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總能源的減少,節能減排成為社會的主流模式,建筑行業需要消耗較多能量,屬于高耗能項目,為了提升能源利用率,做好節能工作。建筑企業必須做好節能改造工作。本文分析了建筑節能改造存在的問題,指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此后的建筑節能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關鍵詞】建筑節能;改造;問題;對策
1、建筑節能改造意義
當前我國建筑在實際建造期間需要消耗較多能源,為了有效控制社會的能源總量,企業必須高度重視能源的消耗控制工作。相較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能源節耗工作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發展較為緩慢,但單位面積建筑能源消耗量卻較大,甚至達到了發達國家的2至3倍,建筑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最為重要的難題。調查分析發現,我國至今僅存在20%至25%的建筑節能設計符合標準要求,但建筑數量卻與日俱增,只有不斷改造建筑節能工作,才可以充分節約社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2、建筑節能改造存在的問題
2.1圍護結構方面
首先是外墻保溫節能改造方面,當前部分建筑基層墻體表面并未做好處理工作,存在較大的污染問題,且墻體基層界面與保溫層也沒有及時清理,以致界限不清。其次是沒有安裝專門的墻體預埋件,連接件沒有安裝專門的保溫系統。且部分老舊建筑的落水管、空調支架以及煤氣管道等預埋件經常伸出建筑墻面,嚴重阻礙了建筑外墻保溫工作的順利進行,甚至還會導致局部積水問題,為此后的施工增加了更多的質量安全隱患。由此看出,當期啊居住建筑物的節能改造工作并不符合標準要求,沒有達到標準的節能效果。建筑企業只有在充分結合老舊小區現狀的基礎上進行節能改造,才可以獲得更好效果。同時,建筑外窗方面也存在保溫問題,當前多數建筑并未采用雙玻中空節能窗,其氣密性較差,很容易散失能量。最后是接觸室樓梯間以及單元門方面,當前新型小區采用的是保溫隔熱系統于一體的單元門,節能效果較好。但由于建設年代不同,部分老舊小區的節能效果并不理想,多數小區沒有安裝專門的保溫單元門,增大了樓梯間的外墻洞,以致散失了大量熱能。
2.2管網熱平衡、熱源以及供熱計量方面
在建筑節能改造過程中,城市集中供熱管網系統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老舊管網的質量水平較低,存在材料腐蝕、管網老化等問題。對此,企業應遵循城市集中供熱原則的基礎上,及時更換沒有達到節能標準的保溫材料,改造防水、防腐設施,有效保護供熱管件,以防出現閥門腐蝕或者滲漏等問題。其次是熱源平衡改造方面存在的問題,當前小區建筑采用的鍋爐熱效率較低,且管網流通能力較差,節能效果不明顯。為此,企業應及時更換鍋爐設備,采用高效節能的鍋爐,并嚴格計算管網的水力平衡,根據安裝標準設置自動水力平衡裝置,最大程度的做好節能工作。最后是室內采暖計量收費方面存在問題,受區域、經濟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各城市的熱計量收費標準各不相同,部分市縣收費并未得到有效改革,沒有切實落實供熱計量制度,降低了節能效果,也嚴重打擊了居民參與節能改造工作的積極性,降低了建筑的經濟與生態效益,也嚴重阻礙了節能改造工作的順利進行。
3、建筑節能改造問題的解決措施
3.1建立完善可行的節能激勵制度
相關政府部門應鼓勵銀行放松對節能服務企業的貸款政策,聯合當地的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節能服務企業發放貸款。同時,建筑企業還可以與市內的多數融資機構合作,與投資企業簽訂專門的合作協議,從而融得更多的資金。除此之外,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也應針對建筑節能改造項目設置專門的資金政策,扶持效益較好的節能項目,并出臺設置專門的法律條例,有效保護節能項目的合法權益,確保節能改造工作的順利進行。
3.2提升建筑企業技術水平
建筑企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節能技術水平。可以針對不同建筑物制定合理、科學的節能改造方案。同時,還應重視節能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以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能水準,提高建筑企業自身組織協調能力,最大程度的避免風險因素。
3.3提升節能服務行業的步入門檻
相關政府機構對于申請加入節能服務的企業應提升進入門檻,嚴格審查其技術水平、建筑規模以及融資能力,提升產業壁壘。同時,還應為運作中的節能服務企業建立專門的信用檔案,審查監督其節能項目的實施效果,實時追蹤調查其還貸與盈利能力。且及時通報追查節能效果較差、技術水平落后且盈利能力較差的企業,勒令其及時整改,對于多次警告依然未改的企業吊銷其營業資格。
3.4合同雙方分擔風險
在傳統EPC管理模式下,節能服務企業承擔了較多風險,以致運營過程中承擔了較大壓力。對此,合同雙方應共同承擔項目風險,在降低節能服務企業運營風險的同時,確保使用客戶也分擔一定風險,從而切實降低了節能項目的違約率。這樣通過雙方共同承擔項目運營風險,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節能效果,確保改造工作順利完成。
3.5制定節能收益評價系統
節能服務企業運營期間主要在節能量與節能效益分配方面產生壞賬,與建筑企業存在較多分歧,而建筑企業甚至以未達到節能標準為理由拒絕付費。對此,相關部門應建立完善可行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深入推廣一套可以正確度量節能效果,并可以合理科學分配節能效益的評價體系。必要時還可以引入第三方節能監測機構,有效評估建筑的節能量,確定節能項目實施效果。在建設體系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可以影響節能工作的各種因素,比如節能項目特點、外界自然條件、企業自身運營情況等。
3.6加大建筑節能的宣傳工作
相關政府機構或者民間自發組織等協會團體應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的宣傳力度,使更多群眾了解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應為大家積極介紹目前我國實行的EPC模式,杜絕政府強制執行,應確保客戶具備一定的節能意識,有效做好節能改造咨詢工作,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結語:
當前我國存在大量的既有建筑,每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為了實現建筑節能目標,企業必須對不符合設計規范的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工作。同時,具體工作期間還應有效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找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容賢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山西建筑,2016(17).
[2]王斌.基于EMC的我國采暖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06).
[3]陶凱,郭漢丁,王毅林,王星.建筑節能改造項目風險層次結構與關聯機理[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
作者簡介:
劉碩,男,1988年2月5日生,河南南陽人,南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