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
透過嵌套結構看影視作品分形學原理的運用
——以《墜入》為例
□董艷
分形學在影視作品創作中已被廣泛使用,這種方法的運用是編劇理論視野擴展到自然科學研究領域的一種體現。其原理是遵循事物既有正向迭代、又有反向遞歸的發展規律,充分運用這種無關性的契合、嵌套分形關系構建故事。本文結合作品《墜入》,分析如何從外部事件出發,通過嵌套的歷時發展對情節進行自相似對稱分形,最終翻轉到自身的反面,希望對充分理解分形學原理在創作影視作品實際運用有所啟示。
分形學;嵌套結構;主題分形;事件分形;情境分形
分形學是一門新興的橫斷學科,它給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文學藝術等學科領域,提供了一種應對復雜系統和處理混沌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思考方式。①遞歸是分形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結構與結構的互相嵌套,不同尺度、層次上的相似性對稱。”②遞歸式結構又稱嵌套式結構,在文學藝術尤其是影視作品創作中的運用極其廣泛,已有各種成功案例,如影片《法國中尉的女人》《英雄》等。電影《墜入》是一部具有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其價值不僅在于給觀眾視聽上的特有享受,更在于影片編劇創作通過作品主題分形,采用“現實與故事”嵌套式結構對情節進行敘事,進而推動情境進一步深化,從而達到升華主題的體系,成功達到觀演主體在現實與離奇夢幻之間自然游走的藝術效果,為其他影視作品運用此體系構建、呈現故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借鑒。
“隱藏在創作過程中的思維規律要求劇作家以一個基礎概念為出發點。他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概念;他可能以為創作沖動是來自隨便的或無目的思想,但是無組織的思想不可能導致有組織的活動;無論他的社會觀點是如何模糊,它也足以導使他去有意識和有目的地通過意志力來表現動作。”③勞遜強調主題在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說主題創作體現著作者的意愿,但是觀眾不會毫不猶豫地接受作品所傳達出的主題,怎樣讓觀眾欣然接受并認同主題的闡述是編劇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采用主題分形論證的方法,同時舉出兩方面的例證,并進行充分論證,在此基礎上讓觀眾去鑒別然后心悅誠服地接受你想賦予的答案,在答案中找到共鳴、得到啟示,不失為一種理智的做法。
影片《墜入》中,小女孩因為采果摔斷胳膊住進醫院,認識了一位因拍戲右腿失去知覺但卻非常會講故事的男子,在日復一日講故事的過程中,小女孩非常癡迷男子的故事,后來參與了故事還拯救了男子。劇作主要以人物命運和意志沖突來表現墜落還是被拯救體現主題的分形。羅依是一個充滿抑郁神情、對現實生活徹底失去信心的男子,生活現狀充滿不如意:戀愛失敗、生活不能自理、朋友指責、公司壓榨,各種煩惱的疊加讓他一心想靠服用過量安眠藥來了斷自己無聊、無趣的人生;他故事里面的蒙面俠也是一個沒有反抗力量的“懦夫”,這是作品的反題。然而,幸運的是,有個叫亞歷珊卓的小女孩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醫院里死灰般的寂靜與冷漠。小女孩從一開始不斷被利用取藥到為了“挽救”羅依主動取藥,再到從高處跌落那種單純的愛深深震撼了羅依。作品表達了男子認識到小女孩的善良與勇敢,幾經糾結與掙扎,最終戰勝自己得到救贖的正題。主題分形生動表達出主人公活著的兩種狀態,把編劇立場鮮明地表達出來,男子消沉、頹廢狀態讓觀者內心壓抑,而羅依離開病床坐在輪椅上淚流滿面地懺悔后,又勇敢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表達了人生該如何面對與珍惜才更有意義的主題思想。
無論是主題分形還是人物分形,表達完整清晰的故事情節要依賴結構。主題分形自然會形成正戲與“戲中戲”(嵌套式)的結構。這種結構的影片在敘述方式上表現出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特點。《墜入》中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癡迷故事,而男子讓女孩幫助自己去拿安眠藥自殺。這一情節表現出嵌套式的結構,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小女孩與男子,他們這出“戲”發生在醫院,故事進行的過程中不斷被周圍人的打擾,故事不斷被中斷,而男子講述的令小姑娘著迷的是“神秘使者”等一群人都要去刺殺歐迪亞斯公爵的這個“戲”,深深迷住了小女孩,以致她每次來到男子面前都要糾纏他繼續講下去。而男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自殺,讓小女孩去“偷藥”,是男子導演的另一出“戲”。男子導演的戲與他給小女孩講故事這出“戲”交叉進行,完美地達到了嵌套式結構的再一次分形,讓觀眾緊緊跟隨著男子與小女孩的節奏進行觀賞,結構清晰、內容充實,自然受到大家的喜愛。
