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芹
幸福湖北建設與國家相關戰略的對接重點
黃瑞芹
在幸福湖北建設中,應積極對接國家相關戰略,使人民群眾真正從中得到實惠。對接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正處于由中等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的關鍵時期,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個大戰略。在幸福湖北建設中,要健全分配機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對接這一大戰略。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健全科學合理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健全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資調整機制。健全勞動、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分配的機制。深化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縮小收入差距,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規范隱性收入,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十二五”以來,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十八屆五中全會 《建議》指出: “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苯Y合湖北省情,要創新消費供給,提升消費供給質量。一是加大服務消費供給力度,在合理調整重化工業投資的同時,鼓勵各類資本重點投資服務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新模式發展。二是加大個性化、多樣化的新型消費供給力度,依托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優化免稅店布局,培育發展新型消費增長極。三是改善消費供給的質量,激活潛在消費需求,加快推進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領域的改革,提高供給主體的競爭程度,改善和提高服務質量。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作用,營造放心便利的消費環境。
湖北要把握歷史機遇,推進消費結構升級。牢牢把握住消費結構升級 (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由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由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升級)的時代潮流,牢牢抓住消費需求釋放的歷史機遇,適應消費加快升級,以消費環境改善釋放消費潛力,以供給改善和創新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增強消費能力,改善大眾消費預期,挖掘農村消費潛力,著力擴大居民消費。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支持信息、綠色、時尚、品質等新型消費,穩步促進住房、汽車和健康養老等大宗消費。
改善勞動條件,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分類施策,提高勞動參與率,加強就業援助,落實基層就業激勵政策,不斷改善勞動條件,規范勞動用工制度,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非正規就業勞動者權益,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實現比較充分和高質量就業。一是穩定并發展小城鎮規模,增強其吸納就業的能力。二是通過培育新型創業文化、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完善創新創業保障等措施,提高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一方面,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健全社保待遇確定和調整機制。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完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建立健全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大力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另一方面,統籌健全救助體系,強化政策銜接,加快制度整合,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切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認真落實優撫對象各項撫恤優待政策,建立健全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積極發展慈善事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愿服務等活動。
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加快醫藥分開步伐,推行分級診療,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優化醫療機構布局,推動功能整合和服務模式創新,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補助制度,向孕產婦免費提供生育全過程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完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效率和均等化水平。
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加快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經辦管理,改進個人賬戶,全面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完善居民大病保險政策,深化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發揮醫??刭M作用,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異地就醫及時結算,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醫保經辦;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推進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完善補充工傷保險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加強工傷康復體系建設。
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強化法治意識和服務意識,寓管理于服務,以服務促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依法厘清基層政府和社區組織權責邊界,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聯動機制,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建立責任全覆蓋、管理全方位、監管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體系,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全面提高抵御氣象、水旱、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以信息化為支撐加快建設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建設基礎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成與公共安全風險相匹配、覆蓋應急管理全過程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
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強化源頭治理,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網格化監管,提高監督檢查頻次和抽檢監測覆蓋面,實行全產業鏈可追溯管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制定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計劃,嚴格落實約束性指標,加大重點地區細顆粒物污染治理力度;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完善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加強工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實施環境風險全過程管理,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統一、全面覆蓋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監控系統。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切實落實政府環境責任,開展環保督察巡視,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
黃瑞芹,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湖北武漢,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