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門子水庫位于遼寧省鳳城市南部,土牛河上游。水庫始建于1975年,由主壩、副壩、溢洪道構(gòu)成,是鳳城市唯一一座國家大二型水庫,也是丹東市第一座結(jié)構(gòu)為漿砌石重力壩型水庫。土門子水庫于1976年9月建成并開始蓄水,水域面積達14平方公里,總庫容達1.86億立方米。
土門子水庫距離鳳城市城區(qū)約41公里,距離丹東市中心約52公里。1983年,以土門子水庫為主體的玉龍湖風景名勝區(qū)被丹東市政府批為市級風景區(qū),景區(qū)總面積58平方公里,是遼寧地區(qū)一處較大的無污染旅游水域。玉龍湖景區(qū)主要分為壩前區(qū)、湖區(qū)和玉龍區(qū),主要景點有攔河大壩、玉龍迎賓、植物園、古廟遺址、龍珠島、碧水潭、珍珠泉、釣魚臺、杜鵑坡、參王峰等。景區(qū)以湖中蕩舟、湖邊垂釣及品嘗水庫鮮魚宴為特色,吸引著八方來客。人們常用“春景杜鵑滿山紅,夏季垂釣在湖中,秋采群山豐收果,冬觀瑞雪映青松”來形容這里的北國風光。土門子水庫依山傍水,風景優(yōu)美,庫中的路亞對象魚種豐富,有淡水鱸魚、馬口魚、鱖魚、鲇魚等。這些魚種都是路亞人夢寐以求的對象魚,所以說土門子水庫更是路亞人的天堂。
好運眷顧,巨鱸出水
今年春天,我和釣友們一同踏上了前往土門子水庫的征程。我們本次前往土門子水庫探釣的首要目標魚就是庫中的鱸魚,同時我也十分期待能邂逅那讓我夢寐以求的巨鱸。這次我為了能同時探尋多個釣點,作釣方式主要以船釣為主。在淡水路亞對象魚種之中,我認為排名榜首的要數(shù)鱸魚。鱸魚對于種類繁多的路亞餌統(tǒng)統(tǒng)來者不拒,其兇猛的捕食習慣讓每一位路亞釣友都贊賞不已,更被全國各地的路亞釣友親切地稱為BASS。鱸魚是非常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攝食欲望很強,食量極大,單次攝食量可達體重的5%~12%,尤以春夏季節(jié)捕食欲望最為強烈。
我本次釣行所使用的裝備以M調(diào)的竿子為主,因為我主要想進行船釣鱸魚,所以特意將竿子的長度都控制在2米以內(nèi),這樣便于在船上狹小的空間里進行拋投;輪子方面,我攜帶的水滴輪和紡車輪各半,以便應(yīng)對不同的釣組;至于擬餌的選擇,我聽從了之前在土門子水庫有著豐富作釣經(jīng)歷的釣友的建議,用反應(yīng)餌應(yīng)對高活性的鱸魚,用精細釣組應(yīng)對障礙區(qū)里面的低活性鱸魚,而像德州、鉛頭鉤這類的釣組都有不錯的防掛性,可以讓我更加從容地搜索水下復雜的結(jié)構(gòu);釣線方面,我主要以PE線和氟碳線為主。很多釣友都喜歡氟碳線的原因是因為它的手感有一點PE線的感覺,而且耐磨度較高,延展性偏低。氟碳線和水的比重大約是1:1.7,所以它的下沉速度要比尼龍線快,尤其在操控拖底型釣組(比如德州釣組、帶硅膠的鉛頭鉤釣組、倒吊釣組及任何Finesse釣組)的時候,氟碳線的下沉率明顯快些。當擬餌落底以后,我們通過竿尖提線的同時,從手感上很快就能反應(yīng)出餌和線之間的拉力,不像尼龍線那樣稍微慢個幾拍,所以很多釣友使用氟碳線以后,都會非常依賴氟碳線。PE線是百分之百沒有延展性的,這一點很直接,但是它和水的比重完全為零,除非線上添加了配重,線體才會下沉,所以PE線的操作手感會很直接。當我們使用PE線作釣鱸魚時,根據(jù)鱸魚的四季生態(tài)習性來看,從晚春的繁殖期開始進入夏季之后,大部分鱸魚都會移動到一些淺灘處的重障礙區(qū)中,在重障礙區(qū)作釣,我的裝備之中絕對不會缺少PE線。
我們選擇的第一個標點是一處斷崖,那里的水下結(jié)構(gòu)非常復雜,有很多亂石和倒樹,鱸魚非常喜歡待在這樣的結(jié)構(gòu)之中伏擊過往的獵物。我用德州釣組試探了一下,幾竿拋投下來,未見明顯的咬口。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由于庫區(qū)前幾天下過一場雨,原有的結(jié)構(gòu)被上漲的水位淹沒了,此時鱸魚可能退到了比較深的標點之中,于是我決定換用一款Senko緩沉擬餌主釣行程。此餌的特點在于入水后勻速緩沉的過程中能呈現(xiàn)出強烈的震顫,讓鱸魚以為是意外落水的昆蟲。但是,我用Senko緩沉擬餌搜索了很多竿,仍未見明顯的咬口,只好繼續(xù)向下一個標點進發(fā)。
