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電氣安全標委會秘書處 馬紅/
強制性標準改革下的GB 19517《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范》修訂工作簡介
/ 全國電氣安全標委會秘書處 馬紅/
強制性標準事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是經濟社會運行的底線要求。建國以來,我國一直重視強制性標準的建立和發展,不斷結合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強制性標準范疇和體系結構。
20世紀60年代初,國務院第120次會議通過了《工農業產品和工程建設技術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國家標準、部標準必須貫徹執行,成為政府管理工農業生產的強制性技術工具。由此,我國強制性標準體制正式產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標準化法》公布實施,第7條規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其他是推薦性標準”。象征著我國從單一強制性標準體制分立為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并存的體制。
2000年初,為履行入世承諾、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關于加強強制性標準管理的若干規定》和《關于強制性標準施行條文強制的若干規定》,對強制性標準作出了適應性調整。
“十二五”后開展了對強制性標準的新一輪改革。
目前,我國強制性標準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強制性標準體系不夠合理,另一方面強制性標準數量太多。我國強制性標準包括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每個層級標準中規定的強制性條款彼此間銜接不夠緊密,甚至有相互“沖突”的現象,而強制性標準數量太多無形中擴大了強制性標準的適用范圍。針對這些問題,“十二五”后國家相繼發布實施了多項方案,有關領導也在多次活動中重點提出。
《標準化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加強強制性標準管理,著力提高強制性標準權威性和嚴肅性。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指出:加強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提出改革完善強制性標準管理方案,組織修訂一批急需的強制性標準。
《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強化依據標準監管,加快推動修訂標準化法,推進強制性標準體系改革,強化國家強制性標準管理。強制性標準嚴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的范圍。
《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對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及制修訂計劃開展清理評估,研究提出各領域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框架。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首屆中國質量大會上講話時指出:要加快相關法規建設,完善國家標準體系,推進強制性標準改革,提升標準和檢測的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
在改革的背景下,各個行業都在不斷探索強制性標準改革模式,GB 19517《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范》作為電工領域覆蓋面較廣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啟動了修訂工作。
(一)研制背景
GB 19517由全國電氣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5)(簡稱“安標委”)提出并歸口,于2004年首次發布實施(GB 19517—2004)。這項國家標準是在首次總結我國電氣安全技術研究成果和相關電氣產品安全標準制定的基礎上,參考歐盟低電壓指令制定的。標準提出了各類電氣設備在設計、制造、銷售和使用時的共性安全技術要求,并依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提出了規范實施監督等綜合要求,是我國低壓電氣安全標準體系的頂層標準。標準于2009年發布實施第二版(GB 19517—2009)。
(二)現行標準適用范圍
GB 19517—2009適用于交流額定電壓1200V以下、直流額定電壓1500V以下的各類電氣設備。這些電氣設備包括:由非專業人員按設計用途使用、接觸或直接由使用者手持操作的電氣設備;按其結構類型或功能應用于電氣作業場或封閉的電氣作業場,主要或完全由專業或受過初級訓練人員操作的電氣設備。標準規定的共性安全技術要求可用作:各類電氣產品安全技術內容的結構基礎、對無專業安全標準電氣產品初步評價其安全水平以及電氣設備設計、制造、銷售和使用的技術基礎。標準不適用于醫療目的的電氣設備、爆炸環境中使用的電氣設備、電梯等。
GB 19517—2009規定的共性安全技術內容包括:一般要求、電擊危險防護、機械危險防護、電氣聯接和機械聯接、運行危險防護、電源控制及其危險防護、標志等,還規定了檢驗項目、檢驗規則、檢驗報告以及實施與監督等要求。
(三)符合性標準
GB 19517—2009附錄A中規定了19大類329項符合性國家標準,其中:
1)近100項國家標準是我國3C認證產品目錄的依據標準,為相關電氣產品的合格認定提供了標準;
2)電工領域58項強制性標準中有44項在符合性標準目錄中,覆蓋面廣。符合性標準具體如下圖所示。
(四)GB 19517—2009修訂思考和目標
安標委于2013年提出修訂申請,計劃修訂內容包括:

圖 符合性標準
1)在規范電氣設備共性安全要求的基礎上,按照電氣設備大類制定通用強制性要求,補充、完善相關的共性要求;
2)作為強制性標準,應重點加強標準實施和落地,應結合GB 19517—2009發布實施后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補充共性安全要求的檢驗方法,配合安全認證,加強標準實施力;
3)及時修訂標準附錄A中的符合性標準,一是部分符合性標準已發生更新和替代,二是根據“按大類制定通用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部分符合性標準進行了及時修訂。
預期的修訂目標包括:
1)探索電工行業行之有效的強標改革模式;
2)通過引用GB 19517符合性標準,使列入符合性標準目錄中的推薦性標準具有強制性屬性,實現有效實施;
3)與符合性標準有機銜接,在內容構成上實現判定產品安全水平合格的依據。即無產品標準、國家標準可以驗證或者認證的按照本標準驗證,得出安全水平合格的判定;
4)在覆蓋范圍上保持電工行業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應性和完整性。
(一)修訂進展
隨著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的逐漸深入,強制性標準改革思路的逐步明朗,標準的修訂原則和技術構架已明確,具體修訂過程如下:
GB 19517—XXXX修訂工作于2015年啟動,目前已召開5次工作組會議。
(1)第一階段:標準啟動
2015年5月,第一次工作組會,討論確定了標準修訂的總體方向;
(2)第二階段:確定標準思路、框架等
2016年3月,第二次工作組會,討論了標準修訂原則,在保留標準強制性屬性、擴展標準適用范圍、增加制造商聲明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2016年7月,第三次工作組會,確定了標準編寫技術結構、標準名稱及標準各級目錄、標準中引用其他同級基礎/通用標準的原則等;
2016年10月,第四次工作組會,研究分析了防爆電氣設備安全要求及全生命周期其他階段安全要求納入標準的可能性,從標準整體框架和研究范圍角度對標準進行了討論;
通過第二次至第四次工作組會,標準的技術結構調整確定為:
——第1章:范圍,第二章:規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術語。
——第4章:總則,包括:4.1 安全水平、4.2 正文與附錄A的關系、4.3 第5章和第6章的關系、4.4 制造商聲明、4.5 檢驗。
——第5章:安全技術的原則要求,包括:5.1 一般要求、5.2 電擊危險防護要求、5.3 機械危險防護要求、5.4 電氣聯接和機械聯接要求、5.5 運行危險防護要求、5.6 電源控制及其危險防護要求、5.7 標志和說明書。
——第6章:安全檢驗項目要求、方法和合格判定,包括:6.1 環境適應性、6.2 表面、6.3 可觸及性、6.4 電氣間隙、6.5爬電距離、6.6 絕緣電阻、6.7 泄露電流、6.8 表面耐電痕、6.9耐受沖擊電壓試驗的能力、6.10 耐受交流工頻電流試驗能力、6.11 溫升、6.12 防護外殼等級、6.13 保護接地、6.14 耐熱性等34項安全檢驗項目要求。
(3)第三階段:確定標準技術內容
2016年12月,第五次工作組會起草組研究提出了安全項目分類編碼對比表,重點討論了標準第6章的技術內容。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根據標準修訂進展,2017年計劃再召開2~3次標準工作組會后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屆時將廣泛征求意見,并爭取在2017年末完成標準報批。
GB 19517—XXXX發布實施后將繼續作為低壓電氣領域頂層強制性國家標準執行,希望通過本次修訂工作,能夠在電工行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強制性標準改革模式,同時為其他行業強制性標準改革提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