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7年報名參與兩會報道的境外記者達1250人,約占記者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創歷史新高。新華網輿情數據分析顯示,境外輿論對于今年兩會關注度指數較去年提高了80.89%,整體呈現“觀察中國、分享借鑒”的輿論氛圍。
外媒一改去年預言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悲觀論調,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平穩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正能量,是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定器”。風景獨好中國模式贏得世界認可包括《美國商業內幕》、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內的媒體都認為,以兩會為代表的中國民主決策過程確實具有高質量和高效率的特征,“中國模式”可以成為西方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兩會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國家權力源于人民,也能確保中國人民真正參與到國家治理進程中。”巴基斯坦內政部官員費薩爾·汗評價說。合作共贏中國方案引領世界潮流數據顯示,兩會期間在外媒上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匯是“一帶一路”和“亞投行”。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在全球各種不確定性上升的當下,中國兩會傳遞出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信號,意義重大。
(選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