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
——創品牌促發展,教學培訓齊上新臺階
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是資陽市樂至縣唯一一所國辦中等職業學校。2007年至2016年,學校實現了從省級重點職業中學到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再到國家級1000所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示范校的跨越式發展。先后榮獲資陽市“文明單位”、資陽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先進集體”、資陽市高完中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四川省“內務管理示范學校”、四川省“勞務扶貧工程培訓示范基地”、四川省“紅旗團委”、四川省“省級勞務培訓基地”、四川省“農民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占地99567平方米,建筑面積70052.9平方米。現有專任教師189人,聘請行業企業的兼職技師13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181人,高級技術職稱的66人、中級職稱的68人,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90%。
學校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為國家級重點專業、省級專業操作示范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市級示范專業。
學校教學和實訓設施完善,建有電子、電工、電拖、制冷、數控、車工、鉗工、汽車駕修模擬、酒店服務、多媒體網絡中心、圖書閱覽室等74個,總價值2513萬元。校內外實訓基地27個,校內實習工廠2家,引進汽車商貿4S店一家。
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人生。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圍繞“創新職業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職業素質、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創新技能培訓。
采用“校企一體化”“科研、教學、生產一體化”模式,突出“車間與教室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的“六合一”技能培養方式,強化學生技能培訓。
堅持依法、科學、民主的工作目標管理,學校不斷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封閉式、軍事化、人性化的“一式兩化”的管理。學生在實習期間擁有“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學校每期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量化考核,開展班風100分競賽,專注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每個專業均設有高考升學班,通過學院單招、對口高考、“3+3”直升的途徑,已經有830余名學生升入電子科大、西南農大、四川農大、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理工學院、成都理工大學、樂山師范學院、四川音樂學院、西華大學、宜賓師范學院、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深造學習。升學人數和層次逐年遞增,為地方經濟的騰飛培養了眾多的中高級技術人才。
為保證實習就業渠道暢通,學校加強“五個對接”,以校企合作為平臺,根據市場需求設專業,根據企業要求定課程,根據崗位標準練技能,根據社會評價驗質量,積極開展教學模式、辦學模式的改革,構建了“前校后廠”的實訓模式、“工學結合”的課程模式和“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
學校根據企業用人需要,與上海大眾汽車、聞泰集團、昌碩科技、旭碩科技、巨騰國際控股、益而益集團、歌爾聲學、眉州東坡、緯創集團等企業組建訂單班,為企業定向培養專業人才。學校堅持“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的就業方針、創新“學校+人力資源+工廠”的就業模式,培植了穩定的“珠三角”“長三角”等實習就業基地,為學生畢業后順利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及全國知名企業就業提供了良好平臺、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達99%以上。
利用自身優勢與條件,樂至縣高級職業中學還重點組織力量,開展勞務品牌高級技能培訓工作。2010年至2017年,學校先后組織實施了陽光工程培訓、勞務品牌培訓、扶貧培訓、勞務品牌高級技能、殘疾人技能培訓等,累計培訓15000余人次,培訓專業涉及計算機應用、機械加工、電子商務、汽車維修、家用電器維修、酒店服務與管理、鉗工、車工、焊工等,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為發展地方經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因培訓工作突出、培訓效果顯著、培訓質量高,學校于2012年被確定為“四川省省級勞務培訓基地”,2016被評為“四川省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
姚文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