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見梔子花開,畢業季來了。
親愛的,還記得你走出大學校門時的夢想嗎?
那時的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那時的夢想,現在實現了嗎?是更改了行程目的地,還是在重新規劃路線中?
《悅己SELF》雜志聯合領英中國,發起了—項職場在線調查,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成為了畢業時“理想中的自己”,有哪些因素影響著夢想的“實現率”?答案,就在這里。
薛寒
我想給世界一顆更大的糖果
★大學畢業夢想希望做可以給世界帶來正面影響的工怍,希望自己是—個自由的人。
★目前職業 由我教育
WOWEducation聯合創始人(領英會員)
悅觀察
放棄的念頭人人都有,請在決定前,再等一等
從北京大學畢業后,薛寒順利進入業內一流的國際公關公司工作,但她漸漸發現,這條路和畢業時的想象完全不同。果斷辭職后,她開始籌備她從小的夢想一糖果店。糖果店還沒有做起來,她便發現了另一條更靠近內心期許的職業道路一國際志工實踐教育。她漸漸發現,自己想要送給世界的糖果,是一種正面的、讓人快樂的影響力,而不—定要是甜蜜滋味。國際志工實踐教育這條路并不好走,在柬埔寨給孩子們建學校這件事需要扎扎實實的汗水和耐心,她也曾想要放棄,卻還是一路把磚頭砌到了今天。
從她的故事里,我們看不到咬牙切齒的超凡意志,反而常常出現貌似軟弱的放棄念頭一她的難得之處在于,在“放棄”這個念頭跳出來時,能夠明確區分,哪些念頭可以轉化為實際行動,而哪些只要“再等一等或許就會好了”。
聽她講故事
在北大念書的時候,我是公關協會會長,當時覺得公關是一個可以給人帶來正面影響力的工作。畢業時,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大四實習的那家公關公司。畢業時的理想,一是給世界帶來正面影響力,二是希望自己是個自由快樂的人,沒有困擾,自主控制時間,而不是被工作奴役。
在公關公司做了兩年后,漸漸找不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我不知道我千辛萬苦做的那些活動,到底會影響誰?感覺迷茫,果斷放棄。辭職后,本來準備給自己放3個月大假,但到了第二個月就忍不住開始籌備我從小的夢想,開一間糖果店。我覺得糖果店是一個可以讓人開心起來的地方c
糖果店的籌備工作進行到一半,卻遭遇了商業瓶頸,那時的我深切地認識到一件事——做一個小而美的店,過程卻往往與美沒什么關系。消沉中,我有個朋友去了柬埔寨做志愿者,回來后,跟我講,我們—起帶中國學生去柬埔寨建學校吧!那個夏天,我們帶著三十幾個中學生,為孤兒院修了宿舍,又為一個極其貧困的村落修了一條橋。這也成了“由我教育”的雛形。故事聽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我有點“不靠譜”?簡直可以作為職業規劃的反面教材?可是去年冬天,當我站在那座由中國青年力量獨立建造的學校時,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糖果店的升級版嗎?如果說,一顆糖果給人帶來的快樂時間是5分鐘,那一所好學校給人帶來的快樂,一定會更久!
