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豐
試析數字電視與“IPTV”的優劣和發展方向
□徐慶豐
時代的前進和發展,使電視的傳播技術一直不斷創新發展。融入了數字技術的數字電視,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聽感受。在當前的網絡時代,IPTV技術異軍突起,已經日漸與數字電視形成競爭態勢,并在電視行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基于此,就數字電視與IPTV的優劣和發展方向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數字電視;IPTV;傳輸原理;發展策略
當前,我國的數字電視主要有衛星傳送、有線傳送和地面傳送三種傳輸方式,它們都采用數字技術來實現,而數字信號的傳輸原理主要分為基帶傳輸和載波傳輸。基帶傳輸是通過將數字信號轉變成適用于傳輸的碼型,并使用低通濾波器過濾掉其中的高頻部分,之后再使用光纖、電纜之類的傳輸介質或微波來傳輸數字信號;與基帶傳輸相比,載波傳輸增加了調制和解調兩部分內容,它使用調制技術將數字信號負載在一定的載波上,以載波為介質進行傳輸。載波傳輸的調制技術主要是QPSK(四相移相鍵控)調制技術和QAM(正交幅度調制)技術。在目前實際中基于SDH的有線數字電視傳輸技術是被應用較多的一種。
IPTV即網絡電視或寬帶電視,其工作原理類似于基于互聯網的電話服務VoIP,是將信息數據分別打包,通過互聯網發送傳輸,并在接收端接受復原,提供給用戶。其傳輸技術主要由視頻圖像編碼技術、流化技術和內容分發技術以及DRM(數字版權技術)等組成。目前,我國的電視節目大多采用MPEG-1、MPEG-2和MPEG-4/H.264編碼技術。流媒體技術是指流媒體服務器采用流式傳輸技術在網絡上播放連續音視頻媒體格式文件的技術。流媒體的使用不僅能夠大幅縮短啟動延時時間,還大大降低了對系統緩存容量的需求。CDN技術是構建于數據網絡上的一種分布式內容分發技術,能夠提升系統的并發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端到端的服務質量。DRM技術也叫做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用于對流媒體文件的加密認證,確保只有獲取許可權限的用戶,才能看到對應的內容,確保節目作者對節目版權的掌握,有利于IPTV的順利發展。
IPTV與數字電視的優劣區別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IPTV多使用IP寬帶網,一般要將內容分配服務節點、配置流媒體及存儲設備等設置在邊緣位置,以MPEG-4為編碼核心的流媒體文件來保存存儲及傳送相關內容;而數字電視采用的HFC網絡體系與傳統的有線電視結構是基本一致的,其主要存儲及傳送的內容是采用IP over DWDM技術并基于DVD IP光纖網傳輸的MPEG-2流來實現的。
與數字電視相比,IPTV可使用點播業務,用戶不僅可以根據興趣來點播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不受時間的限制,還可以通過拖曳等方式來觀看節目內容,用戶觀看方式更加豐富多樣。
有線數字電視幾乎都使用單向的HFC網作為網絡介質,極少采用雙向網絡介質,這就導致其互動性不夠強大。相反,IPTV卻具有天生自帶的超強互動能力,這是由于IPTV采用與數字電視不同的互聯網作為媒介,這種媒介的根本特征就是開放性與雙向性,交互能力自然更強大。
互聯網具有強大的信息傳輸能力,IPTV通過互聯網可以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其觀眾在全球都有分布;而數字電視因傳輸能力有限,主要以本地有線電視網絡內的用戶為主。
相對于數字電視來說,IPTV的電視節目大多都是收費的,或者打包套餐消費,大多數普通農村用戶沒有足夠強大的消費欲望,只有那些支付能力較強的高端用戶才會選擇使用,所以IPTV的需求不能惠及普通用戶。而數字電視是在原有電視網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對電視網的整體結構改變較小,它提供大量免費的直播電視節目,以服務廣大普通用戶,更加經濟。
IPTV的主要業務都是在互聯網上開展的,其主要使用技術包含帶寬、頻道切換時延、QoS等方面,這些技術還不夠成熟,使用效果差強人意。此外,IPTV的組播技術距離其流暢使用的高要求仍有較大距離,CDN(內容分發網絡)技術的成熟度還處于較低水平,同時,還需要提高IPTV的出口速率以及收視用戶的介入速率以增加用戶使用率,在提高畫面質量和縮短延時上下功夫。由此看來,IPTV的整體技術改進還有許多困難亟待解決,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在原有電視系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數字電視,憑借其現有的技術基礎,更容易實現雙向網絡傳輸和數字化流程操作,但也存在電視業務單一、回看頻道少等技術缺陷,應在開發新技術新業務上下功夫,提高套餐的多樣性,以給用戶更多的選擇空間。
