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濤 程媛
對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才現狀及需求的調查與研究
蔣澤濤 程媛
近期,崇州市人社局隨機走訪調查了該市4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企業的人才現狀及需求進行了摸底,統計評估了當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才發展形勢,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意見。
(一)人才總量占比較小
根據統計結果,47家企業共有人員11098人。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725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6.5%;高層次人才820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7.3%;高技能人才960,占企業人員總量的8.0%;專業技術人才3368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30.3%。
(二)高學歷人才偏低
在47家企業中,具有大專及以下學歷的人才1877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16.9%;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人才1163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11.5%;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的人才70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0.6%。
(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占比較低
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有248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2.2%;高級以下其他職稱共3377人,占企業人員總量的30.4%。
(四)中青年人才成為主流,后備人才資源豐富
全市20至30歲的人才共2567人,占人才總量的23.1%;31至40歲的人才共3232人,占人才總量的29.1%;41至50歲的人才共3451人,占人才總量的31.1%;51歲以上的人才共1139人,占人才總量的10.3%。
(五)人才需求集中在專業技術方面
47家企業共需求人才706人,其中對本科以上學歷人才需求為37人,本科以下學歷人才需求為669人。本科以下學歷人才需求中,按企業性質,對技術職稱要求較多。
近年來,崇州市狠抓產業人才引進、培養、管理、使用工作,進一步完善了人才政策體系,優化了人才環境,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年輕專業技術人才集聚崇州,推動產業加速轉型發展,對崇州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該市現行的人才政策對聚集企業人才、激發企業人才活力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依然存在人才結構失衡、層次總體偏低、人才吸附力較弱的問題。
通過對現有數據的認真分析和討論,提出如下建議意見。
(一)著力完善人才政策體系
實施“崇聚英才”招攬工程,開展人才需求信息采集,面向省外“985”“211”院校舉辦“崇聚英才·高校行”活動,積極與重點院校建立中長期人才開發戰略合作關系。
實施“技能振興”專項工程,引進和遴選資助一批產業發展亟需的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類實用人才,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站(室)建設。
實施實用技術人才培養開發計劃,鼓勵用人單位開展“定單式”培養和名師帶徒模式,加大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農民、返鄉創業青年技能培訓力度。
(二)抓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堅持“單位主引、政府推動”,實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雙引”工程,加大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優秀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力度。
采取特聘、禮聘、兼職等方式,柔性引進一批產業發展亟需高層次專業人才。配套完善人才政策具體操作辦法,細化高端人才評審認定、管理考核、獎勵激勵、專項資金管理等辦法。
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提升本土人才存量質量。實施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以經營管理、創新創業企業家為重點,集中培訓本地企業家,培育壯大優秀企業家人才隊伍。
(三)著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梳理整合現有人才政策,做好“廢改立”,健全完善評定管理、財稅金融、創業扶持、公共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配套措施,督促兌現項目資金、安家補助、創業補貼等政策。
推進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人才發展促進會和人才發展中心等相關人才服務機構,提升服務質量水平。
加大對現有人才,尤其是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的表彰獎勵,同時設立引才“伯樂獎”,努力形成人才開發生動局面。
大力宣傳全市人才政策和先進人才事跡,各成員單位在市級以上主管部門有關刊物或主要媒體宣傳推介崇州人才工作做法及先進典型2次以上,讓“人才資源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資源”“抓人才就是抓創新抓發展”成為普遍共識,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四)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機制
推進專家服務基地、協同創新走廊、新型人才工作站、一站式政務服務窗口建設,整合人才創新平臺資源,構建便利化、開放式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打通聯系服務人才“最后一公里”,提高服務專家人才質量水平。
(作者單位: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