在嵌套式結構的作品中,會引入雙重情境的人物關系和事件。情境分形由三要素(人物關系、事件、環境)的分形構成。這三種要素的分形雖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它們始終還是要在情境分形的結構上統一、整合在一起。只有在情境分形的結構制約下,三要素才能相互融合,共同發揮作用。三要素的分形是情境分形的有機組成部分。④
人物關系設置是情境設置的首要任務。而主題分形與人物關系分形有著密切關系,劇作主題思想無法通過單一人物表現出來,必須通過對稱人物關系才能被展現。《墜入》的人物關系分形主要表現在兩組人物(羅依與蒙面俠、亞歷珊卓與女兒)上:羅依、蒙面俠不僅性格是一致的,面對著困難時的狀態也是一致的。蒙面俠倒在沙漠中因酷熱缺水奄奄一息,和蒙面俠一樣服飾的“女兒”在他耳邊輕聲呼喚“爸爸”;現實中的羅依因為服用了過多安眠藥昏昏欲睡,手臂受傷的亞歷珊卓在他耳邊不斷喚醒,不讓他睡去。無論是戴面具的“女兒”還是在醫院里接受治療的亞歷珊卓都是單純、善良、機智、勇敢的小姑娘。這里面的羅依與蒙面俠、亞歷珊卓與女兒是自相似分形,這里面的人物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形象設置。作品采用了鏡像分形方式將主題分形的兩對人物形象表現出來。編劇通過人物設置來表達因為現實生活遇到挫折而頹廢的一個群體典型人格,同時還證明每個生命身邊都有面帶微笑來拯救你的一個天使。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虛幻的故事世界,都是從兩個世界映照出一個主題。
影視藝術中的環境是能夠成為情境的必然要素之一。人的品質通常只有在他所處的環境中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把人物設置在怎樣的環境中是讓劇作者絞盡腦汁的問題,既要有深度、有寓意,更要有活力、有戲劇性,要能夠支撐起人物之間的關系轉換,還要為深化主題服務。《墜入》中的羅依與亞歷珊卓相識在醫院這個情境里,這里充滿壓抑氣氛,窗簾、床單、紗布甚至連小女孩身上的衣服都是白色的,沒有生命的顏色,小女孩每天看到護士搶救時的奔跑、小男孩口吐白沫、白色床單下遮蓋著逝去的生命,這里是令人緊張和窒息的恐怖空間。到處亂跑的小女孩沒有可以玩耍的地方,無聊時只有給神父丟橘子、舔冰塊,有個人給她講故事,她自然被深深吸引。這為小女孩被一個故事吸引設置了非常成功的情境。然而充滿夢幻色彩的故事里面卻沒有歡笑:印度人、路易奇、奧塔·班加、達爾文、蒙面俠、神秘使者因各種原因去討伐共同的敵人——歐迪亞斯總督,他們從不相識到團結一致,拼命完成這一使命。這幾個復仇者所處的情境不是干枯的沙漠就是沒有出路的城堡。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情境還是夢幻中的情境,作品彰顯了環境的自相似性,環境分形為塑造人物、升華主題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情境中事件的設置既要服從主題分形的需要,對正反題進行推導和論證,又要推動情境的建構與顛覆,能夠預埋下顛覆性因素,使人物關系發生翻轉。事件分形是指事件自相似性。《墜入》中能夠起到這兩種功能性的事件是亞歷珊卓在即將出院的情況下,從高處跌落再次受傷。這一事件推動了戲劇情境的反轉與發展,亞歷珊卓的行為喚醒了羅依死去的心,而沙漠里的蒙面俠也獲得了他與前妻的“女兒”幫他解去繩索的救助,更使已經貌似穩固的人物關系發生翻轉:羅依利用亞歷珊卓、羅依愛著伊芙琳——伊芙琳依戀醫生、亞歷珊卓愛上羅依;故事中蒙面俠依靠“女兒”、蒙面俠愛著公主——公主依戀歐迪亞斯總督、蒙面俠愛上“女兒”。作品通過影像分形的方式表達了同樣的結論:我們是奇特的一對。因為亞歷珊卓的這次墜落事件,羅依說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真相,亞歷珊卓說出了自己看到的事情真相,他們不得已卻又必須去面對真實的生活。
注釋:
①②④楊健.創作法——電影劇本的創作理論與方法[M].作家出版社,2012:5,54,121.
③[美]勞遜.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9:229.
沈陽音樂學院2016年院級課題“嵌套式結構在現代影視劇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6KYL31。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