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人愛花,普遍喜歡用五彩繽紛的鮮花裝點自己的家園,打扮自己的城市。在這方面,法國小鎮伊瓦爾(Yvoire)算得上是一個典型。
日內瓦湖畔的中世紀小鎮
伊瓦爾隸屬于法國上薩瓦省,坐落于瑞士與法國交界的界湖——日內瓦湖湖畔,是一個有700多年歷史的中世紀小鎮。小鎮上保存完好的建筑大多是石頭建的,因此而得名“石頭城”。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多年來為法國獲獎無數,一直被視為是法國最美麗的最風情的鮮花小鎮。鎮上保持了古色古香的中世紀建筑風情,湖畔到處都是白帆點點,小鎮到處是鳥語花香的醉人景象。
伊瓦爾小鎮很小,常住人口800多人,如果不拍照,按正常速度行走,半個小時就可以轉一圈,但是小鎮非常美麗,隨手拍出來的照片,張張都是明信片級別,所以來到伊瓦爾的游客,沒有半個小時之內逛完的,有人干脆住下來不走,享受夜里花香入夢。所有來這里的游客都是慢慢享受那份美麗,小鎮雖小,但有取不盡的鏡頭。
小鎮的過去和現在
在中世紀,伊瓦爾曾是重要的戰略要塞。早在14世紀,薩瓦伯爵(Amédée)五世在伊瓦爾修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從此,伊瓦爾就一直發揮著軍事要塞的作用,直到16世紀,伊瓦爾受到歷史上最猛烈的攻擊,城墻被摧毀,城堡被燒毀,小鎮淪落成小漁村。現在,伊瓦爾已經搖身變成法國小城評定級別最高的四星“花城”。2006年,為了紀念伊瓦爾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輝煌,小鎮還專門舉辦了防御工事700周年慶典。
如今走在伊瓦爾,仍能見到中世紀的影子:拱形城門洞,高高的城墻,堅固的城堡……。中世紀的房子大多是石頭建成的,任風吹雨打火光洗禮,大多保留著中世紀的老樣子,這也是石頭鑄造的好處吧!
小鎮很幸運,與瑞士隔日內瓦湖相望,也就躲過一戰二戰的炮火。因為瑞士為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以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
花的海洋
踏上小鎮,就恍若走進花的海洋,花花草草爬滿家家庭院、木質陽臺、窗臺、圍欄……,墻面上紫藤在瘋狂攀援,狹窄的街道兩邊被各種鮮花打扮得宛如仙境。這里的花草不放過任何一個犄角旮旯。有的花是植于房前屋后的泥土,多數是一大盤一大盤的花兒,滿眼都是。這里的人們用花、草和樹木,用形形色色的圖案與色彩,把原本凄涼的遠古的小鎮點綴得眼花繚亂。
整座小鎮如同一座大花園,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均是為其美麗的街道景象所吸引。因為鎮子到處都是鮮花,色彩甚是艷麗。眼睛所目擊到的地方,到處是盛開的鮮花,街道兩側、房前屋后、窗臺、走廊,最不可錯過的就是當地人家的小院子,都種著各種各樣美麗的鮮花。小鎮主人們對于花情有獨鐘,使得整個小鎮空氣中處處彌散著花草暗香。
古老的石頭建筑
伊瓦爾鮮花小鎮碼頭停泊了很多私人游艇,看來這里有錢人很多。“鮮花小鎮”名不虛傳,果然處處是鮮花,還有一路的小店招牌都各具特色,游人即便不購物,也難以邁動步子。小鎮里街道都很古老,兩側都是石頭建的房子,雖然古樸,當經得起歷史歲月的考驗,許多石頭房子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百年建筑在當地是年輕的建筑。
圣·龐卡斯教堂附近是小鎮中心,有很多漂亮的石頭房子,過去這里是按門面大小收稅,所以這些房子又高又窄。歐洲各國都把歷經滄桑的老城區劃為保護對象,嚴禁拆遷和改建。到歐洲旅游,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一個“老城”靜候著你。小鎮有古老的石門洞,這門洞兩邊的石頭房子,石磚、碎石壘成的厚厚的墻、鋪就的路,不知目睹過多少世世代代的人,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鮮花小鎮名不虛傳
伊瓦爾鎮沒有所謂的景點,但走在其中卻感覺極好,有些黑色的石屋透出的滄桑仿佛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這座幾百年前的小漁村,如今沒有了一點漁村的影子,主街兩旁開起了時髦的咖啡館、紀念品商店與餐廳,小資味道極濃。倒是主街的支路之上,還能看到一些當地的居民圈起的自家花園,獨享一份屬于自己的田園生活。
小鎮有一個特點,上午太陽升起很高后霧才能散去,午后才是拍照最佳時段,特別是下午3時過后,光線比較均勻,拍出的照片張張都是風景明信片的水準。
小鎮依半圓形湖岸而建,在小鎮的背后,阿爾卑斯山高聳入云。雄偉的青山、碧綠的湖水、鮮艷的花兒、精致的住宅,這一切把這個小鎮點綴得美麗而又溫情。
用文字來形容鮮花小鎮的美,往往詞匯貧乏:你是描寫這里的鮮花?還是描寫這是建筑?唯照片有一種無法超越的沖擊力,讀者得到視覺享受之后才會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鮮花小鎮果真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