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暉/
聚焦能源革命和轉型升級
——2016’中國能源智庫論壇在京開幕
/本刊記者 徐暉/
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革命和轉型升級的重大歷史時期。推動能源革命與轉型升級意義重大、任務艱巨,需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2016年12月11日,中國能源研究會以“能源革命與轉型升級”為主題舉辦中國能源智庫論壇,為能源領域的專業智庫和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平臺。




2016年12月11日,“2016’中國能源智庫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王欽敏出席開幕式。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新雄,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等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論壇由國家能源局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中國能源智庫網協辦,中能智庫承辦。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工信部、國土部、環保部,中央和地方能源企業,地方發改委、能源局和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各類能源智庫等單位的代表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史玉波主持。開幕式后,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主旨演講。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埃森哲大中華區能源戰略董事總經理黃偉,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首席信息官吳云等圍繞該主題先后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革命和轉型升級的重大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總攬世情國情全局,把握能源發展大勢,創造性地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戰略思想,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并專門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第9次會議,為我國能源革命和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供了遵循。李克強總理兩次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并對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做出具體部署。
吳新雄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推動能源革命與轉型升級意義重大、任務艱巨,需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深刻指出,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最廣泛的力量,要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端智庫,重視專業化智庫的建設。中國能源研究會以“能源革命與轉型升級”為主題舉辦中國能源智庫論壇,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為能源領域的專業智庫和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平臺,衷心期待大家利用這個平臺,碰撞思想、交流經驗,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和組織實施《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過程中的一些重點和關鍵,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提出積極、務實、有效、專業化的意見和建議,為推進我國能源革命與轉型升級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的委托,代表國家能源局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王曉林副局長表示,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生產總量、電力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笆濉币詠?,我國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形成了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能源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電力等能源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以能源“一帶一路”項目為代表的能源國際合作也在不斷地深化,全社會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盡管取得了這些成績,但我國仍面臨著能源系統整體效率低下、傳統能源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較高的瓶頸、天然氣消費市場急需開拓、能源清潔任務艱巨等挑戰,這些還有待能源智庫加強研究、深化研究成果的應用,提供解決途徑。
王曉林還對中國能源智庫如何更好發揮作用提出了三點意見:
第一、著眼長遠、服務大局,切實提高能源研究水平。能源智庫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發展戰略,站在能源改革發展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強對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不斷把握和揭示能源改革發展的內在規律;要深入基層一線,強化調查研究,善于從實踐中查找問題,進行思考,提出對策,不斷提高執政建言的水平,當好能源管理部門的千里眼、順風耳。
第二、加強溝通、完善機制,切實支持能源智庫建設發展。國家能源局將繼續加強與能源智庫的溝通交流,把聽取能源智庫意見作為開展重大決策的重要程序,以智庫形式固化下來,將采取座談交流、聯合調研等方式,向能源智庫提出思考和想法,并鼓勵智庫就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提出專業的意見。
