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發(fā)現(xiàn),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無論你與自己相處,還是與他人互動,你的情緒反應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你想達成的目標。高情商人人艷羨,到底如何修煉呢?我們告訴你。
Scene 1
在線Shopping,內(nèi)觀情緒
——開啟你的情緒自我覺知能力按鈕
在線Shopping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比越來越大,而此時正是你排練情商的第一幕戲,下次網(wǎng)購,請問自己3個問題:
“我Shopping的原因與之前的心情有關嗎?”(修煉“情商”的關鍵因素“動機”)
“我在Shopping時,感覺如佛”(修煉“情商”的關鍵因素“自我覺知能力”)
“Shopping后,我的心情之前相比,是更舒暢了呢?還是變得不爽?”(修煉“情商”的關鍵因素“自我管理能力”)
通過問這3個問題,可以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開啟自我情緒覺知能力的按鈕,同時加強自我情緒的管理能力,也了解到自己的購物動機是否正確。
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曾指出,自我覺知能力是情商的第一步,通常來說,一個不能察覺自己情緒的人,對他人J隋緒的覺知能力也會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它也是我們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的前提,如果我們無法察覺和正確地判斷自己的情緒,又怎么能調(diào)節(jié)好它呢?
舉個例子,Yoyo在一次Shopping時,反思了以上3個問題,答案分別是:
“我剛才Shopping是因為之前我感到有點煩躁,想通過Shopping轉移注意力。”
“剛開始,看到琳瑯滿目的愛物,我一下被吸引了,原本煩躁的心情放松了許多,但后來,因為我過度追求完美,導致在買A還是買B上反復糾結,一下子又變得很焦慮。”
“Shopping結束后,我的心情并沒有更舒暢,原來的煩躁還未解決,又多出了購物糾結帶來的焦慮。”
其實Yoyo在回答這3個問題的同時,已經(jīng)開啟了情緒覺知的新篇章。此次,她Shopping的動機是逃避不想面對的情緒“煩躁”,但換作商隋商者,他會努力先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后再調(diào)動積極的情緒保持專注,從而實現(xiàn)目標。Yoyo下次可以朝這方面努力。
Scene 2
線上聊天,慧心識心——修煉你的同理心
也許平時你跟他人線上聊天,總是漫不經(jīng)心,有一搭沒一搭的,也有可能,你對對方很感興趣,喜歡猜測他下一句要說什么?親愛的,為了修煉你的情商,以后聊天你要這么做,不要猜他下一句要說什么,改成推測他此時此刻的心情是什么。然后,用一個詞語表達出來,或者發(fā)送給對方一個能表達這種情緒的表情。
如果對方對你發(fā)過來的情緒表情表示認可與肯定,那就證明你的猜測是正確的。如果他感到莫名奇妙,不好意思,你猜錯了。
當對方覺得,你對他情緒的接納和理解,即使與你隔著數(shù)千里的距離,他也會感到很欣慰,內(nèi)心突然覺得你是這個世界上最能理解他,對他無條件積極關注的人,那么接下來,無論你們談論什么話題,因為有了這個感情基礎,都會順暢無比。這其實就是情商的核心因素一同理心。
高情商者,往往具備著超強的同理心,他們能瞬間感知他人的情緒、需求、立場等。我們在引導或影響他人之前,首先要有同理心,因為當今社會,早已不再是頤指氣使地發(fā)號施令就能達到目的的時代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Kelley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不顧對方的情緒變化,一味提供自認為正確的建議,那他給對方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想顯示優(yōu)越感的人,事后,對方也很少會采納他的建議。
Scene 3
看電影電視,眉來眼去
——提升你的情商社交技能
良好的第一印象,總是少不了眼神之間的交流,而高情商者往往能夠在接觸對方的瞬間就能贏得好感,因為他們的眼神不會隨意游離。
直接練習眼神接觸,似乎有一定難度,你可以通過以下排練進行過渡:
“How to Make People Like You in 90 Seconds or Less”(《90秒內(nèi)贏得好感》)一書的作者Nicholas Bootlmlan提出了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通過訓練你的眼神來提高你情商中的關鍵因素:“社會技能”。不妨在看電影或追劇時,先鎖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等他出現(xiàn)的時候,假想他就站在你對面開始說話,此時你可以看著他的眼睛,在心里默念他瞳孔的顏色。
久而久之,你便可以把這個練習用在真人身上,而與人眼神交流對你來說,也會變得輕而易舉。
Scene 4
與上司溝通,潛意識引導——深化你的職場情商社交技能
平時在與上司溝通的過程中,如果有意地運用“Double Finds”(雙重束縛)的溝通策略,不給對方說No的機會,可以從潛意識里引導上司忽略你的不足。
Duma入職不久便結婚了,上司因此非常不滿,開始對她冷言冷語,并且很少交給她重要的工作。如果此時,她跑去問上司:“你會不會因為我結婚了,就怕我懷孕休產(chǎn)假,所以特意少分給我重要的工作?”上司的回答當然是:“沒有啊,我對大家一律平等。”很顯然,如果上司承認有,豈不是給Duma抓住了小辮子,嚴重時還可能鬧去勞動仲裁。
然而,Duma的提問并沒有給她的工作加分,反而會狠狠減分。因為這樣低情商的提問,會誘導上司更注重她在工作時間安排上的弱點。但如果Duma換一種高情商的“Double Finds”提問方式,效果就會完全不同。
她可以這樣問:“你是希望我發(fā)揮已婚Lady的優(yōu)點,在工作中更認真仔細,做事更顧全大局與穩(wěn)妥呢?還是希望我像結婚前一樣,敢想敢沖,不斷創(chuàng)新idea?其實,這兩點我都可以做到。”
任何一個上司聽到這樣的提問,都會被“正向誘導”,而且對Duma的工作能力也會更信任。
Scene 5
沖突現(xiàn)場,著手解決——提升情緒管理與沖突管理能力
面對沖突,自認情商不高的人,往往退而避之;而不在乎自己情商高低的人,往往會隨心所欲強硬地表達自己鮮明的觀點,哪怕這會讓對方尷尬或傷得體無完膚。其實,這兩種方式對我們提升情緒管理能力都毫無益處,所以如果你剛好深陷沖突現(xiàn)場,別急著抽離,也別強勢攻之,而是要努力“修復對方的安全感。”
“Crucial ConveFsations:Tools For Talking When The Stakes Are High”(《至關重要的對話:高風險時的說話工具》)一書的作者Stephenson提出:溝通時,一旦你發(fā)現(xiàn)對方有“不安”的信號(例如,憤怒、焦慮、沉默、嘆氣、指責、逃避等),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復對方的安全感,這是你們對話能繼續(xù)順利進行的前提。因為當一個人的“不安全感”爆棚時,就會不自主地被負面情緒牽引,無心對話。
要做到這一步并不容易,但如果你真的想解決問題(我們都知道情商高手總是能輕而易舉地解決令我們愁眉苦臉的沖突),這是必修之路。
如何修復對方的安全感呢?
先從停止闡述自己的觀點開始吧,放慢語速,重新開始傾聽、尊重和理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