政黨治黨理念的橫向比較基本未見。
第三,進一步深入闡述全面從嚴治黨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地位和作用。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四個全面”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時期、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提出的治國理政的全新戰略布局。雖然學者已經從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高度論述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僅僅闡述了全面從嚴治黨與其他三個全面的關系,應進一步從“四個全面”提出的背景、原因和理論基礎來闡述全面從嚴治黨的地位和作用,將四者進行全面的辯證統一論述,闡明其統一的內在聯系。
第四,進一步提升研究高度,形成系統性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內外形勢出發,提出了新時期的治黨治國理念,將從嚴治黨作為黨的建設一部分,黨的歷史上也不同階段都實施了相應的治黨措施。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黨的發展歷程基礎之上的,適當地論述黨的發展歷程與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關系,對黨長期執政所需要的理論進行論證。(注:本文為2016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趕考”的重要論述研究”(項目批準號:MYZX20162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