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府的天橋立是日本三景之一。相傳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人們低頭從雙腿間向后看,就會看見這個長條形的沙洲如同一條往天上延伸的橋梁。也因此,天橋立的傳統觀景方式就是從胯下往后看。人們認為用這個姿勢觀景,天地倒立,讓人覺得景觀比普通站立姿勢看更平面更美。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觀景,風景區還專門設立了這樣的觀景臺。
人們沿用這種特殊的觀景習俗,似乎是相信這樣神奇的姿勢能幫人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然而,習俗不等于真相。到底兩腿之間風景是不是更美呢?這樣的姿勢到底跟我們平常站著看有什么不同?兩位日本心理學家東山篤規和足立浩平對此進行了一本正經的研究,他們因此獲得了2016年搞笑諾貝爾獎的認知獎。
看風景是一件太尋常不過的事情了,尋常到我們幾乎都忘了一個基本的物理事實:近大遠小。越遠的東西,視網膜上成的像越小,看起來也應該越小;可是當我們眺望遙遠山峰時,并不會真的誤以為山很小——因為我們的大腦把這個差距自動補齊了。事實上,人們對物體大小的判斷并不受距離遠近的影響,這在知覺領域,被稱為“大小恒常”。
但是這是在直立的時候。兩位日本研究者邀請了九十名志愿者作為實驗對象,三十人一組,進行了三組實驗。結果發現,兩腿間看到的風景美不美不好說,但似乎真與直立姿勢看時不同:彎下腰從兩腿間看風景時,人們對物體大小的判斷會受到距離的影響。這樣看東西,會產生近處的物體顯得更小、遠處的物體顯得比實際距離更近的錯覺。
這樣的錯覺既有可能是物體在視網膜上倒立成像的影響,也有可能是觀看姿勢的問題。為了弄清到底是哪種情況,研究者們又進行了后續實驗。這一回,他們給志愿者戴上了一種特殊棱鏡制作的眼鏡,通過這種眼鏡,不用彎腰就能讓視線顛倒180度,這樣就能對彎腰的姿勢和視線顛倒分別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從兩腿間看世界的特別之處主要在于觀看姿勢:直立時戴上顛倒眼鏡,也不會造成大小恒常的變化;而只要擺好彎腰姿勢,即使看到正立的風景,也會改變物體距離和大小的判斷。
素材點擊
1.另一個角度看世界。兩位日本研究者的實驗說明了一個道理:我們所見的世界是經過大腦處理重構的結果。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我們每一天都在“所見非真實”的感受中度過。
2.搞笑并非無用。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結合英文字詞 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頒給那些完成一些乍看好笑卻又引人深思的研究的人,但并沒有嘲諷意味,頒獎者和一些評委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幾年前就有科學家在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后又憑借相同的研究領取真正的諾貝爾獎杯。而且,天橋立的觀景習俗不正與上述兩位研究者的研究內容不謀而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