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張曉聞 ●陳欣
《菲律賓商報》11日報道稱,該國農業部部長曼尼·皮諾爾宣布,他將率考察隊于12日赴“賓漢隆起”。皮諾爾在臉譜上說,與他同去的還有漁業水產資源局的高級官員和科學家,“我們將一同乘坐政府的海洋研究船,此外還有至少3艘較小的巡邏船陪同”。《菲律賓商報》稱,10艘漁船也將加入考察船隊,漁民們將在該區域建漁棚。另外,漁業水產資源局的官員和科學家將評估為未來的考察設立浮力安全島的可行性。皮諾爾稱,政府全力支持該行動,“杜特爾特總統已提議更改‘賓漢隆起為‘菲律賓隆起,以進一步強調菲律賓對該片區域的擁有權”。
2012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查通過菲律賓2009年提交的“賓漢隆起”200海里外大陸架界限申請。據此,菲方可在“賓漢隆起”進行自然資源勘探和開發,但這并不意味著菲方可將它作為自己的領土。日本《外交學者》11日報道稱,有關中國海洋科考船在“賓漢隆起”附近海域出現的消息,過去幾周讓馬尼拉的政治圈有些驚慌。10日,杜特爾特在啟程前往中東訪問前對記者說,他將在回國后簽署行政命令,對“賓漢隆起”進行改名。
杜特爾特的表態時常讓外界感覺摸不著頭腦。繼發表要求武裝部隊占領所有“屬于菲律賓的南海島礁”的言論之后,杜特爾特稱其“無意傷害中國,事實上,我們是朋友”。菲律賓《馬尼拉公報》11日報道稱,杜特爾特10日表示,一旦南海緊張局勢消散,他將主動把馬尼拉控制的南海島礁賣給北京。他說,“也許等我們富裕了,而且是非常富裕,如果戰爭風險也消失了,菲律賓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到那時我可以將土地賣給你們”。
在談到杜特爾特令人費解的強硬表態時,一名在菲的分析人士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其實是杜特爾特對付國內輿論的策略,一方面回應反對派的施壓,另一方面回應國內一些民眾對他外交上不夠強硬的抱怨。事實上,對于中國的大規模投資和最近簽署的一系列協議,菲律賓民間都是持歡迎態度的。但因為項目落地需要時間,民眾并非立刻就能得到切實好處,所以菲民眾對中國的態度還處于觀望階段。據了解,像一些生產橡膠和椰子油的中小企業已經接到中國的訂單,這也令許多種植戶成為間接受惠者。
菲律賓《馬尼拉標準報》報道稱,國際評級機構惠譽10日警告,杜特爾特派軍隊占領南海島礁的言論造成的緊張,對中國在菲可能的基建投資造成風險。《馬尼拉公報》說,菲律賓與中國下月將就南海問題舉行磋商,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環球時報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