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德沃斯基+辛淑萍
最近,英國利物浦大學的一些研究者發現,通過繪畫作品可以對畫家的某些健康狀況進行判斷。薩爾瓦多·達利1931年創作的《記憶的永恒性》就表現出與其后期作品不同的“分形指紋”,這是畫家患有帕金森病的一種跡象。研究者指出,通過分析畫家某個時期作品中筆觸的細微變
化,可以診斷出他們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這一技術最終可以用來判斷畫家是否患有老年癡呆癥和帕金森綜合征。
這是利物浦大學心理學院的亞里克斯·福賽思牽頭的研究團隊通過研究7位名畫家的2092幅作品以后得出的結論。這7位畫家或者屬于正常變老,或者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他們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神經心理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使用數學中的分形分析法,解析每一位畫家筆觸的復雜幾何圖案。分形能夠在每一個物體和現象中顯示隱藏的、常常重復的圖案。這些與眾不同的幾何形狀很像指紋,科學家可以據此辨認每一位畫家。
分形分析這種數學方法非常準確,人們一直用來鑒定藝術品的真實性。這項技術曾被應用于從大量贗品中區分出杰克遜·波洛克的真跡,這是因為當畫家作畫時,會在作品中滲透進自己獨特的分形圖案。
基于這一理論,福賽思的研究團隊試圖了解,一個畫家的分形指紋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或神經性的衰退而變化。
為了開展這項研究,研究人員挑選了患有帕金森病或老年癡呆癥的四位畫家的繪畫作品。這四位畫家分別為薩爾瓦多·達利、諾維爾·莫里修、詹姆斯·布魯克和威廉·德·庫寧。研究人
員還研究了三位已出現了神經退行性疾病癥狀的畫家的作品,他們分別是馬克·夏加爾、巴勃羅·畢加索和克勞德·莫奈。畢加索作品中的分形信號并沒有呈現出與其他患有神經性疾病的畫家相同的變化。
分形分析表明,跟正常衰老的畫家相比,罹患神經性退行疾病的畫家的作品,呈現出清晰的變化圖形。在所有案例中,分形指紋都會發生改變,但患有帕金森病及老年癡呆癥的畫家的作品中,其圖形分形尺寸始終一致,這有別于健康的畫家群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項分析表明,大腦的腦波變化可以通過畫家作畫過程中的瞬間改變而改變——這種變化在神經衰退癥狀開始出現幾年前就表現出來。
福賽思在一項聲明中說:“這個過程為發現神經退行性癥狀提供了可能性。我們希望,這項發現可以在幫助神經性疾病早期診斷方面開啟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