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裝修情報》監理王工在給讀者審預算時,發現很多問題:10萬元預算中計件、損耗、增項等現象層出不窮!許多讀者第一次經歷裝修,遇上預算貓膩和坑害招數后,往往找不到方向。與其痛定思痛,不如先看看資深監理是如何把好預算大關的。
看不懂預算,不是你的錯
一位鄭州讀者來電咨詢:裝修是在去年就決定的,但預算報價方面做得有些草率。春節過后,師傅們正式開工,從這位讀者發來的現場圖片看,師傅們已完成了水電改造,正在進行墻面處理。目前現場是比較規范的。考慮到預算上可能存在問題,這位讀者也將預算表一同寄了過來。其實春節過后,不少讀者都拿著預算前來咨詢《裝修情報》,希望我們可以查出其中的貓膩。
可以看到,這份厚厚的預算清單,上面細細的羅列了各種裝修時需要用到的東西及其費用,別看裝修清單很厚,內容很豐富,就真以為很清楚了,不是資深的裝修行業人,根本看不懂預算清單的問題。想要看懂裝修預算,首先要知道裝修預算包括哪幾個部分,裝修預算大致包括材料費、人工費、設計費、管理費,又因為它們所占比重完全不同的。其中裝修建材和家具的比重應該是最大的,而人工費用則相對較低。
通常,材料市場的材料價格都是按照多少錢一桶(一組)、多少錢一張等計量單位來出售的。而裝修公司出示的報價單,都是按照每平方米、每米來報價的,如涂料、板材等等。因此,那些容易被忽視,卻又特別重要的項目務必多次檢查,如防水工程、龍骨防火處理等。如果發現有漏報的項目,要重新將這些項目的具體報價補上,以免日后吃虧。顯然,裝修是件瑣碎事,讀者需要了解的材料就不下數十種,即使有些材料不需要自己去購買,但也至少要了解基本知識,方便比較優劣。
一份預算表,勝在清晰明了
在這份預算表中,在次臥室和休閑區域這一頁,監理也標注了較多條款。對于初次裝修的人而言,他們對種類繁多的項目及流程很陌生。有的裝修公司會在預算上虛構一些并不存在的項目,增加無中生有的費用,而讀者看到這些項目也不明白到底是做什么的,這類問題較常見。
而主臥室這一欄,涉及到的項目就更多了。無論瓷磚、地板、還是吊頂,有些裝飾公司一般都會在報價單上設定一定損耗比例。有些裝修公司在做預算時,會有意將項目略去,從而降低預算報價。但在使用裝修材料的時候,可能使用假冒偽劣、不環保的品牌,而讀者一旦要求使用高品質、環保的裝修材料,裝修公司便會要求加價。
同主材相比,副料的水分就更大。以最簡單的墻面處理為例,在市場上出售的乳膠漆都是按照桶為單位來計算,但裝修公司一般都會以每平方米為單位來計算乳膠漆的價格,從而在單位轉換過程中賺取價差。而這類材料又與關鍵項目掛鉤,通常裝修公司會漏報的項目有:開槽、鋪設PVC線管、防水工程、封管道、龍骨防火處理等。
預算貓膩,監理統統剔除
說到裝修貓膩,從業二十多年的王工提醒:如果裝修公司不讓帶走預算表,必定存在紕漏!原因在于,如果預算工程量計算不準確,往往會多算地板面積、墻面面積、踢腳線長度、頂角線長度、油漆量、門窗套等等。同時,裝修公司的預算本身人工、副料、主材單價就偏高,讀者只要請來資深監理算一算,馬上就會水落石出。
裝修是件瑣碎的事情,預算中每一欄列出該材料的名稱、品級、規格、型號,還有該材料在裝修中總的用量,該材料單價,總的材料費用。顯然,這種報價方式對讀者的要求高。裝修公司用這種行徑“糊弄”讀者,昭然若揭。而計件預算的難點在于,讀者需要知道每種材料用在哪些地方,如伺計算總量。如果預算中開出20包水泥,就必須了解知道水泥都用在裝修中哪些地方,各個部分的用量多少,才能推算出使用的總量。
家裝中只有主材存在損耗,輔料損耗可忽略不記,人工根本不含任何損耗。裝修公司往往會多(輔材的單價+人工費)×損耗×數量,看似在單一項目中數目并不算大,可當我們以鋪貼瓷磚為例,鋪設10個平方的瓷磚,按損耗率為5%計算,就要多出近40塊錢。此外,舒適設備以中央空調為例,有些裝修公司將安裝費用定得很低,可到了實際安裝時,就會以‘條件特殊”為由:不是管子長度不夠,就是高空作業另外收費,動輒就要幾十上百。讀者大多還沒搞清楚情況,就把錢交了出去,這類現象是比較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