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量子計算機
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機都是當前科技界的熱門領域,科學家也在嘗試將兩者結合應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物理學》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經典貝葉斯算法,有效實現了對量子計算機的校準和驗證,以及對未知量子體系的哈密頓量演化過程的學習和驗證。這一技術突破將有效推動中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制造和驗證。
報告第一作者、布里斯托爾大學學者王劍威告訴記者,通過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使量子計算機自動學習和仿真復雜的物理、化學量子體系,實現對量子計算機的自校準評估?!叭斯ぶ悄苁蛊胀ㄓ嬎銠C和量子計算機更好地交互,形成一個混合計算機運算體系,從而實現對量子計算機的操控和優化。”
報告作者之一、微軟“量子體系結構和計算研究小組”的成員內森·維貝說,人工智能將在校準和驗證大規模量子計算機中發揮關鍵作用,并對利用量子計算機來深入理解和控制復雜量子系統至關重要。
地球為何變“雪球”
約7.1億年前,一種神秘現象橫掃全球,將地球變成了“雪球”。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時期,現今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島之間的地區出現了密集的火山活動。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多年連續的火山噴發正是雪球效應的根源。火山噴發使大量氣溶膠進入大氣,導致地球溫度迅速下降。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雪球地球”和大規?;鹕絿姲l的同時性絕非巧合?!盎鹕交顒訒Νh境產生巨大影響,這兩起事件間的聯系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弊匀豢茖W教授弗朗西斯·麥克唐納表示。研究人員稱,正確理解這一事件可為研究地球歷史上的物種滅絕現象提供重要思路,甚至有助于預測地質工程項目可導致怎樣的氣候變化。“此次研究顯示,我們在尋找地外行星
時不可想得過于簡單,只關注它們是否有穩定、均衡的條件,或者是否處在宜居帶中。地球本身
就是一顆活躍的星球,經歷了種種巨大變化。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劇烈的氣候變化其
實是行星的常態,而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