帶中國學生去柬埔寨“搬磚”,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執行的過程困難重重。這個“工種”有時候不被理解,要招到人很不容易。有一段時間,團隊里不停有人離開,我覺得自己也有點堅持不下去了,便想著最后一次帶團出行,做完就結束。可就和很多故事一樣,那“最后一次”把我放棄的念頭打消了。
在這“最后一次”活動中,我看到瞪著純凈大眼睛的小朋友在我們建造的教室里開心地聽課,因為有教室,他們才能注冊讀書,只有讀上了書,才能得到世界糧農總署捐獻的一份學生餐食,這對他們來說非常珍貴(只有注冊在讀的學生才能享受到這份捐贈)。而那一次我帶去的一位中學生告訴我,以前爸媽給交了這么多學費,自己卻總是想著怎么逃課才好,但是在這里,看到讀不上書的小孩在窗外偷聽的樣子,第一次感到“慚愧”;還有家境優良、學習成績出眾的中學生說,以前覺得自己除了考試什么都不會,感覺孤單,到了這里,發現自己真的能夠建房子,能用雙手改變一些事情,覺得人生很有意義……
就是這些片段,讓我在回到北京后決定把公司繼續做下去。我們把公司名字改成了“由我教育”,對教育產品重新設計,總算是渡過了人力和財力方面的難關。去年冬天,我們去了一個小村子,發現那里的人均戶收入只有每月30美元,整個村只有一間教室,是村民們自己砍樹修建的。因為沒有正式的學校,教育部也沒有派教師來,師資力量緊缺。我們來到這個村子之后,修建了學校和正規的廁所,教育部知道了以后,表示可以派教師入駐,并且可以讓我們來命名這所學校。
現在的我,依然早上一睜眼就會想到公司,想著“公司能夠活過這個月嗎?”,挑戰依然多。但我的工作和我的夢想,和我心里相信的東西是一致的,我就覺得很快樂。大學的時候,我說想要影響很多人,怎么也沒有想到,我影響的,是在柬埔寨的這幾百個孩子。而且,或許是因為吸引力法則,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遇到的合作對象,都特別溫暖有趣,感覺不是純商業的合作,而是一起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挺好的。
顧及
一直想做的那件事,就是你的使命
★大學畢業夢想做一個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人。
★目前職業 助理來也COO聯合創始人(領英會員)
悅觀察
當現實讓你在人生GPS上重新規劃路線,修改行程,別修改目的地
看完薛寒的故事,再看顧及的故事,你就會發現,這些實現夢想的女孩并沒有被老天特別偏愛。事實上,大多數人收到的命運大禮都是一份“Package deal(好壞打包賣)”。如何處理那一部分壞的東西?人生的距離往往就此拉開。
顧及從小就是努力又拔尖的“別人家的孩子”,而她收到的人生“Package”也特別有挑戰性。高中畢業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被康奈爾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用2.5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本科學業。但這期間,父親重病,為了籌集足夠的醫藥費,她暫時擱置了夢想,在紐約華爾街選擇了一份薪資豐厚的工作。完成了對家庭的責任后,她才開始從“岔路”慢慢往自己真正想走的方向開。從華爾街“開到”硅谷做產品經理,又從硅谷“開回”中國創業。雖然行車路線一再重新規劃,但她從來沒有改變過最終目的地。
聽他講故事
還沒去康奈爾讀書的時候,我最想做社會新聞記者,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但不幸的是父親生病了'醫療費用很高,我需要快些畢業,賺錢還債。不得已,我用了2.5年的時間讀完了本科,讀書的時候非常節儉,有時需要去各種公司在學校開的講座蹭飯吃。當時的副院長知道情況后給了我一疊飯票,讓我可以在學校的食堂解決吃飯問題。畢業時,我的成績是全年級的前1%,作為榮譽畢業生,學校付費讓我的母親和高中老師來參加畢業典禮,我是典禮上的旗手,可惜這一切父親都看不到了。
畢業時,我需要找一份薪資豐厚的工作幫家里償還父親治病欠下的債務,所以申請了華爾街投行的工作,如愿以償地獲得了四家公司的Offer。在華爾街工作了兩年多后,我幫家里把所有的債都給還清了。這個時候才能夠再次考慮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當時我想,如果我喜歡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許咨詢行業比投行更適合我。為了實現這個轉型,我去了斯坦福大學讀MBA。在斯坦福學到的理念是,要真正做自己,不然時間越長,你的職業生涯越痛苦。在讀書期間,我做過咨詢的工作,還小小地創了一次業,雖然當時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真正“要的”,但是排除了很多自己“不要的”,也慢慢意識到,自己更適合深入一個行業去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MBA畢業后,我來到硅谷,在一家游戲公司開始了全新的職業道路,從產品經理,做到了游戲制作人,可我又漸漸感覺不對了,游戲并不能真正幫人解決實質上的問題呀。
我開始再次尋找更契合自己人生期許的道路。一次,我被推薦去和“助理來也”的創始人聊天。“助理來也”是一個用AI技術幫助人們解決各種日常瑣事的私人助理平臺,雖然那時,“助理來也”還只是一個想法,但我立刻被打動了,這就是我一直以來在尋找的“解決問題”的工作1