從人類發明黑白電視以來,電視技術從模擬電視時代發展到數字化電視時代,從模擬廣播發展到數字化的智能型、交互式、多用途方式。數字電視技術發展了第一代的數字標清型和第二代的數字高清型。隨著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高清電視的圖像質量與視覺感受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迫切地希望數字電視能夠提供更好的臨場感與真實感,即對數字電視超高清的需求,這就要求數字電視必須提供更大的觀看視角、更多像素的高質量圖像。另一方面,為了使觀眾更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應大力發展多聲道環繞聲技術,使聲音決定50%的娛樂體驗。
IPTV技術的發展,從整體網絡架構來說要滿足以下幾點:
1.為開展全國性網絡運營,整個系統必須分為全國和本地兩級網絡;
2.內容平臺與業務平臺之間的接口,必須具有強大的兼容性與標準化,并且也分全國接口和本地接口兩種;
3.對系統各個功能模塊的分割要保持其功能的相對完整和上下級接口的標準化。從媒體交付網方面來說,一方面需要沿用當前的CDN系統,同時進行P2P機制的混合式媒體交付體系結構的標準化研究工作,在數字電視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再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完成新舊交付網絡的升級改造。此外,還可以通過其它多個重要方向(例如數字版權管理、視頻編碼、存儲系統、用戶接入認證等)來發展IPTV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字電視的發展所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其單一的服務方式與盈利模式,使其生存壓力不斷增強,此外發展資金的短缺與所屬體制的制約也是限制數字電視發展的主要因素。數字電視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處理好遇到的各種問題,規避發展風險。
首先,要加強數字電視的業務宣傳。一方面要加大數字電視在清晰度、頻道資源豐富性和交互性方面的優勢宣傳;另一方面,要通過宣傳使人們理解數字電視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了解國家和媒體對機頂盒的補貼政策,還應通過生動的講解,讓人們了解其操作的簡單性;此外,數字電視推廣者在宣傳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群體,盡量從目標客戶中選取任用創新代理人,以增加溝通的可靠性。
其次,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經營與營銷方式。對原來免費的數字電視頻道依然保持免費,用戶使用機頂盒后,可以在原來免費頻道基礎上再贈送一些免費頻道,只對需要特別增加的頻道進行收費,并降低智能卡和機頂盒成本,讓用戶更容易接受。學習類似中國移動的套餐服務,多個頻道打一包,并給予更多優惠。運營商更要做好市場服務營銷工作,使其核心競爭力的價值通過產業鏈傳遞到實際的市場中,轉變為實際效益。
此外,應保證數字電視節目的豐富與優秀。必須有大量且種類繁多的優秀節目和信息源,才可以長期吸引客戶,使數字電視得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在這方面,國家正在通過組織制定全國統一的節目庫編目、檢索格式標準等方式,盡快構建出分層次、分類別的節目數據庫,使全國的節目資源能夠互通、互用,不僅避免了重復投資,還提高了節目的質量,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收看公共節目或者訂制自己需要的收費節目。
數字技術、IPTV技術與電視的結合帶給人們更為廣闊的視覺世界,帶給人們更為自由的選擇空間,帶給人們更為舒適的視聽享受。數字技術雖然與IPTV技術有所不同,但是其各具優勢,挖掘兩者的優勢,摒棄兩者的劣勢,才能夠讓電視行業未來發展得越來越好。
1.易旭明,闞敏.我國IPTV發展歷程、動因和挑戰芻議[J].新聞界,2016(24):35-41.
(作者單位:安徽省潛山縣源潭鎮文化廣播電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