經(jīng)過幾番轉(zhuǎn)移,我遭遇的情況不是魚獲太小就是未見咬口,這個季節(jié)的鱸魚還真讓人琢磨不透。它們似乎在和我開著玩笑,又好像是在和我捉迷藏一樣,總之這些情況讓我對本次鱸魚釣行有些灰心。但是路亞釣法就是這樣,希望永遠被我們寄予在下一竿,機會也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來臨。當我?guī)缀跻阉鞯阶詈笠惶帢它c時,我很隨意地來了一次蕩拋,待擬餌入水后,在其下沉的過程中我輕挑竿尖,使擬餌不停地抖動。抖著抖著,手中的釣竿終于傳來了久違的震顫。中魚了!我下意識地揚竿猛刺,手中隨之感受到了強烈的拉力。由于此條鱸魚來之不易,所以我在控魚的時候格外小心。最后,在同伴抄網(wǎng)的協(xié)助之下,我終于將這條巨鱸請上了船,我那顆懸著的心也終于落地了。
讓亮片飛一會兒
一天的時光稍縱即逝,當太陽再度升起的時候,我們開啟了新一天的行程。在這一天,我們決定去探訪水庫中的馬口。早就聽說土門子水庫中的馬口身形巨大,而且拉力十足,所以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對象魚。
嚴冬已過,春暖花開,水中的魚兒進入了一個神奇的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是它們的攝食旺季,可能是因為水體的溶氧量較高,直接導致它們的活性變得更高,而馬口魚也不例外。自從路亞釣法引入我國以來,很多釣魚人一直在著手開發(fā)本土的路亞對象魚種,讓路亞釣法在中國發(fā)揮最大的威力。但是就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qū)的路亞對象魚資源并不豐富。以我所在的遼寧地區(qū)為例,在野生環(huán)境中想找到路亞對象魚資源不錯的地方真是難上加難,所以一些人就覺得釣些小魚也不錯,并且這些小魚的生活環(huán)境都相對比較好,對于休閑放松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像馬口這類的小型路亞對象魚就逐漸流行開來。
我當天作釣所使用的裝備主打輕量化。我使用的竿子是UL調(diào)的直柄路亞竿,這類竿子的自重較輕,作釣一整天也不會感到疲憊;輪子方面,我喜歡使用淺線杯的紡車輪,這種輪子非常有利于拋投;用于作釣馬口的擬餌,我通常會選擇普通的金色或銀色的小亮片。北方的春季正是路亞馬口魚的好時節(jié),經(jīng)過觀察,我們將第一處標點鎖定在一處回水灣中。為了不驚擾到灣子里的魚群,我們幾個人悄悄拉開彼此之間的距離,向著灣子的中央拋投起亮片來。春日馬口的吃口比較猛,往往是一口咬不中還會補上第二口,直到咬中亮片為止。我輕輕地向水中拋投亮片,然后勻速收線使亮片經(jīng)過一處深淺交接的結(jié)構(gòu)區(qū),這時竿尖突然傳來一記清脆的頓感,緊接著我感覺到的是連續(xù)的顫動。我確信中魚了,連忙搖輪收線,UL調(diào)的竿子頃刻間被拉成了滿弓。此情此景使我更加確信中鉤的是一條不小的馬口。驚喜之余。我不禁感嘆小小的馬口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使它們無愧于“山鳡”的稱號!
意外收獲的大鲇
作釣間隙,我們一行人沿水庫的一處庫灣溯流而上。我們想要探尋的標點是亂石結(jié)構(gòu)處,因為這樣的地方很容易集聚小魚和浮游生物,往往也是掠食性魚類的狩獵場所。這次我吸取了之前的經(jīng)驗,躡手躡腳走到水邊,就連打開輪子拋投開關(guān)的聲音都控制得極小。在拋投的過程中,我所使用的那不到3克重的亮片也猶如雨滴入水一般。為了追求極致,我不得不盡量彎下身來,這樣能避免自己的影子映在水中驚擾到魚群。我能感覺到水下的結(jié)構(gòu)很復雜,于是果斷采用亮片跳底的方式進行搜索。在我不停挑竿引逗的過程中,我突然感受到了一記很結(jié)實的頓口。起初我以為中了一條不小的馬口,但是輪子的泄力聲讓我對自己的判斷產(chǎn)生了懷疑。此時我的UL調(diào)竿子已經(jīng)彎到了極限。在回魚的過程中,中鉤之魚的腦袋被我拉出了水面,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張大嘴和幾根胡須,這讓我馬上得出結(jié)論:中鉤的是一尾大鲇魚!那種軟竿、細線遛大魚的手感和拉力猶如余音繞梁一般,讓我久久不能忘記。這就是野釣的樂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竿會有什么魚咬鉤……
我們之后陸續(xù)換了一些標點,伙伴們也都相繼中魚了。身處北方,在閑暇之余,到土門子水庫玩玩鱸魚和馬口真是不錯的選擇,更何況這里處處充滿著驚喜,你永遠不會猜到下一竿咬鉤的會是什么魚。在土門子水庫,我們置身于山川密林之間,看著美麗的風景,享受著心靈和身體的愉悅,不求魚獲,但求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