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珥為古代朱玉耳飾,由玉與耳兩字組成,玉乃自然優美之材料、耳則為人體構造,極富細節之處。其作品如其名,重視空間的內外層次及視覺的清透感,強調細部哲學與材料肌理的構成與運用,側重色彩與留白的對比,溫文爾雅,簡約而不簡單。深受設計師及業主喜愛,形成了獨特的“珥本風格”。
初見珥本的作品是《植物園李宅》——深褐色簡美木飾三面作為沙發背景墻,搭配工子拼亞光大理石電視背景;加高白色踢腳線,搭配拋光大理石地面;黑色羅馬窗簾桿,搭配著各式現代家居。這些聽似完全不統一的設計元素,在一個客廳空間內完美揉和,甚至散發著一陣靜謐典雅的味道。
在空間中,整體把握的不錯,細節做得也挺精彩。純粹、冷靜、嚴謹、井井有條。編輯也比較喜歡這類的空間風格,但是在看多了這類的設計后,就有點抵觸心理了,覺得在設計里還差點什么東西。其實不是單單針對這一空間案例,而是就整個簡約風格的家居設計來說的。
這類型的設計無疑是優秀的樣板房設計,但樣板房的通病就是缺少沉淀,沒有家應有的氛圍。你也許會說:“那住著住著不就有了嗎?”但是我告訴你,這對于簡約風格的家居設計來說是有難度的。簡約風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少即是多”,既然要少,那就必然決定了主人有事沒事的就要收拾,這個風格的空間要是一臟亂的話,就不簡約了,也就沒有該有的效果了。當然,請個傭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你要保證你請的傭人也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嚴重的潔癖才行。
試想一個場景:女主人在一個精品店里看中了一款漂亮的花瓶,正想付款的時候一看,才想起這個花瓶的顏色和造型都和家里面的風格不太協調,你覺得她把花瓶買回家的機率有多大?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很多時候,給一個空間一個明確的風格,特別是這種簡約的,很容易讓戶主的生活被其風格束縛了。換句話說,也就是說這樣的空間會使得戶主生活得太拘束,缺乏情趣,久而久之,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是非常累的。
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主人從世界各地淘來的擺設都可以在家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進屋就脫掉的,隨意搭在沙發背上的外套、角落里隨意擺放的幾本書、甚至桌上的一個水杯,都不會使得家看上去凌亂和突兀,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才是成熟的設計,這樣的空間才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空間。要是家連生活氣息都沒了,你還能指望當你忙碌奔波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家會給你帶來些什么。
珥本風常用的設計元素與手法
一個能夠通過第一視覺打動人心的設計作品,定是由眾多細部構造組成,讓我們通過案例來學習一些珥本風常用的設計元素與手法:
一、吊頂
吊頂通常選用滿吊形式,內嵌斗膽燈及筒燈,少有主光源,吊頂邊緣常設線性漫射光,增強空間氛圍,石膏線也運用于簡約美式的案例中。中央空調系統常采用側出側回形式,將風口橫向做滿,加強線條感?;蛟谡w吊頂底部設置條形風口,最大程度弱化功能構件,追求簡約的裝飾效果。
二、立面
背景墻多采用木飾面及天然大理石,也有硬包背景墻,其余以墻紙,涂料為主。共性為表面平整,肌理天然,色調統一及大塊面拼貼。柜門形式一致?,F代簡約風即純色亞光烤漆板,在門縫處安裝豎向或橫向黑色短拉手;美式風格則選擇最多兩個層次的飾面板,或搭配拼接處抽縫處理,但無立體線條造型,同樣弱化拉手,總體偏向簡約,此風格也適用于木飾面背景墻及套裝門。移門類采用內嵌上吊軌形式,地面無軌道保證了空間的流暢性,滿吊頂提供了上軌道內嵌的空間,將構件隱藏,規整為線條,使空間更純粹。
三、地面
公共空間多采用拋光天然大理石地面,使空間更開敞明亮,臥室及書房采用木地板,兩種地面材質平整拼接,嵌縫不銹鋼條。在偏向美式風格的案例中,常常運用到加高踢腳線,在純現代風格的案例中,不設置踢腳線,墻面與地面直接交接,也有墻底留縫或在縫隙處內嵌不銹鋼踢腳的處理手法。
四、廚衛空間
瓷磚的拼貼嚴格遵守對縫原則。浴室柜常采用吊柜,具有加大空間的效果。大理石臺面與墻面交界處無翻邊處理,臺面下翻部分加高,約12-15厘米,并與柜體門板在同一面上,小空間強調‘面”的效果,弱化‘線”的效果。廚房電器采用嵌入式,拉手采用隱藏式,追求平整大氣的視覺感受。
五、軟裝搭配
窗簾形式多樣,百葉,卷簾,羅馬桿窗簾,但不外乎黑白兩色,盡量弱化。在珥本的案例中,家具與軟裝不拘泥于一種風格,簡約美式也可以搭配幾伺造型和金屬材質;格柵隔斷、傲骨花卉,看似雋永中式,也可以搭配工業風壁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