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我國城市化進程過快,區域間交流較為頻繁,促使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同時,交通擁堵也成為我國城市發展較為嚴重的問題。城市立交橋從平面交通轉變為立體的交通模式,有效緩解我國交通壓力,使得城市交通更加快捷、通暢。立交橋成為現代化城市建筑的新型產物,其具有空間形態較為獨特的特點,對我國城市交通有一定梳理作用,同時帶來了一個新的空間模式就是立交橋下的空間。城市立交橋下空間作為一種較為新的形式,不僅改變成其所在區域城市原有的空間形態,也對周圍的景觀、城市空間帶來了較大影響。因此,本文針對城市立交橋橋下空間如何合理規劃和利用進行相應分析,希望為更好的展現城市特征帶來幫助,讓城市立交橋與城市空間關系協調發展,為城市帶來獨特景觀。
【關鍵詞】城市建筑;城市立交橋;橋下空間;利用整改
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提升,交通擁堵已經成為很多城市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城市立交橋的修建大大緩解交通給城市帶來的壓力,并且對于城市平面路網對土地制約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為城市的持續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城市修建立交橋不僅使城市交通更為順暢,也為城市形象和城市空間的美化帶來一定促進作用。在立交橋建設以來,人們大多數關注的是其使用功能、往往忽略了城市立交橋下空間的利用情況。但是,立交橋橋下空間合理利用和整改是美化城市景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合理分配城市空間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主要針對立交橋橋下空間現狀進行分析,以天津市立交橋橋下空間為例,提出對立交橋橋下空間合理利用和整改的相關建議,希望可以推動城市經濟得以快速發展
1、城市立交橋下空間現狀
1城市立交橋橋下空間類型
若根據交匯方式、結構形式可將立交橋分為:節點型、帶型以及復合式型。節點形立交橋大致出現在城市立交橋轉角處,其同交錯的立交橋相結合從而形成點狀或團狀空間形態。帶型立交橋形式方面的特征為線形和連續性。復合型立交橋極大程度上會處于交通較為發達的城市主干道,其道路以縱橫交錯為主要特點,有效對車輛進行分流處理來緩解交通壓力,但是復合型立交橋占城市空間較大,且分布較為復雜。
2、天津天津市立交橋橋下空間利用現狀
本文主要以天津市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東麗區等7個區域中的19座較為典型的立交橋進行相應分析,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天津立交橋橋下空間具有道路交通作用之外,還設有公園、停車場、綠化等對空間進行合理利用。還有廢品收購站、變電室等其他利用模式。這19個立交橋橋下空間大部分設有停車場和綠化,對商鋪以及公園建設較少,但津靜橋橋下空間卻沒有被有效利用。從對這些立交橋橋下空間的利用情況來看,利用方式只是將空間進行填塞,沒有考慮空間美感,也沒有同周邊環境、人文情況相融合,存在形式較為突兀。
天津大多立交橋橋下空間利用情況存在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1)橋下空間以簡單綠化以及交通功能為主要利用方式,文化、公共等基礎設施特別少,并且沒有同周邊環境、人文相融合,缺乏開放型利用,給人們一種封閉視覺體驗。(2)對橋下利用空間根本沒有進行設計和規劃,就隨意對其進行商鋪、倉庫的建設,使得橋下空間整體的結構、顏色搭配、排列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與立交橋建設和結構極為不搭,給人一種較為混亂的視覺體驗,有的立交橋下居然還存在亂貼、亂堆、亂畫、亂放現象,嚴重影響城市形象【1】。(3)橋下空間采光通常不是特別充足,再加上裸露的立柱混凝土,致使橋下空間顯得異常壓抑、昏暗,讓人覺得很冷漠不愿靠近。(4)雖然立交橋橋下空間屬于城市工商、政府、市政、交管等部門對其進行管理,但是卻無人監管導致其空間個人甚至個別單位所占領使用,橋下空間無人管理顯得更為混亂。
3、對橋下空間進行整改的措施
立交橋橋下空間是城市中一種新形式的公共空間,因此,應與人們的生活方式聯系在一起,以天津八里臺立交橋為例,對其橋下空間進行相應整改,讓橋下空間更具有城市特色和人文魅力,塑造集時尚與傳統文化一體的具有“人情味”的公共空間。
3.1增加空間活力
由于八里臺立交橋周邊醫院、學校、居民等設施較多,因此對于其觀賞性應有較高要求,橋下空間可以增加一些具休閑、人文以及綠色為一體的公共健身場所或是公園,讓其具有生態風貌也不失活力。例如,可將天津民間藝術設計成具有個性的浮雕壁畫設置在立交橋兩側,可對橋側、橋墩等部分種植滕曼類植物,讓其具有綠色活力。也可設置一些建設器材、燈具、座椅以及小型噴泉等娛樂設施,使橋下空間更加人性化、個性化以及多樣化【2】。
3.2保留停車場用途
也可保留停車場用途,但對于停車場內部管理一定要進行合理規劃,將通車管理引導系統、標線、收費等措施進行合理設置,為避免混亂情況出現,對于停車場出入口必須進行合理規范,防止車輛行駛與行人、兩側道路交通造成干擾。
3.3加入燈光
可根據立交橋的外形和結構對燈光進行相應設計,讓立交橋告別昏暗景象同時也與現代化風格相輝映,可以用不同燈光去突出立交橋的線型特征以及層次感,讓夜晚的立交橋更符合現代化人們的審美觀,使得橋下空間具有安全、溫馨、愉悅及充滿活力的氣氛。空地上也可設計一些燈光與橋型、橋上高速車流相呼應,形成特別的光跡,并讓這些燈光同立交橋周圍的建筑燈光相配合,讓其更好的融入這個城市的美麗夜景,給立交橋橋下空間一個不一樣風采【3】。
結語:
隨著我國區域間交流不斷加強,立交橋建設也會持續增多,立交橋橋下空間會成為城市一個獨特的景觀,為了讓空間更具觀賞、休閑、娛樂等價值,因此,就應對空間進行合理規劃和整改,讓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同時加大城市綠化面積,展現每一個城市獨有的魅力,為城市更好的發展帶來有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周燕,張凱,李自林.立交橋橋下空間利用整改措施研究[J].山東交通學院學報,2013,21(2):48-51.
[2]孫全欣,馮旭杰,甘恬甜.城市立交橋下空間資源利用的方法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1,11(a01):49-54.
[3]呂一品.洛陽市橋下空間的改造利用方案[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3(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