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時的我們喜歡結伴而行,喜歡和小伙伴玩耍打鬧。長大后的我們習慣分別,逐漸走向不同的人生軌跡。可喜的是,當我們再次重逢時,我們還能共同回味曾經的快樂時光,能夠因為共同的喜好成為新的伙伴、新的戰友,取得新的收獲。
重慶是我的家鄉,記憶中的它既美麗又夢幻,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令路亞人為之著迷的自然水域。我自讀大學后就很少回去了,想念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尤其是我學會路亞后,格外向往在家鄉的自然水域中路亞。
隨著工作的變動,最近幾年我的空閑時間相對充裕一些,這也讓我有了到家鄉路亞的想法。一次,我陪著孩子回重慶過暑假,在和朋友聚餐時,我聽到“發小”洪哥在興致勃勃地講述用假餌釣魚的方式。說到釣魚,那可是我的最愛,我當即就表現出自己的博學多識,“你說的是路亞,我已經玩10年了?!焙楦缏牭竭@話恨不得對我拳腳相加,并丟下一句狠話:“教不會我,就不放你回山東。”我就這樣被他明晃晃地“綁架”了,和他一起開始了一段奇妙的路亞旅程,當然也實現了我在家鄉路亞的夢想。
路亞教學小課堂
對于有著多年臺釣、海釣經驗的洪哥來說,路亞釣法入門并不難。在觀察魚訊及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路亞與休閑釣有很多相似之處,洪哥果然上手較快。在我的建議下,他很快在網上訂購了合適的路亞裝備。至于擬餌,他早已將我那裝得滿滿一大盒的各種擬餌據為己有。在等待裝備的兩三天時間里,我先將自己的幾套裝備拿出來供他練手。
我將路亞裝備的組裝方法、擬餌拋投方法、操控技能及作釣中的注意事項一一告訴他,并陪著他在水邊練習拋投,正拋、側拋、蕩拋、反手拋等幾種常用的拋投方法是路亞的必學科目。肯下功夫的洪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掌握了幾種常用的路亞拋投方式,入門速度快得驚人。
很快洪哥的裝備就到貨了,他迫不及待地拿出來拋投,我也趁機試了試感覺性能還不錯。在洪哥的勤奮努力下,他的路亞技法日益精進,我們打算進行路亞實戰。我倆從距離家最近的小水庫、小河流開始;從能找到的路亞對象魚馬口、白鰷開始;從最簡單的河邊、堤壩的拋投環境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啟屬于我們的路亞篇章。
遭遇路亞歷史“難題”
不得不說,在學習路亞的過程中,“什么叫中魚”成為學習的難點。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都是空談,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為他解釋中魚的過程。后來,我根據自己多年中魚的經驗,想出了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我倆相對而站,以釣線的作釣長度為距,我拿著去掉鉤子的亮片,老哥則在釣組另一端慢慢搖輪收線。我用不同力道,模仿各類魚兒發出的攻擊動作,拉扯、抖動、停止等等。不得不說,這種看似滑稽的模擬方式對于領悟力超強的洪哥來說效果顯著。隨后,我倆到離家較近的一處小河探釣,此時的他已經能十分自信地判斷出中鉤的魚兒的種類和大小,以及區分出釣組是否掛底。在這條小河中,他釣獲了路亞過程中的第一尾馬口,異常興奮。
