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至10日,由垂釣傳媒、永是勇士(秋水工坊)、黑龍江飛釣聯盟、飛釣夢之隊俱樂部主辦的2017中國黑龍江第二屆飛釣交流會在素有“祖國林都”之美譽的黑龍江省伊春市隆重舉行。本屆交流會的成功舉辦,為國內飛釣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飛釣相關信息的平臺,使大家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針對飛釣進行一次規范的理論學習和深入的技術交流,同時也對國內飛釣運動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7中國黑龍江第二屆飛釣交流會將主會場設在位于伊春市區東南20.5公里處的美溪區。美溪區境內有五道庫河、青山口河、大西林河等大小河流43條,均屬松花江水系湯旺河支流,最大河流為湯旺河,全長470公里。因這些河流均處于寒溫帶,在溫潤性季風氣候的沁潤下,孕育出了哲羅鮭、細鱗鮭、北極茴、柳根等多種冷水魚類。
本屆交流會特邀多位國際知名拋投教練(CCI)及毛鉤綁制大師蒞臨活動現場,包括來自英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及中國臺灣、澳門等地的多位重量級嘉賓。在交流會現場,嘉賓們會根據每位學員的特點進行一對一現場指導。為期兩天的交流會結束之后,組委會還組織釣友們自愿參加游釣活動。整個活動期間,釣友們全部環保出行,魚獲全部放流,在提升釣技的同時還充分體驗了溪流飛釣的樂趣與魅力。
2017中國黑龍江第二屆飛釣交流會特邀嘉賓
FFI CCI(Fly Fishers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Casting Instructor)是國際飛拋投協會認證的拋投講師。此次參加中國黑龍江第二屆飛釣交流會的嘉賓講師有來自英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及中國臺灣、澳門等地的多名CCI。活動期間,所有報名參與的學員均接觸到了不同風格的拋投技術,而且每位CCI都能毫無保留地向大家傳授飛釣知識和技巧。當然,活動期間的語言溝通并不是問題,因為主辦方在活動現場很貼心地安排了專業翻譯幫助大家領會講師所傳授的內容。下面,就讓我們來正式認識一下本屆飛釣交流會中的特邀講師吧!
李敏師 Dron Lee (FFI CCI )
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飛釣俱樂部FFAS拋投及綁鉤講師,國際知名毛鉤綁制大師,毛鉤綁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善于運用材料的特性設計毛鉤。李敏師設計的毛鉤兼實用性與觀賞性為一身,他不僅喜歡釣魚,更喜歡根據特定魚種來設計專用的毛鉤類型。
符祥豪Ben Foo (FFI CCI)
馬來西亞人,自 2004年開始學習飛釣,拋投風格行云流水,熱衷于指導拋投技術。符祥豪曾多次受邀參加國際飛釣交流活動,目前擔任FFAS飛釣俱樂部的每周拋投課程講師,其教學經驗豐富,曾成功指導過多位飛釣愛好者通過CCI認證。符祥豪本人擅長飛釣GT、旗魚等海洋魚類。
趙振甫Leonce Chai (FFI CCI)
中國臺灣人,15歲開始釣魚,2013年開始學習路亞釣法,2014年7月開始接觸飛釣,之后便放棄了其他釣法,開始專注關于飛釣的學習及研究。2017年,趙振甫順利通過FFI的CCI測試,正式成為一名CCI。他喜歡使用各種奇異的方式去釣魚,無論是海魚還是淡水魚,也不管是單手竿還是雙手竿。在他看來,只要有魚,只要有竿,那就縱情地拋投吧!
