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體土地使用權調查工作,是明確集體土地使用權產權關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保護使用權人合法權益,同時要建立健全集體土地使用權相關制度,實現土地調查信息能社會共享,滿足各領域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采用與城鎮地籍調查相同的方法來調查集體土地使用權的相關工作已不適應當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集體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
1、當前農村制度安排中物權制度的現狀及問題
1.1農村集體嚴格控制集體土地所有權,禁止其入市造成流轉困局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重要性使得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控制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歸屬,堅持集體土地公有制成為一項原則所有權的流轉在法律中遭受嚴格限制:如禁止買賣,使用者身份限于在本集體內成員。
1.2忽視集體土地他物權發展,降低了農民集體使用土地資源的財產性收入
從“畫家村”案件、農村集體土地上的小產權房迅猛發展等事件可以看出集體土地之上蘊含的極大的使用價值,但由于我國法律的規定這些流轉行為都遭受到了嚴格的禁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深入,這種制度特征已經無法響應《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相關改革要求。在土地共有制度背景下,所有權的歸屬是始終不變的且不能進入市場流轉,而《決定》指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可見更多的財產權所指向的對象應當是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及其各項派生權利,通過使用權的流轉拓寬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渠道,增加其財產性收入。
1.3意識層面上長期忽視農村物權性制度安排的,造成農村集體中相關民事制度安排的缺失是阻礙新一輪農村改革壁壘
成員制度將使得集體經濟內部決議機制更加規范、體現民意,村民的利益也將得到切實的制度保障;流轉制度將更好地發揮土地作為重要資源的財產價值,富裕鄉村農民……這些都是當前學界呼聲較高的關于農村社會的民事制度安排。放任民事制度的缺失只會阻礙農村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完善。
2、集體土地使用權調查工作的目的意義和任務
隨著城鎮建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集體土地的變更日益頻繁,傳統的管理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土地管理的要求。新的發展使得土地使用權的變更加快和日益復雜,面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集體土地使用權的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土地使用權的界定和權屬問題離不開地毯式的調查工作。開展集體土地使用權調查工作,依法確認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權屬及界定,建立集體土地使用權信息數據庫,從而進一步完善集體土地管理制度。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查清全鎮范圍內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權屬狀況,建立統一的土地登記數據庫和土地登記制度尤為重要。
3、集體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我國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管理對于現代化的土地建設工作來講有著關鍵性的價值和作用,管理模式的研究將有助于促進管理效益的提高。近些年隨著城鎮擴大,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集體土地管理和使用權當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針對地方政府濫用、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混亂等情況必須進行集體土地使用權調查工作的研究。集體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必須進行集體土地使用權建設用地調查。按照地屬關系逐宗地實地調查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用地和各類宅基地的相關信息,掌握每宗土地的權屬和利用狀況,并留存相關調查信息。其次,要進行數據庫建設。根據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調查成果,建立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數據庫,并根據土地變更情況不斷更新數據庫。再次,登記發證。根據調查情況,按照相關程序,依法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建立并完善縣級農村建設用地調查數據庫及管理系統。
4、集體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研究的具體實施
具體實施:(1)采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即3S等高新技術手段和計算機技術,開展以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為內容的集體建設用地地籍調查工作,調查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歸屬和利用狀況,對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健全集體土地管理制度,并建立數據庫;(2)權屬調查工作,對調查區范圍內的每宗地實地進行權屬調查,確定宗地的坐落、權屬、面積、界址、用途等地類調查工作并收集土地登記所需的權屬證明材料,土地權利人相關信息資料。按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體系對測區范圍內的集體土地開展調查工作。調查范圍內必須實現全部調查和無縫拼接;(3)集體土地地籍測量工作,在國土資源局提供的三、四等控制點的基礎上布設一級導線點,在一級導線點的基礎上布設適當密度的圖根點,作為測圖的基礎。采用全解析法數字測繪技術,以圖根點為基礎,采集地籍要素點坐標,利用專業測圖軟件,結合權屬調查信息,繪制地籍圖、宗地圖,并根據測量數據建立信息庫;(4)根據調查和測量成果,依照《土地登記辦法》規定進行登記發證;(5)當今時代屬于大數據時代,數據庫建設工作成為必然。通過對地籍圖數據的格式轉化和處理,錄入全要素地籍信息、權屬信息,實現圖屬拓撲連接健全并完善數據庫建設;(6)進行數據匯總統計,編寫文字報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民宅基地使用權,應以“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準確、四鄰無爭議”為原則全面查清轄區內各農村集體的公益事業用地、公共設施用地,以及農村居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狀況,建立完善得數據庫,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結論:
通過對城鎮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研究,主要闡述了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調查工作是明確集體土地使用權產權關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保護使用權人合法權益,同時建立完善統計和登記制度,實現土地調查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將給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調查工作帶來保質、保量、高效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李嬌.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市場建設研究[D].長安大學,2016.
[2]杜斌.西安市集體土地上棚戶區改造模式比較研究[D].長安大學,2016.
[3]穆健.環縣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6,(01):78-81.
[4]王克穩.我國集體土地征收制度的構建[J].法學研究,2016,38(01):56-72.
[5]周其仁.土地確權需要一場奠基性的戰役[J].中國房地產業.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