之后,我和洪哥探尋了多處路亞釣點,洪哥始終保持著飽滿的作釣激情,每次出釣都能有所釣獲,或者是幾條馬口,或者是幾條白鰷和小翹嘴。對于路亞初學者來說,連續地、不斷地中魚就仿佛一劑興奮劑,讓他勇往直前。當然,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才是我們有魚可釣的基礎。近幾年,家鄉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曾經那些污染嚴重的河流及水域如今都變成了一汪碧水。路亞對象魚種也有了很大變化,在距老家100公里左右的水域中,不但有我們常見的馬口、白鰷、翹嘴這些熟悉的路亞對象魚,還有紅尾、鱖魚、大嘴鱸魚甚至鳡魚這些誘人的對象魚。
在我倆寶貴的探釣時間里,我們幾乎探釣了周邊所有可能存在路亞對象魚的水域,馬口、白鰷、翹嘴成為我們主要的釣獲,此外我們還“車禍”到一條黃金大鯉魚,在雨后的一座古橋下路到了夢想的紅尾,最令我們難忘的當屬路亞鳡魚的精彩瞬間了。
大戰前的準備
鳡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鳡屬,俗稱黃鉆、黃頰魚、竿魚、水老虎、大口鳡等。鳡魚屬肉食性魚類,生性兇猛,甚至敢于吞食比它的嘴還要大的魚類,是淡水魚的大敵。鳡魚的生存范圍較廣,適宜水溫為16℃~30℃,適合中國的大部分水域,所以我們應盡量選擇溫度較高的中午路亞它們。
我們釣了幾天“小魚”后,洪哥的同事打來電話,提供了一條可靠的魚訊:“在距離家不遠的一座山間水庫中發現了一個能吃小魚的魚種?!边@條信息激起了我們的興趣,依據他提供的線索推測這個魚種極有可能就是鳡魚,洪哥當即兩眼放光,恨不得立刻揮竿殺過去。不過,上次在無錫路亞鳡魚的慘痛經歷提醒我們,在這個季節路亞鳡魚并非易事,需認真對待。
綜合了鳡魚的就餌習性及路亞鳡魚的經驗,我選擇了2.5號PE線加7號碳線的前導線作為路亞用線。在釣竿方面,我選用了適合在寬闊水面作釣的2.5米左右的槍柄長竿,洪哥選擇了適合遠投的2.4米槍柄竿。在擬餌方面,我倆均選用了15克左右的亮片、15克~20克間的米諾、鉛筆和波扒,餌身顏色以接近餌魚體色的紅頭白身為主。此外,我們還準備了控魚器、路亞鉗等配件,并做好了充分的防曬準備。待裝備就位,我們就開始尋找適合的出釣時機。
等待,對于路亞玩家來說非常難熬。煎熬了幾天后,我們終于等來了一個艷陽高照的晴朗日子,決定中午時分對這處陌生水域發起總攻。我倆在表弟波波的帶領下向目標水庫行駛。隨著政府部門管理力度的加強,路亞大多時候被誤解為和“錨魚”類似的一種捕魚方式,加上不良玩家對魚獲的不當處理,使得出釣面對很多阻力,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的作釣熱情,因此找個熟人帶路非常有必要。
披荊斬棘尋寶地
在表弟嫻熟的車技的帶領下,我們很快就到達了傳說中的水庫。為了避開閑言碎語,我們并沒有選擇在顯眼的堤壩位置作釣,而是繼續向水庫的深處進發,希望在幽靜的山林中找到合適的標點。由于進山的公路處于半山腰的位置,距離水面十到二十幾米,而且坡度很陡,山坡處布滿了形狀不一的亂石,根本無法到達水邊。洪哥開始懷疑這個釣點的可釣性,我反倒對此處充滿好奇,對于路亞來說,越原始、越艱險的地方,魚的野性越大,路亞的過程就越刺激!
