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上的清潔工人、田野里的農民、病房里的醫生、講臺上的教師……這些都是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勞動者。
你了解他們的生活嗎,你走進過他們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嗎?請選擇你身邊的勞動者,拿起你的筆來,為他(她)畫像立傳吧。
【寫作提示】
一、寫靚一處景。文中的景物描寫既要增添文章的美感,給人以詩情畫意的享受,又要表現人物的思想情感。換句話說,寫好景物可使文章更有表現力。
如蕭乾《棗核》一文,作者就對好友家后花園中的垂柳、蓮池、涼亭、白塔、紅廟等景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使這些具有中國特征的景物,寄托了好友的思鄉之情。
二、寫活一件事。要想寫活一件事,就必須把這件事置于一定的背景下、矛盾著的情節中或認知的困惑中。這樣寫,事件就不至于顯得沉悶單調。
我們仍以《棗核》為例,作者在寫舊時同窗要生棗核的事時,可謂用盡心機。首先,舊時同窗再三托付“我”為她帶幾顆棗核,讓“我”感到很蹊蹺;棗核帶回后,同窗把那幾顆棗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的樣子,讓“我”倍感迷惑;之后,同窗對這件事遮遮掩掩,更讓“我”感到不解了。這樣寫,既扣人心弦,又能把整件事寫得鮮活且充滿趣味。
【角度提示】
1.描寫人物,可通過一些具有個性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一點,大家可以閱讀一下馮驥才的《俗世奇人》。
在這本短篇小說集中,馮驥才總是帶著敏銳的目光,去發現那些奇人們的個性特點,并以生動優美的文字來表現他們。如《蘇七塊》中的蘇大夫就有從病人那里得先拿七塊銀元,才肯瞧病的規矩。《認牙》一文,通過只認牙,不認人的特點來寫華大夫。
2.可采用“鏡頭剪輯法”將人物在不同狀態下的表現淋漓盡致地寫出來,小標題就是一種不錯的結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