第三、主動擔當、多措并舉,切實加強對能源研究工作的引領。國家能源局將積極采取能源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能源研究工作的支持和引領。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2017年度能源軟科學研究課題選題指南》,希望全國能源行業的研究機構積極關注選題指南,積極參與能源軟科學研究,主動服務能源行業的科學發展。
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副司長何勇健先生在論壇發言中對我國經濟新常態對能源發展影響進行了深入解讀。
何勇健指出目前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三個特點,第一、經濟增速降下來了;第二、結構在優化調整,包括我們經濟的結構,還有能源本身的結構都在優化調整;第三、動能的轉換,因為我們基于過去的增長三架馬車,分別靠投資、出口、消費拉動,投資和出口貢獻更大一些,現在可能更多的轉到第三產業方面,具體表現為居民服務業、高端制造業迅速發展。
能源行業在這種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和階段性規律影響下也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和應對,所以根據前面說的三個特點,能源行業目前應該是機遇挑戰并存。由于經濟增速下調,需求增速下降,過去高速增長階段保障供應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需求的矛盾不是主要的矛盾,能源結構調整成了一個主要的矛盾。這對傳統產業沖擊是很大的,煤炭、煤電、煤化工,包括煉油、石油加工的能力實際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蛘呤菨撛诘倪^剩,去產能的壓力依然比較大。既要保證未來增長的需求,且不能大起大落,也不能讓生產能力停下來,因此經濟影響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能源結構調整壓力突出。目前對于傳統能源領域有著很大的去產能的壓力,在沒有增長空間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質量,同時還要滿足國民經濟需要的能源保障,這是一個最大的影響。
第二、新能源產業發展也面臨結構性問題。新能源產業不是獨立于整個系統或者是能源體系之外的,經濟發展導致能源需求市場增幅空間下降,新能源發展空間也會受影響;另外,在我國特定的能源體系下,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存在競爭關系,誰搶占市場,誰就能更多地擁有市場,所以新能源結構性發展也遇到問題。新能源是我國的戰略產業,因其本身的不穩定,包括成本比較高等特點,仍需傳統產業給予支撐,特別是我國電力系統需要火電調控,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能源需要進一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這同樣給新能源本身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

第三、未來能源發展中,天然氣將作為從傳統能源過渡到清潔替代能源的橋梁。目前,天然氣本身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天然氣作為一種相對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目前存在的矛盾問題是用不完、用不起。主要還是因為成本較高,當然也有一些地區管道覆蓋不充分,因此也存在供應和需求發生不均衡的問題。
從這三個方面看,從過去數字規模擴張性的發展模式,轉變為追求質量效益型的精細化科學發展模式,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發表題為“‘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能源投資機遇”的主旨演講時,談了自己的一些關于能源行業投資機遇與風險的看法。隆國強副主任認為,“一帶一路”與其他國際上的合作組織相比有明顯的三個特點。第一、“一帶一路”是大型或超大型的區域合作倡議。第二、“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是開放的。第三、“一帶一路”的合作內容極其豐富。
隆國強副主任表示,以上特點決定了“一帶一路”戰略正成為影響未來全球能源格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域合作產物。而在此背景中,能源投資方面也將出現一些新的機遇。
在能源合作方面,隆國強副主任提到了三大機遇。第一、能源安全保障機遇。第二、能源運輸的通達性與安全性機遇。第三、能源價值方面的機遇。
“一帶一路”國家本身的能源需求會帶來很多機遇。隆國強副主任指出,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帶一路”優先合作的領域,其中涉及很多亟待推進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所以,“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絕好的條件,也為中國能源“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隆國強副主任在論壇上還提到一個有趣的發現:越是發展中國家,電的價格越貴,電廠也就特別賺錢。
“一帶一路”合作中給能源產業上下游帶來很多的機會。隆國強副主任在論壇上指出,建立成熟的能源金融體系,給企業以支撐的同時,也會衍生出更多的機遇,比如油氣現貨、期貨、金融產品合約、綠色金融等。
隆國強副主任認為,過去三年,“一帶一路”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在能源合作領域,還是要特別注意一下四方面的問題:第一、牢固樹立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第二、要區別對待戰略性項目和商業性項目。第三、企業要抱團合作,避免內斗。最后,注意防范風險。
“2016’中國能源智庫論壇”是在國家能源管理部門多位領導的批示、重視和要求下,由承辦方中能智庫具體組織,經過半年的選題、征題,研討、提升,及至今日,形成的“共識”問題。作為首屆能源智庫論壇,2016年6月份,能源主管部門有關司主要負責人親自主持召開選題會,召集一批宏觀經濟、能源專家、媒體大腕聚集一起,精心謀劃。同時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選題、征題和出題,迅速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再面向權威專家重點征集。
本次論壇承辦方中能智庫是中國能源領域新興思想庫,隸屬于中國能源研究會。中能智庫橫向整合中國能源研究會各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直屬單位和相關研究機構力量,縱向整合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秉承“權威、專業、前瞻”宗旨,倡導“分享知識、凝聚智慧、傳遞價值”理念,堅持專家、專業、專心的原則,提供研究、咨詢、教育、傳媒等服務,致力于打造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新型能源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