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聶絳雯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探究
□ 聶絳雯
開放式實驗教學是一種全新的實驗教學方式,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積極作用。本文結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科特性,針對如何構建開放式的實驗教學體系提出建議和設想。
開放式實驗教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新能力
新世紀以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以一種迅猛的姿態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中國高等廣播電視藝術教育中的重要一員。然而,隨著許多地方高校廣播電視專業的開設,在為廣電行業輸送大量人才的同時也涌現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到工作崗位以后,無法適應工作環境,對相關儀器設備不熟悉,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差等。傳媒行業的日新月異要求我們必須轉換教學理念,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性技術型人才,這就亟需高等教育工作者尋找一條更加適合編導專業教學的有效路徑,滿足經濟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要求。根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鮮明特色,積極引入開放性實驗教學就是切合實際的途徑之一。
開放式實驗教學是一種區別于傳統教學的實驗模式,它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引入實驗教學,并在實驗的時間、空間、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全方位開放。在開放實驗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水平,選擇實驗內容,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和實施方案,從而培養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可以說,開放實驗教學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學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國內外很多院校對此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倡導和實施,為實驗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如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經常把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設備放在走廊里,學生可以隨時去做實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實驗室采取開放的設備管理,不受上下班限制。國外很多院校還在教學上強調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兼職,鼓勵學生跟著教師做科研或者自己做項目設計、做產品。教師回答學生所有的問題并予以指導,但不會為學生提供一個詳細的問題解決方案。在國內,實驗教學改革也十分活躍,涌現出了許多蘊含著“開放實驗”思想的實驗改革方案。1979年黃嘉豫教授在高校實驗教學會議中首次提出“開放實驗”的倡議。1994年王金發教授率先在國內探索“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高校陸續開展了對開放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如中北大學的“1234實驗教學模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分層次”開放實驗教學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從廣播電視專業的教育狀況來看,一些知名高校依托自身優勢,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專業發展道路。如中國傳媒大學,投資建設資產總值1億3千萬元的中傳電視臺,形成了“以奧運會等國內外高水平體育賽事為實踐平臺,以國家主流媒體為合作對象,面向傳媒業界,以高素質、強能力的創新型高端人才為主要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之下,許多地方院校存在實驗建設簡陋或設備不足、專業老師缺乏媒體實踐經驗等劣勢,這種狀況,直接導致學校培養人才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供需錯位、產教脫節的矛盾。本文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現狀出發,試圖在新媒體語境下革新課程體系的構架,更新實驗教學理念和實驗教學內容,旨在培養能夠與當今行業對接的新型廣電人才。
開放式實驗教學不是簡單地將實驗室按照學生的需求隨時開門,而是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線,精心構建實驗教學體系,優選實驗教學內容,實施以學生自主實驗和獨立操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模式。在開放式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監管”少了,不再進行長時間的強制灌輸教育,而是放手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為學生構建一個看似寬松、實則嚴格的學習和實踐環境。課程改革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素,對學生專業素質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長期以來,在全國多數高校制定的課程體系中,實驗教學通常作為理論課程教學的一部分,對理論課程教學起著輔助作用。如電視紀錄片,總學時為48,其中理論學時為32,實驗學時為16,實驗課時偏少是普遍現象。在這一方面,日本大學的實驗課程學時與理論課程學時的比例要高于我國。如東京大學的大學物理理論課學時為2學時/周,相應的實驗課程為2個下午/周;早稻田大學的大學物理理論課學時為1.5學時/周,相應的實驗課程為1個下午/周。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精髓就是開放與創新,為學生自主實驗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和機會,實驗課程只有作為獨立課程,構建相應的實驗教學體系,才能實現此目標。
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開放式的實驗教學體系應該是分層次、多元化的。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驗教學體系應包括基本技能實驗模塊、專業技能實驗模塊和自主創新實驗模塊三個層次,從認知演示性實驗逐步過渡到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低年級學生通過到行業進行認知實踐和課堂基礎實驗,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掌握攝影、攝像、錄音及非線性編輯等基本操作技能。專業技能實驗模塊主要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開放,學生根據課程要求,完成具有一定綜合性、設計性的作品。自主創新實驗模塊要求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根據個人興趣或者各類大學生創新比賽自主選題,并且鼓勵根據主題吸納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組成團隊拍攝作品,教師提出指導性意見。
實驗教材或指導書是教師進行實驗教學、學生順利完成實驗的主要依據,同時使學生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獲得的知識更加系統化、規范化,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講解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學生自習、復習和作業,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工具。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流行的綜合理科教材的“發現”里全是采用實驗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實驗來發現科學,培養創新意識。但是在國內,從小學到高中、大學的實驗教材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普遍缺乏教材更新機制,教材內容陳舊單一,版本更新速度緩慢,部分教材遠落后于科學進展。這種狀況,勢必影響學生的實驗積極性,與社會進步脫節。因此,編寫與時俱進的開放式的實驗教材是實驗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新興學科,在實驗教材的編寫上,應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每個章節(教學單元)要以任務或項目要求為依據遴選、整合基礎知識,明確完成本項任務的基本技能目標,按照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每章要設置難易程度合理的工作任務或項目作為實訓內容,并選擇一個典型的案例,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在實驗教學中要以單項技能訓練為基礎,注重知識點聯系的單項技能訓練和以項目為實現目標的綜合技巧訓練,突出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近年來,各大高校在實驗室的建設上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經費投入,購買先進的儀器設備、建設實驗管理平臺等,開放式的實驗教學不僅體現在時間、空間的開放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實驗教學內容的共享上。實驗教師應建立教學內容資源庫,為學生提供有關開放實驗的、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素材,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實驗項目。每個資源庫應包含課程簡介、實驗指導書、實驗項目、PPT課件、音頻、視頻文件及相關網站資源。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實驗教學資源平臺,可以得到不同的實驗享受,真正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造力。
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如何與理論課程相配合,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建立實驗教學評估體系,是未來實驗教學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條必由之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與研究。
1.皮之軍,李建海,于敏,凌云峰.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05):27-29.
2.馬明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113-114.
3.魯億方,藍金輝.近10年國內外大學實驗教學發展狀況探討——基于國內外十幾所大學的文獻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109-118.
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和實踐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編號:GZS091)。
(作者單位:新鄉學院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