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出長沙城區三處以玻璃幕墻作為建筑外表皮的實例進行調研分析,針對玻璃幕墻在所選案例中的實際運用情況進行調研,設計了一系列問卷調查對市民進行采訪,最終通過分析問卷結果和科學論證,提出玻璃幕墻在實際運用中的設計和技術評價。
【關鍵詞】長沙城區;玻璃幕墻;設計評價;技術評價
1、研究背景
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工業生產技術的進步,現代建筑中玻璃幕墻的使用量伴隨建筑建設正不斷增加。玻璃幕墻已成為現代建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其具有絢麗多彩,自重輕,建筑效果獨特等特點而被廣大建筑師所青睞。1851年,約瑟夫帕克斯頓在英國博覽會設計的水晶宮,是世界上第一個玻璃幕墻建筑。從此,這種新式的建筑材料開始引起建筑師們的注意。隨著現代工業制造技術的發展,鋼筋混泥土結構體系的成熟,玻璃幕墻的應用范圍變得更廣,越來越多建筑開始用連排的開窗代替分割的小窗,窗與墻體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由貝律銘建筑事務所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其石質墩座上方是玻璃幕墻結構,由四角十二層高的鋼柱支撐,室內沒有支撐物,實現了大面積無柱空間。香港中銀大廈的層層向上攀升的結構,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主觀感受。荷蘭大都會建筑事務所設計的中央電視臺主樓,是用Z字搭建的立體門型建筑。其玻璃外墻構建了菱形窗洞立面風格,是現代高層玻璃建筑結構的又一次革新。玻璃幕墻不僅結構簡潔,功能性強大,在外觀上也可以達到其獨特的美觀效果。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玻璃幕墻生產和使用國,而玻璃幕墻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摩天大樓等大型建筑物中,小型商業建筑與城市景觀等多方面均有使用。長沙作為一個新晉的準一線城市,其城市形象在不斷升級更新,城市體量也在不斷增長,這都是以大量的新建筑案例的出現作為載體的,城區最近出現了一批以玻璃幕墻作為建筑外表皮的建筑項目,它們形式新穎,帶給市民和游客以全新的視覺欣賞。在玻璃幕墻使用量如此大的今天,玻璃幕墻在建筑中體現的效果到底如何,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無優勢及需要改進的點,目前國內在這一方面的評價體系尚不完全,我們通過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嘗試分析玻璃幕墻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評價方法。
2、案例闡述
2.1媽媽茶解放路店
媽媽茶解放路店的主體建筑作為一棟小型商業建筑,位于長沙市區五一商圈解放西路。其外形構造為長方體的玻璃房,兩層,室內面積約30平米。建筑由玻璃幕墻圍合,每個單塊玻璃高度達到6.8m,為工字鋼框架結構。玻璃幕墻的使用使得窗與墻的界限不再明顯,同時具有墻的圍合功能和窗的采光功能。從門口進入的吧臺部分占據建筑3/4,從外部向建筑內看一覽無余。主體建筑主要承擔點單的功能,顧客點單后通過樓梯進入設置在二樓的一個走廊,后進入副樓的休閑區。
玻璃幕墻形成的建筑圍合,外部自然光可以大量進入室內,能夠滿足日常的采光需求,這對自然光的利用效率很高。在屋頂上方設置不透光的吊頂,此舉可以防止頭頂自然光直接照射,引起室內溫度升高,同時也會帶來眩光等引起身體不適的情況;同時采用了人造燈光照明,保證室內在不佳的采光情況下所需的正常亮度。游客從外部可以清晰地看到室內構造,深色鍍膜玻璃的使用與內部環境發射的光線有效地減弱了行人受到的眩光。主樓后部分階梯處保留了部分老城區廢墟作為文化記憶載體,正對街道的磚墻有一塊破洞,巧妙地開辟了空間讓行人看到廢墟內景。掉落的磚塊散落在地上,墻底長出的雜草也沒有除去,都在玻璃之內,通過在市中心設置一個玻璃盒子將長沙古建筑廢墟形成自然結合,用經營者自己的方式向民眾展示其對待長沙文化的態度,多了些文化傳承的產物。
2.2國金街地下街出入口
國金街位于\"湖南第一商圈\"五一廣場核心位置,與黃興路平行埋藏于地下,處于長沙五一廣場地鐵換乘站至司門口地段的黃興路地下空間,是目前湖南首個中心交通樞紐級地鐵商業。國金街地下街主要出入口位于步行街黃興銅像后,頂部由玻璃構成,整體呈棱角集簇,富有設計感。玻璃由鋼骨架承擔,實現了對自然光的良好利用。在國金街地下建筑部分只能使用人造光源,而在該出入口處通過對頂棚巧妙處理,實現了對自然光的利用,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乘電動扶梯從地面到地下是一個過渡的過程,隨著深入地下來自地表的光源逐漸減弱,這時頂上的輔助光源也開始承擔部分照明功能。下降過程中雖然人造光源的數量和強度在逐漸增加,但總的光亮還是在減少,這個漸變的過程使人更加適應地下光線較暗的環境。入口的覆蓋玻璃接近無色,地下較暗的光源也避免了地面行人受到鏡面反射射入眼中造成不適。
