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時節
如果你的朋友從國外回來,要跟你約飯,你就陪他去吧,他會記住你一輩子的。
假如這是小說或者是電視劇,會告訴你,你的朋友在異國他鄉,應該是走在某一條充滿異國風情的街道上,管它是圣莫妮卡大道還是香榭麗舍;鏡頭一轉,她又坐在窗明幾凈、裝潢講究的高檔餐廳,雪白的桌布上是火紅的玫瑰。最好這時候再進來一個棕發黑眸的帥哥來一場浪漫邂逅。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事實是你的留學生朋友剛剛被考卷完虐,學校的掛科率又上升了,匯率又漲了,學費一年比一年高,然后心想化悲憤為食欲吧!英國的同學站在校園里迎風流淚,又是薯條、炸魚和土豆啊;美國的同學沒走兩步一想,小費太高吃不起了啊;澳洲的同學走到店門前狠狠糾結,土澳傳統美食豬肉餡餅、牛肉餡餅還有雞肉蘑菇餡餅,敢不敢來點蔬菜?蔬菜,也是有的,但是看到永恒不變的胡蘿卜、西紅柿、西洋芹只能無語凝噎。
不吃了,不吃了,回家!回家吃土總行了吧,結果打開朋友圈一看,國內的小伙伴們正在瀟灑,此刻你的朋友內心是崩潰的:放下你們手中的燒雞、烤鴨、小龍蝦,讓我來好嗎!
不必多說,我必須是那個身在悉尼、對著朋友圈流口水又流淚的一員。我親愛的麻麻,大半夜你給我發你煲的鴿子湯干什么?還有中秋的月餅、端午的粽子、元宵節的酒釀小湯圓……答應我,像紫薇答應爾康那樣答應我,都不要再給我發了好嗎?人生艱難,我究竟是不是充話費送的?
想當初留學之前,我還是個陽春白雪的文藝少女,夢想是在灑滿金色陽光的巷口開一家小小的花店或者充滿咖啡香氣的書店。至于現在,我覺得悉尼特別需要我這樣的有志青年,就缺我去開一家南京鴨血粉絲湯,副產夫子廟油炸臭豆腐、小鄭酥燒餅、藍老大糖藕粥、芳婆糕團、七家灣牛肉鍋貼……每到飯點最想念的就是南京小吃,熟悉的味道扎根在骨髓里一輩子都不會忘——不過想想可能客人還沒來,我就要成為史上第一個把自己吃垮的老板。
所以有一次我家美少女編輯問我,為什么我家男主那么會做菜?我一本正經答:“因為你的作者超暖萌,男主是做了一手好菜的小貼心。”但其實我沒好意思說,因為你的作者是吃貨作者,想吃,超想吃。但是奈何管吃不管做,這就尷尬了。每日遇到愛吃、愿意琢磨吃的男生,都會覺得無論表象如何,內心里一定有很柔軟的地方,才會讓心里的某個小角落充滿食物香氣。
走得越遠,離開的時間越長,就越發想念地地道道的中國味道。每個假期回國的時候那些陪我吃吃吃吃吃還是吃的小伙伴,你們上輩子一定都是可愛的小天使。
所以,在外留學的朋友跟你約飯你就去吧!不要嫌棄他好像還能再吃三天三夜的樣子,也許是因為他真的沒得吃呢。敲黑板,畫重點:日行一善,讓人間充滿愛。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