陳凱勛Cash Chen (FFI CCI)
中國臺灣人,2005年開始學習飛釣至今。2012年曾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東南亞飛釣交流活動;2013年前往印度尼西亞參加東南亞飛釣交流活動并考取國際飛釣拋投指導教練;2014年前往馬來西亞沙巴參加東南亞飛釣交流活動;2015年前往日本參與并考察魚苗放流活動;2016年中國臺灣東南亞飛釣交流活動主辦人。陳凱勛推廣飛釣已超過5年,他經常在國內各飛釣平臺發表拋投教程,還開創了QQ視頻綁鉤教學等全新交流模式。鑒于飛釣拋投文獻多為外文,而國內飛釣運動的發展急需中文教程,因此他投入到中文飛釣拋投教程的撰寫工作中來,并在各大飛釣社交媒體及雜志上發表。陳凱勛致力于釣后放流的推廣工作,教學經驗豐富,曾成功指導過多位飛釣愛好者通過CCI認證。
丁家輝Marco Teng (FFI CCI)
中國澳門人,自2015年開始學習飛釣,先后到過捷克、荷蘭、瑞士、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地交流學習飛釣,活躍于中國澳門、香港、珠海等地,擅長單手竿和雙手竿作釣。丁家輝自2016年加入國際飛釣拋投協會(FFI),并于2017年5月考取國際飛拋投協會認證的拋投講師資格(CCI)。丁家輝致力于提高中國的飛釣拋投技術水平,并力求讓中國釣友的水平逐步與國際水平接軌。此外,他還致力于推廣魚類資源保護和生態保育觀念。
朱華駿Ken Chu (FFI CCI)
中國臺灣人,現居住于上海市,飛釣釣齡15年。在2012年,朱華駿通過IFFF國際飛拋投協會的拋投講師CCI認證;2017年,他受聘擔任CAA中國釣魚運動協會飛釣技術推廣中心特約講師。在飛釣領域,朱華駿極力提倡釣獲放流,尊重對手,善待生命。
高橋裕昌 Takahashi
來自日本的高橋裕昌先生熱愛釣魚,他在閑暇之余致力協助日本靜岡縣當地民間組織開展保護自然環境及垂釣環境的活動,是芝川魚協的靈魂人物。除此之外,高橋裕昌也是FFI 50周年毛鉤綁制賽的冠軍得主,他的綁制風格是致力于研發簡單而又有效的毛鉤。高橋裕昌擅長飛釣虹鱒等冷水魚,從他的身上可學習到很多關于飛釣實戰及毛鉤綁制的技巧,更能夠學習到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敬畏。
何瑞崇Brandon Ho (FFI CCI)
一位來自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國際飛拋投協會認證拋投講師 (FFI CCI)。他的家鄉在馬來西亞霹靂河附近,因此他從小就喜歡釣魚。何瑞崇于3年前開始接觸飛釣,同時被這門藝術所深深地吸引。對他而言,飛釣讓他得以探索自我,接觸和融入大自然。何瑞崇是一名國際認證的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培訓師。他將NLP融入飛釣教學,使飛釣變得更易學和有趣。他的飛釣教學不僅能讓學員學會飛釣技巧,也能將學員的個人風格融入其中。何瑞崇在馬來西亞經營語言培訓和補習班。他將飛釣帶入課堂,讓更多的年輕人認知飛釣,從而實現促進保護自然環境的目的。
保羅· 雅登Paul Arden
Sexyloops飛釣竿的設計師,Sexystops網站和品牌的全職經理,飛釣釣齡超過35年,教授飛釣和拋投技術20多年。保羅曾在歐洲、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北美等眾多國家及地區飛釣鱒魚,而且在過去的25年里,他每年都有300天以上是以飛釣的方式在釣魚。保羅目前居住于馬來西亞北部的叢林之中,他自己在那里釣魚的同時還會引導朋友們去飛釣多曼和大個體的絲足魚。在國際飛釣競賽方面,保羅已經三次進入世界拋投錦標賽決賽,并在2016年獲得了銅牌。保羅也會出現在美國探索頻道,主要負責新西蘭的飛釣拍攝計劃。保羅的拋投風格極具個人魅力,彪悍的拋投不需要解釋,只有親眼看過才能切身體會到Sexy loops的真正含義。
王勇 永是勇士(FFI CCI)