隨著汽車的不斷深入,水面變得越來越狹窄,周邊環境也變得異常荒野,可這里的水質卻讓我看到了無盡的希望。這座水庫的水質保持得非常好,即使在公路上,我們都能看到近岸的水底結構。水面開闊,水色由淺入深呈現出淡淡的綠色,周圍山林掩映,岸邊是密集的石頭結構,這里就是比較優秀的鳡魚標點了。我們各自觀察水面搜尋魚訊。在偏光鏡的作用下,很快我們就在陡坡下方水域發現了三個體態修長的身影,我輕聲地提醒大家注意看我手指的位置。雖然在這樣的距離下,我無法完全肯定那就是我們找尋的鳡魚,但根據其游動的身影和體型看鳡魚的幾率最大。
我們立刻停車組裝裝備。待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順著一條小路悄然走向水邊。我們的到來并沒有驚擾到魚群,它們依然在原地游動。我們如同潛伏的獵人,尋找著最佳的作戰位置。我建議大家使用餌體較大的米諾進行拋投,因為魚兒能在這樣的亮水區肆無忌憚地活動,說明它們的警惕性不高,而泳姿越明顯、越夸張的路亞餌反而更能起到誘魚的效果。為避免打草驚蛇,我們先讓洪哥拋投小試身手。
苦盡甘來終獲鳡
洪哥當仁不讓,悄無聲息地向鳡魚活動的岸邊潛伏過去,最后隱藏在一處距離目標魚不到20米的大石頭背后。他調整好姿勢,沉穩、專注地向著鳡魚活動的區域拋出第一竿,紅頭白身的米諾在拋投力道的牽引下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之后準確地落在標點位置。果然,淺水米諾激起的水花和聲響吸引了鳡魚的注意,魚兒逐漸向米諾靠近,水面上出現了一個個水渦。就在我們期待劇情進一步發展時,那條體型最大的鳡魚一馬當先加速發動攻擊。水面上,一個巨大的水花頓時爆炸開來,洪哥見路亞餌有動靜,立馬揚竿刺魚,但很遺憾鳡魚并沒有咬中擬餌。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我們認定這是一次失敗的作釣時,擬餌的后方突然躥出一道黑影直奔擬餌而去。水面上再次掀起一個爆炸性的水花。我忍不住朝洪哥大喊:“刺魚,刺魚!”洪哥也感覺到了拉扯的力道,快速刺魚,這一次一擊即中。只見那條被刺中的鳡魚惱羞成怒,開始瘋狂地搖擺,企圖掙脫控制。M調性的路亞竿被拉成滿弓,線杯中的PE線也是收回一段后又被魚扯出去一段,水面上開始上演緊張刺激的人魚拉鋸戰。
在強大的路亞裝備和技術的支撐下,洪哥一次次巧妙地化解了魚兒強有力的沖擊。我和表弟忙跑過去見證這一莊嚴的時刻。在釣線的牽引下,大魚距離岸邊越來越近,水面上浮現出一個碩大的魚體,最搶眼的莫過于金黃色的頭顱和那鉗子狀的血盆大口,這正是有著“淡水之王”“大銅頭”之稱的鳡魚。將魚成功擒下的洪哥給了我一個熊抱,勒得我胳膊一陣酸疼。
洪哥收獲了鳡魚,我們就讓表弟上陣感受一下鳡魚的沖擊力。表弟并沒有練習過路亞拋投,所以我一直在他身邊輔助。在此提醒廣大新手釣友,拋投帶有大型三本鉤的擬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因為一時激動而得意忘形,造成危險?;蛟S是因為上一條鳡魚的掙扎動靜太大影響了其他鳡魚就餌,之后的拋投并沒有碰到鳡魚的攻擊,我建議大家順著河道向下游搜索。
我們向下游走了幾百米后,再次看到一條鳡魚在河邊游弋,體型與之前的差不多。我示意表弟拋竿,表弟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向著鳡魚的方向拋投。最初的兩次拋投并不盡如人意,沒有打到合適的位置,甚至有一次竟將擬餌拋到了石頭上,撞擊聲異常清脆,幸運的是并沒有驚到魚。經過幾次拋投演練,表弟終于成功地將擬餌拋入鳡魚的活動區域。
接下來的一幕如同洪哥的翻版,在我和洪哥的協助下,表弟順利地路獲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條魚,而且是一條超級無敵的鳡魚!時間在拋投中緩緩流逝,我們中獲了兩條鳡魚,已經達到了此行的目的,可以收竿回家了。此行唯一的遺憾是這一次收竿后,這樣的出釣場面就不知道何時再出現了,和朋友、兄弟共同路亞,這樣的場景和心情是路亞運動帶給我的額外體驗,喜愛運動、珍惜友情,期待下一次相遇、下一場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