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肆虐地吹著,窗臺上的水瓢忽然被無情地掀了起來,倒扣在地。樹開始群魔亂舞,花兒也在痛苦中呻吟……
(抓住“水瓢”“樹”和“花兒”的特征,渲染環境,為下文作鋪墊。)
我舉著傘站在門口,一手扶著門。那把傘像一頭喝醉了的牛,向四周橫沖直撞,幾乎要掙脫我的手……我艱難地往屋里挪,用力把傘拉回屋去,就在我進屋的一瞬間,門“嘭”的一聲關上了……
(傘“像一頭喝醉了的牛”,比喻新穎,形象地描繪出當時環境的惡劣。)
我坐在窗前,透過被雨水沖刷得明亮的玻璃,看著外面風雨下的一片狼藉。
忽然,一抹紅色在眼前閃現。是一位穿紅色雨衣、騎三輪車的中年婦女,她動作緩慢地蹬著車,好像時間快要靜止了。車廂里裝滿了蔬菜,蓋蔬菜的透明油紙被大風掀起來,在半空中揮舞著。雨點無情地打在婦女身上,地上的泥土成了稀泥。她每一次蹬車,地上就會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跡。要上坡了,婦女使盡了全身力氣,車子緩緩地向上移動。可是,剛到半坡腰,她就連車帶人一同滑了下來,甚至差點翻倒。幾次努力后,婦女還是沒能騎上坡去。
(“一抹”一詞用得恰當,說明在當時的環境下看不清楚,給人以想象的空間。“緩慢”“無情”“深深”“幾次”等修飾語,極力描寫中年婦女在下雨環境中蹬車的艱難。)
“啪啪啪……”我聽到鞋踩在雨水里的聲音。一個戴草帽的老頭穿著黑色的布鞋踩在泥水中,邁著大步,不時扶一下身旁的籬笆,向著婦女跑去。老頭身上褪色的黃襯衫已經濕透,他在三輪車旁停住,一把抓住車身,一只腳定住,另一只腳使勁一蹬,腳下滑出一道長長的痕跡……車子前進了!快了!快上去了!一陣猛烈的風吹來,唉,車子又返了回來。又是一次嘗試——瘦弱的老頭抓緊車子,咬著牙,他的手上,胳膊上露出青筋,好像腳要撐破鞋一樣,他竭力向上推,一步又一步,慢慢地移動。婦女也閉著眼,使勁地蹬著車子。一點!還差一點!上去了!多么激動人心的時刻!
(“啪啪啪……”象聲詞的運用,推動故事情節進一步發展,也為“我”懸著的心找到了“歸宿”。老頭扶籬笆、腳下滑出痕跡、推車、再推車等細節描寫,細致地再現了讓“我”感動的一幕,突出了中心。)
老頭的褲腳濺滿了泥水,他用手背擦擦臉上的雨水,露出兩排泛黃的牙,笑了。婦女也笑了,連連道謝。
(兩個“笑”字,一方面寫出老頭幫助他人的快樂,一方面寫出婦女被幫助的感激。)
老頭的力量多么大!看到這里,我也好像全身充滿力氣,不過,這力氣是為別人準備的。
(結尾含蓄,暗示自己被老頭助人為樂的行為所感動,自己也將學習老人向別人提供幫助。)
【寫作感言】
這是我寫的一篇考場作文,文中敘述的是一件真實的故事。那是一個風雨天,我放學回到家,坐到窗前觀雨時,偶爾看到了這一幕。我為婦女雨中騎車上坡時捏了一把汗,多次想沖出去幫一幫婦女,但都沒有行動,這時老人的出現,讓我感到釋然。我被老人助人為樂的行為感動了,事后,我把這件事記到了日記里,正好那天考場上的作文題目為“感動”,于是我把這個故事經過二次加工寫了出來,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老人的美好品質,同時,也暗下決心:我日后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劉倩)
【同窗評說】
讀了劉倩同學的這篇作文,我特別感動。不僅為狂風大雨中的老人所感動,更為劉倩的細致觀察和細膩描寫而感動。她能把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寫得這么細致,這么栩栩如生,這與她平時的寫作習慣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是需要我一直向她學習的地方。每當她有一篇新作完成,我一定想方設法借來讀一讀。因為劉倩同學的作文總會給我美的享受,總會讓我驚奇不已,也總會讓我望塵莫及。讀過這篇《感動》,這些感覺更為明顯。
(劉永貞)
【家長評說】
看了女兒的這篇作文,我真為她高興,她能在限時的考場上寫出這么漂亮的作文,實在讓我們家長感到欣慰。女兒從小就有觀察的習慣。記得小時候,她經常蹲在院里看螞蟻上樹,一看就是半天,吃飯時,不喊都不知道上飯桌。有時我想是不是姑娘有點“傻”,但隨著女兒的長大,慢慢感覺這成了她的一個好習慣,正是這些好習慣使得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讓我們家長特別放心。據說,她這篇作文得了高分,我讀后,也被感動了。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很多,人們常常熟視無睹,但女兒卻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給了我們身臨其境的感覺。
(劉愛民)
是啊!記得那天,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倩兒還坐在窗前,視線一直在雨中。我就知道她一定會有好作文要寫了,于是,我沒去打擾她,悄悄去了廚房。果不其然,最近,開家長會時,老師找到我,把倩兒的試卷拿給我看,并說作文寫得很好,得了39分(滿分40分),我讀過以后,忽然想起那天的事情,之后也從女兒那里得到了證實。我感覺,寫真人,記真事,訴真情,才是好作文。倩兒就喜歡這樣,雖然她不善言談,看似感情欠缺,但她的作文感情卻非常充沛,這篇作文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張香菊)
【教師評說】
這篇作文敘述了狂風暴雨中一老漢盡力幫助農婦推車的感人場景,表現了老漢樂于助人的高貴品質,同時含蓄地表現出“感動”場面給“我”的鼓舞。其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環境描寫,渲染氣氛。本文多處運用環境描寫,穿插在作文中,渲染氣氛,造成懸念,突出中心,表現主題,同時也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如作文第一段自然環境的描寫:“風肆虐地吹著,窗臺上的水瓢忽然被無情地掀了起來,倒扣在地。樹開始群魔亂舞,花兒也在痛苦中呻吟……”為了寫風的“肆虐”,小作者用了“倒扣”“群魔亂舞”“呻吟”等詞語,再加上“無情”“痛苦”等修飾語,生動形象地渲染了當時的環境,營造出惡劣的環境氛圍,為讀者留下了懸念。
2.細節描寫,凸顯主題。細節描寫是對細微的生活和具體典型的情節進行生動細致的描繪。小作者就多處運用細節描寫塑造人物,突出主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也增強了作文的可讀性。如“老人幫推車”這一情節中的細節描寫:“一把抓住車身,一只腳定住,另一只腳使勁一蹬……”雖然只用了一個“抓”一個“定”一個“蹬”,卻細致地描繪出老人推車時的動人情形,活生生地有血有肉地塑造了老人樂于助人這一形象,從而表現了“感動”這一主題。
3.語言流暢,傳達真情。本文語言流暢,生動形象,很具感染力,極易傳達小作者的真情實感。例如“雨點無情地打在婦女身上,地上的泥土成了稀泥。每一次蹬車,地上就會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跡。要上坡了,婦女使盡了全身力氣,車子緩緩地向上移動。”語言描寫生動形象,雨中艱難前行急需幫助的婦女形象躍然紙上,同時也表現了小作者對“婦女”的同情之心,也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