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國際飛拋投協會認證的拋投講師,中國釣魚運動協會(CAA)會員飛釣技術推廣中心特約講師,中國休閑垂釣協會仿生餌釣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王勇是國內一位資深的飛釣玩家及飛釣推廣者,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廣飛釣這種休閑環保的釣法,很多釣魚媒體都有他發表的專業文章,他會在這些文章中系統地介紹飛釣知識,同時還會錄制毛鉤綁制的教學視頻與廣大飛釣愛好者分享。王勇的毛鉤綁制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他根據國內的目標魚發明了孔雀尾草、柳樹毛毛、負蝗、迷你雙鉤蝦等十幾種原創毛鉤及相應的釣法。他綁制的仿真毛鉤巧奪天工,精美絕倫,這使得他成為國際上為數不多的幾位仿真毛鉤綁制大師之一。王勇獨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紀念版、賀歲版毛鉤,將中國文化與西方飛釣完美融合在一起。多年來,王勇在各類平臺組織飛釣活動,傳播飛釣技術與環保觀念,讓人們認識并接受這種釣法,體驗這種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運動,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
2017中國黑龍江第二屆飛釣交流會活動篇
2017年9月初,相對于祖國南方的酷熱,東北地區正值爽朗、舒服且活潑的時節。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里,2017中國黑龍江第二屆飛釣交流會在風景如畫的黑龍江伊春市美溪區圓滿舉行。
對于生活在祖國南方的我來說,這次經歷是一次很特殊也很美好的體驗。在我的釣魚生涯之中,這還是我第一次為釣魚而千里迢迢奔赴遠方,也是我與那體態優美的神秘北極茴的第一次邂逅,更是我第一次如此正式而又深入地針對飛釣拋投及毛鉤綁制的技巧進行學習。總而言之,這次交流會為我的人生帶來了很多的“第一次”……
當然,本屆交流會對于國內喜愛飛釣的釣友來說,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為了能讓大家在兩天的交流學習和三天的釣游活動中充分體驗飛釣的魅力,作為交流會主辦人之一的永是勇士可謂煞費苦心。如我之前所寫到的那樣,本屆交流會邀請到了來自英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以及中國臺灣、澳門等地的多位國際認證飛釣拋投講師(CI),可謂高手云集,陣容鼎盛。最主要的是,這些重量級嘉賓都為了一個簡單的理念而來,那就是“讓更多的人接觸飛釣,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飛釣帶來的樂趣”。
為了參加這次交流會,我特地從澳門搭乘航班飛往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之后又從哈爾濱市跟隨大家一同乘坐大巴前往伊春市,但是從哈爾濱市到伊春市的這段路程就需要5個小時的車程。伊春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這座美麗的城市因湯旺河的支流伊春河而得名。
我們于9月8日中午從哈爾濱出發,抵達伊春市時已近黃昏。在那天傍晚,北方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道道火燒云,將整片天空染成紅彤彤的醉人奇觀。在我們駐扎的主營地,熱情好客的農場主人為我們準備了很多自釀的白酒,這也讓我體驗到了北方人的熱情與豪爽。就這樣,在交流會正式開始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這群來自不同地方的釣友們歡聚一堂,大家把酒言歡,相見恨晚,誰都不愿意早早睡去,真沒想到當時的體驗是那么的暢快。
酒過三巡,在微醺的狀態下,我的腦海之中突然閃現出這樣一段文字:“體態優美,像紳士一樣輕輕揮動竿子,置身在山澗溪流中或灘石上,如同變魔術一般讓色彩醒目的飛釣線在空中來回飛舞著,伴隨著悅耳的潺潺溪流聲,這些神秘又美麗的身影或許是人們對飛釣的印象,卻總是讓人著迷。”
