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業及民用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中的綜合單價,是不包含措施費、規費、稅金的不完全綜合單價。對全費用綜合單價的概念、優點、缺點進行了分析,探討全費用綜合單價推進的必要性,并對綜合單價產生的不平衡報價進行舉例分析。
【關鍵詞】全費用綜合單價;優點;缺點;案例
1、全費用綜合單價的概念
1.1 綜合單價。完成一個規定清單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和工程設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和企業管理費、利潤、和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是不包含措施費、規費、稅金的不完全單價。
1.2全費用綜合單價。完成一個規定清單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和工程設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利潤、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措施費、規費、稅金。
2、綜合單價分析
綜合單價為不完全單價,主要原因為監管部門對安全文明施工費、規費、稅金這三類不可競爭性費用在計價方式上的具體體現。單列不可競爭性費用是預防施工企業在投標過程中少報或不報相應費用,導致一系列隱患的措施。
但業主不應對施工企業的自主報價行為,承擔責任。施工企業是否少報或未報不可競爭費用,不應作為招標人否定其投標有效性的依據。對相關費用的提取、使用、繳納應由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監管。
3、綜合單價組成不平衡報價分析
以重慶地區安全文明施工費為例。重慶地區現行文件規定安全文明施工費由招標人按文件計算后以暫定價形式納入招標文件,投標人按暫定價填報,結算時按規定按實調整。其中裝飾工程、安裝工程等是以人工費為計費基礎。結算時按文件規定按實調整。合同中約定以中標人的綜合單價進行結算,就有可能出現中標人投標時,綜合單價不變,加大人工費比例,安全文明施工按暫定價填報,竣工結算時獲得更多結算款的情況發生。
例如:招標工程量為1萬m2的隱框玻璃幕墻,招標控制價為846.80萬元(其中安全文明費為17.6萬元),綜合單價為733.03元/m2。中標人以843.59萬元中標(其中安全文明費按暫定價17.6萬元填報),綜合單價為712.37元/m2。竣工結算時工程量不變,按實調整安全文明費后結算價為864.97萬元,只因中標人在投標報價時將人工費由招標控制價中的163.5元/m2,調整為了360元/m2,相應調低材料費,導致業主比其中標價多支付21.38萬元的工程款。
如果上述案例在全費用綜合單價模式下,則招標控制價為846.80萬元,全費用綜合單價為846.80元/m2。中標價843.59萬元,全費用綜合單價為843.59元/m2。結算時工程量不變時結算款就是843.59萬元。
4、全費用綜合單價的優點
4.1 構成清晰,不易產生歧義和理解偏差。全費用綜合單價包含完成一個規定清單項目所需的全部費用,構成清晰,不易產生歧義和理解偏差。
4.2降低業主變更方案決策風險,精確控制項目投資。全費用綜合單價包含了項目建設的全部費用,無論單價還是總價均不會產生隱形費用,投資額清晰,降低業主變更方案決策風險。同時業主只要把控住實物工程量,就能精確控制項目投資。
4.3倒逼施工企業加強成本控制,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全費用綜合單價推行,減少了因報價“技巧”產生額外利潤的機會。倒逼施工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引導施工企業以成本加利潤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摒棄定額報價下浮比例投標方式。增加其對新施工技術的研發和使用的需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4.4減少施工合同糾紛。業主作為合同主體強勢一方,通常在發現變更方案決策失誤,投標人報價“技巧”增加大量隱形費用等對己方不利情形時,以強勢地位提出要求,導致施工合同糾紛。全費用綜合單價使業主和施工方對合同單價的理解一致,不產生隱形費用。同時業主對變更方案決策時更加清楚的知道決策產生的經濟后果。減少施工合同的糾紛。
4.5降低監管風險。全費用綜合單價模式下,減少了施工糾紛的同時,也降低了監管部門在糾紛調解中的監管風險。對相關的違規、違法行為的處理依據清楚,降低處罰的監管風險。
4.6提高建筑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全費用綜合單價的推行實現了“把交易留給市場,監督交給職能部門”的市場原則。放開競爭,加強監管,讓建筑市場真正發揮定價功能,讓市場去淘汰落后企業,形成一個健康發展的市場。
4.7有利于與國際工程造價接軌。國際通行的合同單價構成是包含了所有費用的單價,推行全費用綜合單價后國內計價體系與國際通行體系接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的施工企業更多的走出國門承接工程,同國際通行的造價體系接軌是中國建筑企業在國際建筑市場競爭的必要保障。
5、全費用綜合單價的缺點
5.1 造價從業人員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全費用綜合單價較現行清單計價程序存在較大調整,造價從業人員需一段過渡期來理解和消化才能適應。因此推行過程應給予適當的過渡期。
5.2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各地職能部門對其行政區域內不符合全費用綜合單價計價程序的法規、管理文件需進行調整,同時還要對相關費率進行重新測算,發布相對應的文件。這一系統性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5.3可能會引發施工方對業主的索賠。全費用綜合單價會使施工企業更加精于成本控制。當工程發生變更減少工程量或取消清單項目時,已投入的管理設施、人員所產生的費用就不能得到合理收回。分攤在減少工程量或取消清單項目的應得利潤也不可實現。增加成本同時降低利潤,業主將面臨施工方的索賠。
結語:
全費用綜合單價對建筑市場的完全競爭、提高施工企業研發和使用新型施工技術需求、降低業主決策風險及有效控制建設投資、降低職能部門監管風險等方面,較綜合單價有著更大的優勢。雖然短期內造價從業人員難以適應、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設計新體系、可能會引發施工方對業主的索賠,但是在工業及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行全費用綜合單價利大于弊,進行全費用綜合單價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2.
[2]何良華,王文明.發承包及實施階段實行全費用綜合單價的探討[J].項目管理技術,2016,14(10):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