2015年,我從硅谷回到北京,開始打造“助理來也”,現在公司已經有60多位員工,200多萬用戶,完成了兩輪融資。在這個公司,很多業務都是真正的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參考。但也因為如此,當我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助理來也”的機票業務提高了20多倍,我很有成就感。
在這個過程中,家里又發生了一些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影響到了我的職業規劃,但我欣然接受。因為我漸漸想清楚了一件事,也許就像我的名字“顧及”一樣,我生來就是一個要“顧及”別人的生活、幫助別人解決“狀況”的人,這是我在畢業時想做的事,也是我的人生使命。
姚婷婷
“挫折”是沒有包裝的“祝福”
★大學畢業夢想做導演。
★目前職業國際新銳青年女導演/編劇,代表作包括網劇《匆匆那年》、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等
悅觀察
越嘈雜,越要努力聽清內心的聲音
乍看履歷,姚婷婷似乎是一個幸運兒。從高中開始,就有了做導演的夢想,順利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畢業后,職業軌跡也沒有經歷一次次艱難的重新調整,甚至在相當年輕的時候就擁有了自己的影視代表作。而她卻說,“所謂的順利,是在經歷過了之后回頭看時的感覺。而在過程之中,每個人都會有迷茫。”
在看似順遂的導演路上,姚婷婷也曾經被很多聲音左右,就像所有剛剛踏上職場的年輕人一樣。但是她有一招秘笈,就是與自己對話。從小就有給自己寫信習慣的她,總能在嘈雜的聲音中聽清楚自己內心的聲音,因此不會迷路,總能認清方向。
聽她講故事
懷著一腔導演夢進人中國傳媒大學后,其實有些受打擊,因為身邊的同學都非常優秀,拍攝的作品很有個性,相比之下,覺得自己平凡無奇,整個大學時代,都在對自己的質疑中度過,甚至常常思考是否選錯了專業。但每一次自我懷疑之后,反而更堅定了最初的理想。
有時候我想,這種不停懷疑自己、與自己做斗爭的過程,幾乎有可能在人生的每一個選擇中出現。內心有兩個聲音很正常,別人的聲音就更多了,但我從小到大,總是能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
2009年大學畢業后,我一邊攻讀研究生,一邊輾轉劇組,從助理做起,慢慢進入這一行。辛苦,時有迷茫,但大多數時間是快樂的。2012年,就在我開始籌備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劇情短片《頂缸》時,嚴重的貧血讓我幾乎無法從床上爬起來,媽媽心疼了,勸我放棄導演這一行,去大公司找一份穩定安心的工作。
在床上躺了一個星期,我對媽媽說,讓我從一樓走到六樓吧,如果能夠走上去,我就繼續拍攝,如果不能,我就放棄導演這條路。當我眼冒金星走上了六樓時,我嚎啕大哭,在淚眼模糊中,我決定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這部自編自導的劇情短片后來獲得了2013年度土豆映像節“金土豆”獎和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剪輯獎,我也因此獲得了首屆華語V實力微電影大賽最佳導演獎。
然而在《頂缸》和下一部作品《特殊交易》之間,我有半年的時間賦閑在家。在這半年中,我以李安的經歷鼓勵著自己,看不見未來的時候,我就想,這也是一種生活閱歷啊,做導演,什么樣的生活都該體驗一下。當時很多同學都工作了,我也不想去找他們玩,每天就一個人去咖啡館,看電影、寫劇本、看書,那也許是我迄今為止看書最多的一段時間。會有一些慌,好在我比較擅長安慰自己,因為慌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機會和運氣是水到渠成的,也和你的內在有很大關系。你自己堅持和充盈到那個點了,機會自然就來了。當時有很多人問我要不要去公司工作,我沒有去,因為我知道,那會讓我離夢想越來越遠。
拍攝《特殊交易》之后,一切都順起來了,后來又陸續拍攝了網劇《匆匆那年》和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直都覺得人活著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很多功課要做。深入看每個人的生活,各自都有不易。看起來的順利,或者不順利,只是觀看的緯度不同而已。
我記得在拍攝《特殊交易》的時候,兩場重要的戲之間,突然天降大雪,當時我很郁悶,因為這樣兩場戲的場景無法連接,但是我又必須完成當天的任務。郁悶中,我突然靈光乍現——或許只要改—嚇臺詞,就可以讓這個天降大雪的過程成為主人公故事發展的一個轉折亮點。最后這場大雪給整部片子加分不少,特別有質感。所以,有時看起來的不順利,只是一份偽裝著的禮物。臨時遭遇的問題,打亂了計劃中的事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在如今這個時代,讓自己安靜挺重要的。我會盡量少看一些網絡資訊,給自己做減法,減到一個最簡單的狀態。公眾號的文章我會很小心地去看,它會讓人越來越容易受到別人言論的影響,失去自己的思考。你是真正認同別人,還是因為很多人認同而認同,這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