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鹿森,1994年摩羯座女生,一枚典型的文青,有時夢想仗劍天涯,漂泊遠方,有時又偏安一隅,喜歡宅起來安靜地讀點小詩,是一個奇怪的矛盾體。
謝禾吉先生:
再一次見到你是在一個由石頭砌成的破舊小屋里。同行的人告訴我,那是你出生的地方,而今變成你靈魂安放的處所。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感受你生長的環境。
小屋看上去已經荒廢了很久,荒草叢生,院里散落的幾塊不規則的石頭上長滿青苔。長期的風吹雨淋和無人打理,已讓它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和生機。你的棺木擺在小屋的中間,陽光隨著時間移動,一寸寸地爬上棺木的邊沿,最后覆蓋你整個身軀。
你就這樣被定格在綿長的光陰里,此后的風和日麗和山明水秀,再與你無關。
你是我的長輩,在我會記事時,你就已是一位花甲老人,聽大人們說,你出生在南方小鎮的一個小村莊里,經歷過戰亂年代,新中國成立后,你那一貧如洗的家養不活兄弟姐妹五人,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憑借想要擺脫貧困的決心,你走出了小村莊,白手起家,當廠長,走仕途,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獲得尊重。這些“豐功偉績”成為你揚揚得意向后人炫耀的資本。嘗過貧窮恐懼的你,即便后來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仍然節儉如初,連家里的剩飯剩菜,都從不舍得丟棄。
在我的印象里,你雖年過花甲,但身體很硬朗,并且很注重生活情趣,也很疼愛和關心我們這些晚輩。
你戒煙拒酒,唯獨嗜甜。你對甜食有一種難以抗拒的熱愛,每次逛市場,總是尋覓著各種各樣的糖果,有時甚至會喝一大碗糖水來解饞。我們總能從你這里分來一些市面上都已經沒有銷售了的糖果,那童年的味道時至今日都記憶猶新。
你還喜歡研究中藥,把藥材磨成粉末,再把粉末裝進膠囊里。還記得小時候,幫你把粉末裝進膠囊,還是我們的娛樂活動之一。
你很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以各種方式鼓勵孫輩們好好學習。小學時,你用獎勵零花錢的方式鼓勵我們要取得好成績,每每去看望你,你都會詢問我們學習上的事情。待我上了大學,你還從抽屜里拿出了多年的存款替我交了學費。
妻子逝世后,兒女各自成家,你的生活除了簡單的吃睡,再無其他趣味了,仿佛一個人丟失了陪伴已久的心愛之物,再無其他東西可以替代。在你妻子逝世的八年里,我無法想象你一個人是怎樣度過那些漫長的夜晚的。
記得你生病的那段期間,你的兒女們在醫院里忙進忙出,無微不至地照顧你、守護你,這應該是你這八年來能感受到的最溫暖的一次了吧?你竟像孩子般撒嬌地喊“疼”,撒嬌地讓女兒給你撓撓背,抬抬腿,甚至不愿出院。
孤獨的人對久違的關懷是那樣貪戀。
后來去看望你時,有些人你已認不得了,你眼神迷離地對我們唱起兒時的童謠,童謠里是那個年代故鄉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歷經漫漫時光,你竟也能把童謠逐字清晰地唱完。
有一個畫面一直存在我的腦海里:你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新聞,電視里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你空洞的眼神里沒有折射出電視里的影像,而是無比深邃的呆滯……你是否有那么一刻,恐懼過孤獨和離自己愈來愈近的死亡?
我在異鄉得知你逝世的消息,悲痛不已,趕著較早的一班車回到了故鄉,想送你最后一程。在舉行告別儀式的那天,我泣不成聲,父親反倒安慰我:“每個人都有離開人世的一天,死亡是一件無法避免也難以預知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只有坦然接受,然后帶著已故人的期盼好好生活。”
你是一個堅毅的人,你的一生,戰勝貧困,戰勝命運的不公,在最后的日子里,你更是頑強地與病魔斗爭,絲毫不畏懼病魔會奪取你的生命。雖然你還是離開了我們,沒來得及留下只言片語,但是你溫暖過的每顆心,永遠不會把你忘記。
我的祖父啊,我好想念你,我的祖父啊,希望你所在的另一個世界,是充滿快樂的,希望你,在那邊能夠永遠幸福開心。
愛你的鹿森
這是一封孫女寫給已故祖父的信,信中滿溢的愛與思念,讓小編看完不禁感慨:有很多人是祖父母帶大的,或者祖父母陪伴了他們很長一段童年時光,小小的我們沉浸在老人的寵溺里,何曾理解過老人的不易。而當我們長大了,終于學會了珍惜,有些愛我們的人,卻只能在回憶里找尋……
“寫給你”
征文活動
征文要求:
書信體,1400字左右,“你”可以是親人、朋友、偶像、寵物,或是自己,也可以是某物、某段時光……與青春有關,不無病呻吟。
征稿要求:參與渠道:將原創稿件發送至郵箱1905475815@qq.com(郵件格式:寫給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