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齋
博士,碩士生導師,主任護師。
畢業于日本神戶大學保健學科
主要社會職務:
中國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北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河北護理學會護理管理學組委員,河北省等級醫院評審專家,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院客座教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炎熱的夏季,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齡增長,各種內臟器官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減弱,應激能力較差,容易出現不思飲食、疲乏無力、頭暈腦脹、心煩氣燥等多種癥狀,俗稱“苦夏”。因此,老年人夏季飲食調理較之其它季節更為重要,一般來講,老年人夏季食養保健應做好以下幾點:
講衛生。在選購食物時,應選擇外觀好,沒有污物、雜質,沒有變色、變味,符合衛生標準的食物;食用水果、青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防止腸道傳染病;魚、蛋、肉類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尤其是涼拌菜類在制作過程中應加倍注意衛生,菜板、菜刀等要生熟分開,不可混用,目要注意消毒,嚴把“病從口入”關。
求均衡。食物要雜,人體所必需的七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不要偏食、挑食。主食既要吃米飯,又應吃面食,最好再搭配些小米、玉米及薯類。葷食與素食的配制要合哩,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瘦肉、蛋、魚、鴨等葷食。
要清淡。老年人夏天飲食宜清淡、富營養且易消化,因此,除保證主食質量外,應多吃些瓜菜,如西瓜、香瓜、冬瓜、苦瓜、絲瓜、黃瓜、南瓜、番茄、茄子等,能清熱解暑,止渴生津,清心利尿,而且富含維生素與水分,對恢復人的精神和體力十分有益。
宜新鮮。夏季細菌滋生快,飯菜要現做現吃,最好不吃隔夜飯菜。吃剩的飯菜待涼后應及時放入冰箱冷藏,但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將時間縮短在5~6小時以內。吃剩飯菜前一定要徹底加熱,因冰箱的低溫只能抑制細菌,不足以殺滅細菌,冰箱中的飯菜拿出后如不熱透,細菌就會動員起來,引發疾病。特別是植物性食物剩下來后,亞硝酸鹽的含量會不斷增加,有損健康。
變花樣。暑天氣候炎熱,應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飲食喜好,一日三餐,安排好適合老年人口味的飯菜。在調味方面用些醋、大蒜、生姜、芥末等佐料,可起到殺菌、解毒和增強食欲的作用。烹調方法上宜多采用清蒸、涼拌。
吃點苦。夏日應適當吃點苦味食品,如苦瓜、苦菜、馬齒莧、蒲公英及少量啤酒、綠茶、咖啡等。這些不僅能清心醒腦,解熱祛暑,還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
忌貪冷。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襲,如多吃生冷食物,就會損害脾胃,容易引起胃腸道細菌感染,造成或加重腹痛、腹瀉等癥。因此,老年人要少喝冷飲,少吃冷食,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尤應注意。
有節制。夏天許多人食欲下降,年老體弱者尤甚,但日常飲食規律不可打亂,應保持按時進餐,否則會打亂脾胃功能正常活動和消化道內環境的平衡,造成脾胃生理功能紊亂,導致胃病發生,結石患者、痛風病人應盡量遠離啤酒和海鮮。
少甜食。吃甜食過多,促使被汗液污染的皮膚上細菌生長,易引起瘡癤、痱子、腫痛等皮膚炎癥,體內糖分過多,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產生食欲減退、胃脘脹滿等現象。
巧補水。飲水應以少量多次為佳,不能等口渴時再飲水,更不要因太渴時一次性飲水過多,以免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不利健康。一般而言,補充水分以豆漿、綠豆湯、菊花茶、冬瓜蓮子湯等清涼解暑飲品,補充因為出汗過多而造成的體液消耗。
食藥粥。適當服一些消暑藥粥,可有效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及營養,如綠豆粥、扁豆粥、藿香粥、薏苡仁粥、金銀花粥、絲瓜粥、荷葉粥、銀耳百合粥、赤小豆粥、蓮子百合粥、薄荷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