本屆交流會的教學部分共分兩天進行,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在這兩天的時間里,我們每天上午要進行的是拋投(Casting)練習,下午進行的則是毛鉤綁制(Fly Tying)學習。而且在學習拋投的時候,我們還會被分為初級和進階兩組來進行。
在初級組的課程中,講師主要讓大家迅速掌握拋投的基礎,從正確的握竿手法、站姿、基本假拋、滾拋等方面入手,同時還會給大家講一些新手常犯的錯誤,比如“用力拋”這類的誤區。陳凱勛講師一直提醒我們飛釣的拋投動作是十分輕松的,你不需要太用力。相反,你越用力越急切,毛鉤就越是拋不遠。飛釣并不是“大力出奇跡”的釣法,所以強勁的臂力在飛釣的拋投效果上往往會適得其反。
進階組的學員都是對飛釣拋投技巧有一定掌握程度的釣友,他們的課程被分為四節:一是準確拋投,二是遠拋,三是Single Spey Casting,四是Presentation Casts。在實際作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將毛鉤送達至指定的目標區域,因此拋投的準確性十分重要。在遠拋的時候,我們也經常會運用到Hauling、Double Hauling這兩種技術來提升線速,而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講師們所安排的幾個練習環節讓我們可以很有效地提升拋投的距離。
在這兩天下午所進行的毛鉤綁制課程,也是本屆交流會的另一個重頭戲。在主會場長長的工作桌上,布滿了琳瑯滿目的毛材,光是這番景象就已經讓飛釣人興奮不已。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毛鉤綁制大師聚精會神地綁制出一只只堪比藝術品的毛鉤,讓所有學員們看得目不暇接
來自馬來西亞的李敏師擅長綁制復雜的仿真毛鉤,無論是老鼠、Popper還是海蝦,經他雙手綁制出的毛鉤所模仿的對象細節都毫無遺漏,若不細看,我還真以為這些毛鉤都是真正的實物。
來自日本的高橋先生是2014年IFFA國際毛鉤綁制大賽的冠軍得主,從他所綁制的干式毛鉤不難看出他在極力追求日本傳統工藝的細致與精美。高橋先生能夠做到在長度不到1厘米的鉤子上模仿出蝣蜉羽化后的形態,那些繞起的細長尾巴,以及昆蟲雙翅上那些密布的網紋,這些細節無一疏漏,而高橋先生的毛鉤綁制技術真可以用“巧奪天工”來形容。
在工作臺另一隅的陳凱勛和永是勇士所綁制的毛鉤則代表了中國的特色,都是在溪流江河或湖泊水庫中十分適用的毛鉤款式,簡單、美觀而且非常實用。對于喜愛自己動手綁制毛鉤的釣友們來說,能有機會到現場與頂級的大師們一對一地進行毛鉤綁制的學習,同時獲得大師們手把手的真傳,我相信這也是在其他場合所不能體驗到的樂趣之一。
其實,我在這次活動之中也結識了幾位熱情的老大哥,他們有的人早已對飛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得知這次難得的機會之后,他們都亳不猶疑地前來參與。其中張大哥的毅力特別讓我們感動,已經年過70的他依然精神飽滿,而且可敬可愛。他從陜西只身一人前往黑龍江,并且在兩天的時間里,他從零基礎提升到能瞄準目標優雅地進行拋投,可謂收獲滿滿。
我相信這是一份熱情,也是一種緣分,讓我們不遠千里、不分年齡與地區聚在一起,一同享受飛釣的美好時光。
對于現在的國內釣魚人來說,飛釣已不像過去般陌生,飛釣的裝備和綁制毛鉤所需的毛材都能在網絡上購買到,而關于飛釣教學的資源也在網上能輕易地找到。與亞洲其他地區相比,由于飛釣傳入我國較晚,所以我國飛釣運動的發展尚在萌芽期。在系統性地學習與培訓、釣后放流的推廣、地方環境保護等方面,我們唯有找到真正適合我國獨有環境并能長遠健康發展的飛釣推廣計劃,才能使更多的人融入到這項運動中來。目前開展這樣的飛釣交流活動,對于我國的飛釣愛好者來說仍然還有很多相關內容正處于摸索階段,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堅信本屆飛釣交流會既是一場飛釣人之間的交流,也是飛釣運動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