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成
對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進程的思考
魏光成
目前,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社會事務負擔,但在實現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方面卻略顯滯后。至今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的退休人員仍然由原單位管理,對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都有影響。因此,必須抓緊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增加活力創造條件。
(一)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是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需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優化結構也不斷推進,其中之一就有主輔分離和退休人員實施社會化管理的任務。這是進一步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需要,是企業改革的內在要求,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政府和國有企業合理分擔成本的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采取分離移交、重組改制、關閉撤銷等方式,剝離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和所辦醫院、學校、社區等公共服務機構,繼續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施社會化管理,妥善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為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
對此,應積極為推動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施社會化管理創造條件,做好宣傳和準備工作,支持和配合國企的改革和發展,為改革發展的大局服務。
(二)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是企業走向市場謀發展的需要
企業只有抓住機遇,練好“內功”,才能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謀求發展。但當前,企業仍擔負著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來維持這部分人的運轉和穩定,不利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對企業的改革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退休人員隊伍日趨龐大,使退休人員的相關管理工作不斷增多,或多或少影響在崗員工隊伍穩定,影響企業的大局。
退休人員居住分散,受人力、物力等影響,對其管理服務存在脫節現象,以致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得不到及時解決。
企業在繳納養老保險費后,仍然要負責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和諸多福利待遇費用等,經濟負擔和管理責任都很沉重。同時,過重的社會負擔也影響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競爭力。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為退休人員實施社會化管理奠定基礎
各級地方政府應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的要求,盡快出臺接收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的政策。建立相關的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配備好工作人員,劃撥必要的工作經費,讓退休人員由“企業人”平衡過渡到“社會人”。
(二)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增強退休人員接受社會化管理信心
一些退休人員認為,脫離了企業,也就意味著今后個人的一些實際問題和困難就沒有組織關心。因此,應針對退休人員的思想顧慮做好宣傳工作。
一是開展形勢教育,讓退休人員了解到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退休社會化管理是必然要求、必然趨勢,認識到退休人員順利移交社區管理是對國家改革發展的貢獻,是對企業發展的支持。
二是宣傳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好處。隨著社區的蓬勃發展,退休人員在社區將會得到比原單位更加全面的服務。要讓退休人員認識到養老金已經全面實現社會化發放,不再受企業經營風險的影響。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只是管理服務職能的轉移,街道社區都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接收退休人員,為他們提供管理服務,同時企業也要做好所有后續工作。
(三)企業要當好“娘家人”,支持社區服務工作
退休人員曾經為企業的創業和發展立下汗馬功勞,與企業感情至深,甚至部分子女還在企業繼承父母事業。所以,退休人員雖然移交社區管理,但他們仍視企業為“娘家”,企業要繼續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晚年生活,適時對困難或病老的退休人員開展節日慰問、獻愛心活動;積極配合社區做好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為和諧社會建設盡一份責任。
(作者單位:國電成都金堂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