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朱曉琳

4月16日是復活節,帽子游行是一些西方國家小學慶祝復活節的傳統活動。這個活動最初起源于歐洲、美國等地,帽子在當時是最重要的飾品之一,大家在復活節時會戴著帽子參加復活節游行或教堂活動。現在,澳大利亞把這一傳統發揚光大,帽子游行已經成為當地許多小學復活節活動的焦點。
筆者的兒子所在的悉尼小學提前一個多月給家長們發通知,讓家長幫助孩子準備復活節的帽子。這個帽子可以任意選材,只要裝飾物體現復活節的幾個元素,比如:小雞、彩蛋、兔子等。復活節前后,各個商店和超市都會有專柜陳列做帽子的材料。圖省事的家長花上10元澳幣采購一些材料就基本可以搞定了。筆者買的復活節帽子材料包里,有彩色鉛筆、兔子和彩蛋的貼紙、空白的兔子和小雞形狀的卡紙、幾片羽毛、小雞和彩蛋形狀的貼紙,此外,我們還買了一個藍色的帽坯和幾個毛茸茸的小雞飾物。花帽上兔子和小雞的造型完全由兒子設計,涂色畫畫,貼紙和裝飾物貼在哪里也是由他決定,我只是打下手幫忙,負責用雙面膠和透明膠帶把這些玩意兒粘得更牢。這個也是技術活兒,因為必須要粘得非常牢固,否則孩子游行的時候,裝飾物掉下來就出洋相了。
4月5日舉行帽子游行這一天,一大早兒子學校已經變成五彩繽紛的花帽海洋!悉尼已經快到秋天了,但是孩子們的帽子爭奇斗艷,帶來春天般歡快的氣息。
孩子們的帽子的設計都別具匠心。有個小姑娘的帽子用紅黃藍相間的彩色條紋紙糊成一個圓圓的蛋形,上面點綴了一圈嫩黃嫩黃的小雞和一圈紅、黃、藍色的彩蛋,在人群里格外醒目。另一個小姑娘戴了一頂粉色的帽子,帽檐上粘著一圈小雞,數數至少有十幾只!帽子兩邊還各粘了一個胡蘿卜,帽頂是一個鳥窩,里面有三個鳥蛋。我很擔心她走路時胡蘿卜或者鳥蛋會晃出來!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三人一排,花帽游行開始了。大多數帽子都是精心制作的,但是也有敷衍了事的。我就看到一個男孩直接在帽子上頂了一團亂糟糟的紙制鳥巢,走著走著鳥巢就掉了下來,引得人們哈哈大笑。
看著歡樂的家長和孩子,筆者不由得感慨:“通過制作復活節帽子,讓孩子們體會發揮想象、創造、分享的過程,這想必就是澳大利亞學校舉行帽子游行的目的。”▲
環球時報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