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蠅釣法在溪流之中的對象魚種,除了我先前介紹過的幾種魚類之外,我在本期文章中要特別介紹一種魚類——大眼華鳊。大眼華鳊一般常見于溪流之中,我們可以在網上查閱到一些與其相關的生態訊息。實際上, 大眼華鳊也是飛蠅釣法之中相當不錯的對象魚類。早先我在我國臺灣省推廣飛蠅釣法時,也常到溪流里去釣大眼華鳊。大眼華鳊在臺灣省的俗稱為“大目孔”,因為它們擁有一對明顯而突出的大眼睛,再加上菱形的軀體,是相當容易辨識的一種魚類。
大眼華鳊除了能以飛蠅釣法來作釣之外,同時也能用路亞釣法來釣,因此它們屬于既適合路亞釣法又適合飛蠅溪流釣法的魚種。在我國臺灣省北部的溪流之中, 大眼華鳊的族群數量相當龐大。一般它們喜歡成群棲息在溪流的平瀨或灣潭,以水中的苔藻和昆蟲為食。有時人站在高處向溪流中望去,可以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溪底石頭上翻啄著取食。由于它們的體形為菱形,所以極容易與溪流中的其他魚類區別開來。
一年之中除了少數幾個寒冷的月份之外,大眼華鳊的活性都相當不錯,如果從良好的游釣對象魚種角度來看,大眼華鳊在一年之中可供垂釣的周期相當長。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如何以飛蠅釣法來作釣大眼華鳊吧。
一、華鳊屬魚類的生態習性
大眼華鳊為華鳊屬魚類,隸屬于鯉科亞科,是一種在河流和湖泊環境中棲息的中小型淡水魚類。它們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及其以南諸水系 (包括臺灣島和海南島),而在國外僅見于越南和老撾的紅河水系。根據我國動物學家、魚類學家羅云林的分類整理來看,中國華鳊屬魚類體高而側扁,頭后背部隆起,腹部明顯下凸,尾柄短而高,從腹鰭至肛門間有腹稜。大眼華鳊的頭小而尖,吻短,口端位,呈半圓形,口角止于鼻孔的下方。華鳊屬魚類的臀鰭基較長,側線前部略向下彎曲,體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銀白色,沿體側中線有一條黑色寬縱帶紋,背鰭、尾鰭均呈青灰色,其他各鰭顏色較淺。
華鳊屬魚類多棲息于江河的緩流處和湖泊中,為集群小型魚類,常見個體長度為10~16厘米。它們以高等植物的莖葉碎片和種子以及水生昆蟲為食,當體長達10厘米以上時就可成熟產卵,體長10.5厘米的雌魚懷卵量可達845粒。此外,還有一種伍氏華鳊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中上游、錢塘江、靈江、歐江、閩江等水系,尤以湘江、漢水、嘉陵江等水系中的分布較多。
華鳊屬魚類除伍氏華鳊之外,尚有僅分布于四川各水域的四川華鳊,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的大眼華鳊,分布于廣西的多鱗華鳊以及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的海南華鳊。華鳊屬魚類的外形頗為相似,其區別在于側線鱗數目、臀鰭條數目、體長與體高之比等方面略有差異,而個體和習性等方面都相仿。華鳊屬魚類個體較小,但在其產區均為常見食用小雜魚,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二、適合釣具
1.釣竿:在支流作釣使用AFTMA 3~4號飛蠅竿,長度在7尺6寸至8尺;在主流作釣使用AFTAMA5~6號飛蠅竿,長度在8尺6寸至9尺。此處的主流是指溪幅寬度在50米以上的溪流,支流則為溪幅寬度在30米以內的溪流。
2.輪子:依照上述使用的竿子,在支流作釣使用3~4號飛蠅輪,在主流作釣使用5~6號飛蠅輪。
3.釣線組合:用于飛釣大眼華鳊的飛蠅本線宜采用WF線性(重量前置)的本線,在支流作釣使用3~4號線,在主流作釣使用5~6號線,漸縮前導線(Tapper Leader)可以統一使用6X號,長度在七八尺左右,毛鉤子線(Tippet)可采用0.3~0.4號碳素線。
4.適合毛鉤:飛釣大眼華鳊比較適合使用沉水型的幼蟲式毛鉤,一般采用18~20號鉤子為宜。
三、操作手法
1.幼蟲式毛鉤。大眼華鳊在溪流中的生態習性一般都是貼近溪流底部活動,同時啄食生長在石頭上的苔藻或覓食水中昆蟲。我通過觀察得知,它們鮮少上浮至水面捕食,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毛鉤直接進入水中,并且達到一定深度之后,才能將大眼華鳊順利誘釣上來。
如果針對大眼華鳊采用浮水型毛鉤,那么效果一定不會好。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大眼華鳊的捕食習慣之外,還有一個適口性的問題,我會在以下的注意事項中加以說明。
2.順流操作。釣者飛釣大眼華鳊時應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順流拋線,逆流收線,這樣才不會讓溪流將你的毛鉤子線及變徑前導線沖刷得糾纏到一起。我們在溪流中操控幼蟲式毛鉤或者飾帶式毛鉤時,基本都要遵守這個原則。
3.適合水深。大眼華鳊喜歡棲息在較深的水域之中,通常水深在3~5米左右的地方才是它們的理想棲息地。如果水位太淺,它們是不會靠近的。釣者可以找到溪流中平瀨匯入灣潭之處或者灣潭流向平瀨之處下竿,亂瀨或急瀨區域可以不予考慮直接放棄。因為就算里面有大眼華鳊,以飛蠅釣法在亂瀨或急瀨之中作釣的困難程度也是極高的。
四、注意事項
1.大眼華鳊一般都以相當龐大的族群數量出現在同一片水域,通過肉眼就可以清楚觀察到它們的活動跡象與所在位置,而且大眼華鳊的警覺性并不高,它們并不在意釣者在它們身旁的水域出現,只要不弄出太大的噪音,大眼華鳊基本上會一直停留在釣者所發現的水域之內。當水溫過高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大眼華鳊成群貼近水中石堆游動,但沒有就餌的意愿,所以我們在夏季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是可以休息的。
2.大眼華鳊的外形特征類似于鳊魚,都是體大而嘴小,所以我們在飛釣小嘴魚類的時候,最合適的釣法就是采用類似直感的沉水式毛鉤(幼蟲式)。因為大眼華鳊的嘴很小,雖然它們也吃落水的昆蟲,但是比起它們小小的嘴來說,浮水式毛鉤對于它們的適口性并不好。如果要釣大眼華鳊,采用能在水中行進的毛鉤作釣應該比較符合它們的生理構造,而且能提高中魚的概率。
3.大眼華鳊體型較小,并沒有太大的經濟價值,該魚種的最大個體鮮少達到250克,多數都在50~100克之間,如此個體用來作為飛釣對象魚還是不錯的,但是作為食用魚則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建議廣大釣者還是采用隨釣隨放的方式,只要享受它們所帶來的垂釣樂趣即可,不一定非要把它們從水中釣起后再吃進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