2.3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
國金中心同樣位于長沙五一商圈,即將成為湖南第一高樓,高度將達到452米,是一棟綜合性辦公大樓。大樓內部主要承載了商場,寫字樓,酒店等功能。除了它的商業實用價值,作為城市現代化的意義也是同樣重要的。國金中心大樓外墻中玻璃目前占到了絕大部分面積,這對它內部的空調系統的壓力是巨大的,同時為滿足正常辦公需求和景觀需求,玻璃幕墻的設置有著它很大的優勢。
3、玻璃幕墻的評價與分析研究
3.1 問卷分析
通過對三個案例綜合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建筑對正常采光的,對景觀,對綠色設計等方面的需求會影響玻璃幕墻在建筑中的實際運用。我們定量地選取外觀設計,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度,生理體驗,心理體驗,綠色設計五個參數設置調查問卷。我們在黃興步行街街頭,在不同時段隨機抽取了共148人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問卷結果調查分析,媽媽茶解放路店在外觀設計,綠色設計方面的支持率均最高,分別有53%,77%的市民支持,其中我們在外觀設計方面設計了對形體,顏色,體量大小等方面的評價,綠色設計方面設置了對能耗,光照適合度,空調性能等方面的評價。國金街地下街出入口在契合周圍環境方面支持率最高,有70%的市民支持。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體驗,圍繞是否有眩光晃眼,室內采光對生理與心理感受幾個方面進行探究。通過問卷回收分析,發現民眾對眩光等的生理體驗都較好,除了九龍倉有16%的人群反響較差,國金街和媽媽茶的不支持率均極低,分別只有3%和2%的人群不支持。媽媽茶商鋪在對外部反射光和室內光線的處理上,民眾對其的心理體驗支持率最高,分別為87%的人群支持。國金街地下街出入口的心理體驗也較好,支持占比82%。
3.2功能性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建筑功能角度來分析三個建筑對玻璃幕墻的采用所考慮的側重點。媽媽茶商鋪體現的是光的照明功能,玻璃幕墻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室內光照條件,使用自然光,對日常生活是最健康舒適的,保證了建筑內部一個舒適的光照環境,同時形成了一個透明的展示空間,一方面是對其店面品牌的直接展示,另一方面是對長沙古建筑文化的有效展示,是帶有它的訴求的。國金街出入口主要滿足的是建筑的交通性,實現了將地下交通干線與地面商業街結合起來,而對光線的引入保證了它的正常通行的功能,其地面部分的突出形態在宣傳上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實現了交通入口與其商業宣傳用途的同一。九龍倉國金大樓是一幢高度數百米的寫字樓,是多功能用途的載體,其內部廣闊的空間與附近的商業街的職能相結合,玻璃幕墻奪目的形象將其與現代城市標志相連,是結合了采光功能,景觀需求,和對外宣傳等等目的的考量。
結語:
通過對三個不同玻璃建筑的作用效果調查,深感玻璃幕墻合理利用的重要性。玻璃幕墻不僅僅在摩天大樓中使用,在其他的小型建筑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調查分析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小型的玻璃幕墻建筑對玻璃運用得更加巧妙,均有不同的創新點。媽媽茶商鋪的玻璃盒子,不僅滿足了內部商業功能的需求,還達到了對外宣傳的目的。不僅如此,用玻璃將廢墟保留在內部也滿足了文化需求,對老建筑的保留做出了一些貢獻。國金街地下出入口的創新點同樣顯著,它實現了光源的良好過度,有效減輕了行人由于光環境變化而不適產生的白洞,黑洞效應。同樣重要的是,國金街入口作為商業建筑,它也實現了信息傳遞的功能。由此可知,不同玻璃幕墻運用方式的效果都是值得欣賞的,在不同的職能方面有一定的創新。因此從城市建設的角度來看,設計師應該更加注重玻璃幕墻的建設,發揮其建筑優勢,實現建筑效果的創新,規避其弊端,實現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毓杰.玻璃幕墻在現代建筑中的影響[J].林業科技情報,2004(02).
[2]魏明,馮海亮.淺談光污染與人類健康[J].燈與照明,2004(02).
[3]謝浩,劉曉帆.玻璃幕墻的“光污染”問題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03(04).
[4]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設計標準[S].2001.
[5]GB/T18091-2000.玻璃幕墻光學性能[S].2000.
作者簡介:
莊曦林,男,漢族,2000年11月21日出生。籍貫:湖南省長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