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云朋
新聞APP入駐媒體在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以“企鵝號”“一點資訊”“新浪看點”“頭條號”為例
□ 王云朋
目前,“企鵝號”“一點資訊”“新浪看點”“頭條號”等媒體平臺下屬的新聞客戶端在信息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其中的入駐媒體在新聞信息的選擇和報道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凈化新聞APP信息環境,促使新聞類APP更好地發揮信息傳播作用,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本文將重點探析新聞APP入駐媒體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之道。
新聞APP;入駐媒體;新聞傳播
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渠道是報紙、電臺、電視等媒體。在傳統媒體中,受眾獲取資訊具有滯后性和被動性。PC端時代,新聞網站的出現使用戶能夠更加快速地了解到全球各地的不同資訊。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新聞APP呈現了入口多樣化、內容推薦精準化等特點,使得用戶可以在零碎的時間中了解到更多的新聞資訊。
目前,主流新聞APP已經逐步向媒體平臺過渡,以“企鵝號”“一點資訊”“新浪看點”“頭條號”等為例,這些平臺下APP的內容生產以入駐該平臺的媒體為主。這些入駐媒體大多數由個人或以個人為主的團隊創辦,同時入駐媒體呈現出種類繁多、數量眾多、競爭激烈等特點。
嚴格來說,新聞APP入駐媒體屬于自媒體的范疇,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只是新聞APP的自由撰稿人。在外部管理制約滯后、媒介自律不嚴的情況下,它們在新聞選擇和報道中存在很大的問題。如何對這些自媒體進行管理約束,解決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探討的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同時,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①
移動端在互聯網使用中所占比例的進一步提高,使移動互聯網這個信息平臺成為當下媒體搶占數據流量的重要入口。從2011年網易提出“建立有態度的門戶內容”建設理念,網易客戶端1.0版正式上線開始,到2016年全國層面上的新聞類客戶端已經超過1300個,新聞APP不斷發展,新聞客戶端越來越成為一種平臺,而這種平臺化的轉變使得受眾有機會入駐這些新聞客戶端,成為自媒體的運營者。
2016年3月1日,騰訊推出企鵝媒體平臺,該平臺旗下擁有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客戶端。截止到2016年7月,企鵝媒體平臺已經有超過8萬個企鵝號入駐。新浪看點是新浪網為自媒體提供的原創內容生產平臺,從該平臺推出以來,新浪看點自媒體入駐量迅猛增長,截至2016年8月,日更新量達到25000余篇。
這些媒體平臺中的入駐媒體按照運營主體來劃分,大體可以分為個人、法人單位和官方組織三類。其中,個人或以個人為主的自媒體團隊在信息發布中具有很強的個性和隨意性。現在,這種自發性個體是媒體平臺中最為活躍也是出現問題最多的一類。
隨著媒體平臺自媒體入駐量的不斷增加,入駐媒體面對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自媒體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轉向專業化,但是他們在新聞選擇和傳播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信息傳播標題化,這個問題在傳統媒體新聞傳播中也時有出現,而在新媒體中“標題黨”問題更為嚴重。在這里,筆者將新聞APP入駐媒體標題化問題分為以下幾類:1.題不對文,這類問題可以歸為“標題黨”的行列。這類文章往往是標題和內容無關或為了吸引點擊量,標題片面地表現文章內容。2.標題夸張。這類標題與文章內容相符合,但是標題的夸張成分很大,給人一種聳人聽聞的感覺。“懂什么叫汽車底盤嗎?不懂別說自己車子好!”“可能是史上最不安全車型,買車毀全家”,這是頭條號入駐媒體發布的兩篇文章的標題,這類標題中充滿夸張的成分。3.標題擬定隨意化。新聞標題是一篇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揭示、評價新聞內容的最簡單文字,好的標題能向讀者提示新聞內容、性質和意義。但是,新聞APP入駐媒體在新聞標題的擬定中出現了很嚴重的隨意化,例如“特朗普女兒坐飛機遭乘客大罵:‘你爹正在毀滅美國’”等。這類新聞標題太過隨意化,不符合標題擬定的要求,嚴格來說并不是正規的新聞標題。
內容同質化,即文章內容大同小異或完全一致。文章的同質化在傳統媒介中很少出現,但在新媒體中,內容同質化很常見。同樣,在“企鵝號”“一點資訊”“新浪看點”“頭條號”等媒體平臺中這種現象也十分常見。在新聞APP中,內容同質化呈現出以下特點:1.一文多發,即一篇文章在多個平臺發布。在這些媒體平臺中,一個媒體會使用同一個名字入駐多家媒體平臺,這種做法在當下十分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入駐媒體就會把一篇文章同時在多個平臺上發布。2.一文重發,即由于文章點擊量很高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媒體運營者會在一個時間段內稍加修改后重復發布這篇文章。這類重復發布的文章往往時效性較低,例如:汽車使用方面的技巧、飲食健康、軍事歷史等等軟新聞。這種重復發布的做法也是導致內容同質化的一個因素。3.抄襲嚴重,即缺乏原創。在網絡時代,信息復制、抄襲非常簡單。由于侵權成本低廉,新媒體中信息抄襲非常普遍。這一問題在新聞APP平臺中也同樣不可避免,很多入駐媒體因為運營者缺乏專業能力或受到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原創內容較少。這種情況下,只能對一些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照搬照抄或稍加修飾以后發布到自己的媒體中。這種抄襲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內容的同質化。
