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發展,清水混凝土由于其獨特的特性和建議的施工方法,而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可以省去二次抹灰的施工工作,從建筑造價和工程實際投資方面來說,有著更多的經濟性,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建筑整體的使用質量和美觀性,在現代建筑施工過程當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踐,對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1、清水混凝土概述
清水混凝土最先是使用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當中,因為其有著成型速度快和施工效率高,成品質感較好的特點被逐漸應用到居民建筑當中。建筑工程在抹灰工程當中,一般都需要進行二次抹灰工程,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使得施工的成品質感更好,而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可以省去二次抹灰的施工工作,從建筑造價和工程實際投資方面來說,有著更多的經濟性。隨著近幾年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清水混凝土的技術也不斷得到提到和發展,而且施工技術也越來越高,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建筑整體的使用質量和美觀性,在以后建筑工程發展中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2.1清水混凝土的澆筑施工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時候,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同時要制定好具體的施工計劃和應急處理措施,要求科學的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用書時間及澆筑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對施工材料的選取一定要細心,科學,對混凝土應淑路線要提前進行規劃和計算,確保澆筑工作能夠順利的連續進行,同時,對于振搗施工要注意合理的把握時間,從而能夠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整體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氣泡的產生,也可以防止混凝土裂縫。從而能夠保證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觀感質量。混凝土攪拌是土施工的重要環節,也是施工前提,唯有使用質量更優秀的攪拌設備才能夠充分滿足后期施工需求。一般來說,混凝土攪拌工作要在干凈無污染的地區實行,避免雜質的摻雜。同時要將各種配料分區堆放,以免配料在攪拌前混合,影響后期各材料配比。混凝土攪拌技術詳細流程如下: ①科學計算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確保混凝土攪拌需求符合建筑應用需求。比如施工前,首先由現場專家對土建工程的地形和氣候等進行勘察。同時根據設計圖紙需求,利用實驗室對原材料的混合配比進行實驗,確保混凝土最終質量; ②在攪拌時,應明確材料的添加步驟,防止因材料添加順序出錯影響到后期混凝土的質量。首先應添加石頭,其次倒入水泥,最后加入沙子進行攪拌。根據建筑需求和攪拌機的容量合理搭配材料的數量,確保原材料在攪拌機中能夠得到充分攪拌,混合均勻。最后為了確保混凝土的最終質量,在攪拌過程中,混凝土攪拌機使用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攪拌機的使用方式。同時還要做好定期的設備維護工作,防止由于設備老化造成混凝土攪拌質量偏低。
2.2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養護
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一定要注意科學的養護工作。養護工作需要在拆模之前就要進行,當親水混凝土達到技術要求的強度。就可以進行拆模工作,在拆模之后要及時進行灑水養護,三水,灑水養護的具體目的在于避免混凝土出現色差和裂縫的產生。除灑水養護之外,可以適當的進行稻草覆蓋么,來保證混凝土表面的濕潤程度也可以起到保水使用的效果,但是在北方冬天施工的時候。就無法進行灑水養護,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會用到養護劑來進行清水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養護的持續時間一般為三個月左右。
2.3清水混凝土成品的保護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后期過程當中,需要加強對混凝土成品的保護工作,在成品保護工作管理方面,需要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避免。器械和施工工具對清水混凝土表面造成一定的損傷,同時在清水混凝土施工的中后期要避免施工垃圾對清水混凝土表面造成一定的損傷和破壞。在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的部位和比較薄弱的地方,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鋪上薄木板或者覆蓋保護層。
2.4清水混凝土表面修復
清水混凝土在發生質量問題,或者后續持續施工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混凝土表面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修復工作,修復工作需要在針對不同問題和缺陷了解的基礎之上采取相應的科學辦法對清水混凝土進行表面的修復,修復的標準,要確保表面的平整。
2.5、明縫的施工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時候需要對表面的墻面進行劃分的方式來石紅,這樣可以提高整體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而且明縫可以起到一定的分割作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裝飾效果,在明縫的具體方塊兒是要與建筑物大小結構相吻合,從而起到相互協調和襯托的作用。明縫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不僅要與縱向的整體建筑風格及建筑標準相吻合,而且要與橫向的建筑風格和相關的尺寸也要達到相互吻合的作用,在選擇鑲嵌分條的時候需要根據建筑的整體風格來確定。
3、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求
3.1建筑物整體表面外觀的質量要求
在具體的時光中,對于混凝土的顏色,墻面兒的顏色以及不同的技術要求,需要在施工過程當中,表面處理上看不到明顯的顏色差別,要確保建筑外觀的質量標準符合圖紙的設計要求,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如果墻面有裂縫的出現,要進行及時的修補工作。裂縫也有相關的技術標準,一般來說,其長度不能超過五公分,寬度不能超過兩行的,而且在后泥土的具體施工過程當中,為了保障黃泥土施工的整體性和表面的光潔度需要在施工中提高,施工的技術標準和抹灰的技術要求在工人選取的過程當中要加大把關力度,從而有效的保證建筑物表面具備優良的自然質感。
3.2建筑物表面外觀整體裝飾效果要求。
在清水混凝土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對于施工的順序和施工的具體要求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尤其對于施工中的明縫,要體現一定的規律性,要與建筑的整體風格相匹配。對于縫隙的處理,要保證其平行。豎向的線條也要保證其垂直度,通過對這些方面的質量把關,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整體表面的觀感質量再列份的處理過程當中,要求線條要足夠平整和光滑均勻,從而有效提高建筑物表面的整體外觀質量。
結語:
隨著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我,國在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當中也總結了一些的方法和經驗,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在以后的發展過程當中,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要不斷創新和發展。更好的推動我國清水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紅兵.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7,02:253-254.
[2]張雨.試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科技與創新,2017,05:73+77.
[3]楊秀娟.試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9:271.
[4]張時敏.論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城市建筑,2014,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