新聞娛樂化是指“新聞在發展中逐漸將信息與娛樂融合的一種傾向,主要體現為在新聞語言、取材范圍、制作手法、形態結構等方面逐漸呈現出的與傳統新聞有別的、更活躍的面貌”。②我們可以簡單地將新聞娛樂化理解為新聞信息以能夠充分吸引受眾眼球的方式表達,并突顯和強調新聞事件的轟動性,以適應受眾的心理需求。這里的“娛樂化”有以下幾個方面:1.軟文泛濫。首先,顧名思義,軟文是相對于硬性廣告而言的,是由企業的市場策劃人員或廣告公司的文案人員來負責撰寫的“文字廣告”。在媒體平臺中,企業和公關公司會與擁有一定知名度的媒體展開合作,這樣軟文的發布就不可避免。其次,入駐媒體發布的文章以“軟新聞”為主。APP媒體平臺入駐媒體發布的信息很少涉及時政新聞或重大財經新聞。大量軟新聞充斥新聞客戶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問題。2.內容低俗化。很多新聞APP入駐媒體為了達到吸引受眾眼球、增加文章點擊量的目的,往往會使用一些低俗手段。同時,一些入駐媒體對偽科學科普、負能量等信息的大肆傳播,使理性、建設性的信息淹沒在眾多信息碎片之中。3.內容空洞化。內容空洞化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新聞內容不具有新聞價值。其次,新聞本身具有新聞價值,但是文章只停留在新聞事件表面,以短消息的形式發布,文章缺乏深度。
新聞客戶端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并不是導致上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源,問題的產生要歸結于平臺中的入駐媒體。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原因是導致媒體平臺產生上述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在激烈的競爭中,入駐媒體為了解決盈利問題就會采取一些措施:1.壓縮成本,減少人員數量。較少的成員可以節約開支,變相地提高收入,但是成員較少會直接致使入駐媒體的原創能力不足,為了達到發文數量,抄襲、一文多發、一文重發等問題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2.追求文章點擊量。為了提高文章閱讀量,不得不以夸張或虛假的標題、低俗的內容吸引受眾眼球,這就導致了新聞APP新聞傳播娛樂化。3.與企業或公關公司進行合作,吸引贊助費。除了平臺收益以外,外部的廣告費、稿費也是入駐媒體收入的重要來源。這也是導致軟文泛濫的一個原因。
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客觀原因:1.技術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把關”缺失。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從技術層面解決對海量化信息把關不嚴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考慮。同時,以個人或團隊運營的入駐媒體在新聞創造和發布時普遍缺乏“把關”環節。此外,新聞APP推薦機制也是另一個技術層面的原因。新聞信息在推薦過程中,不會識別文章是否屬于原創、文章內容質量如何。這樣的推薦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各種問題的出現。2.平臺入駐門檻低。首先,低門檻導致入駐媒體運營者水平良莠不齊,高水平的運營者只是少數,而專業素養低、能力不足的運營者占據大多數。其次,較低的門檻直接造成激烈的競爭。這兩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新聞APP入駐媒體在信息生產和傳播中存在嚴重的問題。3.管理機制不完善。媒體平臺入駐媒體作為自媒體的一部分,其外部管理約束機制相對滯后,這就使得這些入駐媒體很容易出現問題。
新聞APP入駐媒體抄襲、侵權問題十分嚴重,除客觀原因和經濟原因之外,一些主觀原因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1.維權意識差。在網絡時代,相比于信息抄襲的成本,維權的成本高很多,而且效果很差。所以被侵權媒體往往會放棄維權。2.原創保護意識差。一方面,針對別人的抄襲侵權,被侵權媒體不愿追究責任。另一方面是對侵權行為的放任。通常情況下,一些原創文章底部會有“歡迎轉載”的字樣。
新聞客戶端入駐媒體在新聞選擇和報道中出現的問題,與相對寬松和不完善的管理機制有著很大的關系,對其進行引導、管理、規范已經迫在眉睫。
自媒體之所以有其優勢,就在于它們擁有較大的自主性和寬松的環境,但是這也導致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對于解決新聞APP平臺入駐媒體在新聞選擇與傳播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原創保護應該從以下兩點進行:1.保護原創。對于原創的保護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有更為具體的措施。例如,打上原創標簽的文章禁止復制,禁止對別人的原創內容再發布等。2.原創獎勵機制。要減少抄襲就必須對原創進行獎勵,比如,提高原創文章的推薦量,提高原創文章的收益水平等。
新聞APP平臺入駐媒體質量參差不齊和平臺入駐低門檻有著很大關系,要解決問題就要提高平臺的門檻,這個門檻包含以下兩個方面:1.提高入駐門檻。目前很多平臺的入駐程序很簡單,較低的入駐門檻必然會導致很多自媒體蜂擁而入,從而造成內容低俗、抄襲等問題的出現。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提高入駐門檻,把那些低水平的入駐媒體、有被封號記錄的申請人擋在平臺之外。2.提高內容審核標準。對于低俗化、標題化、無意義的文章嚴格把關,從而杜絕“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對于管理機制的完善,平臺管理機制和國家法律法規要齊頭并進,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首先,媒體平臺要制定嚴格、完善的管理機制。其次,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對其進行管控。目前已有很多有關政策出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為自媒體的發展劃定了一些“紅線”。這些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于自媒體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進行了管控,但是這些措施仍然屬于粗線條的基本規矩,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注釋:
①CNNIC.第40次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2017-08-04.
②張莉.新聞娛樂化研究綜述[J].現代視聽,2007(09).
(作者系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