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家家有窗,你是否留意過它,觀察過它,欣賞過它?窗,是瞭望的視點,是連接兩個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窗,可能有自己豐富的經歷,可能是生活無聲的見證……大千世界,與窗有關的故事很多很多;蕓蕓眾生,由窗生發的見解也見仁見智。
請以“透過那扇窗”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內容充實,敘事清楚,結構完整;②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行文;③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和地名;⑤不少于600字。
【思路指導】
這段話題的材料并沒有明確相對的意義指向,只提供了思維發散的點,可稱之為定點型話題作文。實際上,定點型話題作文比定向型話題作文更加具有自由的發散性。
對本題而言,“窗”是一個特別的對象。一方面,從本身而言,它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是無形的窗,如心靈之窗、文化之窗、社會之窗、國家之窗等;另一方面,從包容性而言,它可以包含廣泛的內容,“窗”外、“窗”內、“窗”自身發生過多少故事,演繹過多少世理,出現過多少景色……這些生活在“窗”下的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片段擷英】
雷雨交加,狂風肆虐。我有點無奈地望著窗外,在臺風下,偌大的屋子竟成了最美的囚籠,那透明的窗竟成了我與外界僅存的聯系。
窗外的臺風愈刮愈大,雨不停地下,我心一癢,便想伸手去探探那清涼的雨滴,可透明的窗卻擋住了手的去向。那扇透明的窗,給了我們探知世界的能力,也增加了我們探知危險的幾率。當我們想打開窗進入到外面繽紛多彩的世界時,那道透明的屏障卻讓我們再次考慮了探知未知領域的危險性。假如窗外升起一簇美麗火焰,這扇窗將讓我們考慮我們是否要去玩火,觸碰那看似美麗的火苗。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沒完沒了,我終究忍不住觸碰雨點的欲望,一點點地打開了那扇窗。一瞬間,風雨如狂奔的野馬般沖進屋內,我不禁被這風雨嚇倒了,急忙關上了窗,世界再次恢復了安寧。
——喻昊佳《透過那扇窗》
我這樣寫
【文題亮相】
請以“家鄉的滋味”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①內容充實,敘事清楚,結構完整;②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行文;③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和地名;⑤不少于600字。
【思路指導】
1.以點帶面有選擇。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你的家鄉,一定也有一些不被外人所了解的習俗,仔細想想,一定可以發現不少代表家鄉地域文化特征的亮點。但在一篇短小的習作中,如果面面俱到,勢必如“蜻蜓點水”。所以,要選擇印象最深且最具特色的、最具代表性的角度和內容來寫。這樣,才能達到“以點帶面”頌家鄉、“以小見大”表真情的寫作效果。
2.抒寫真情巧扣題。既然在選材上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風俗或飲食,那么在寫作時就要突出其“特色”,展現其“美點”。但是,很多同學只是純粹地介紹了風俗或美食,卻忽略了自我的真情實感,簡直變成了一篇純介紹性的文章。因此,為了凸顯個人的真實感受,最好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寫作。
3.表達多樣增魅力。記敘文以記敘和描寫為主,但往往也離不開議論和抒情。寫作時,若能在文章的恰當位置穿插一兩處議論和抒情語句,不但可使文章的起承轉合變得自然,而且能鮮明地表現中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此外,同學們不妨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再加上合理的想象,激活場面,活化景物,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片段擷英】
在我們家,隔三差五就會煲一次湯。廣東人的煲湯,又稱“老火靚湯”,講究的是原汁原味,醇香誘人。據說很多內地的游客,都會千里迢迢地來到廣東,就為嘗一嘗這廣東靚湯的滋味。
身處廣東,家家都有一套煲湯的工具。一般家庭煲湯,通常選用質地細膩且耐用的傳統砂鍋,不過現今選用電磁爐的家庭也不少呢。餐廳、飯店多用瓦罐煨湯,這屬于比較新潮的做法。大街小巷的店家門口,都會立著幾個大瓦罐,以吸引眾人眼球。每當你路過小店時,就會聞到一股濃濃的香氣,使你情不自禁地駐足流連。
只要你肯坐下來,馬上就有店員不厭其煩地給你介紹各種湯,諸如老鴨湯啦、栗子雞湯啦、牛腩蓮藕湯、苦瓜煲豬骨湯等等,并且很快就能讓你喝上。光憑湯那特有的細膩爽滑、滋潤綿香,定會令你情不自禁地贊美店家的好手藝。一來二往,你就成了這家店的常客,對湯絕對是情有獨鐘的。
“老火靚湯”尤其需要精心伺候,那可是慢工出細活,絕不可以粗枝大葉。外公外婆總會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煲湯,而且很認真地挑選材料,所以每次喝上他們做的湯時,我都覺得是人生中的一大享受。
——郭藹琳《家鄉的滋味》
我這樣寫
【文題亮相】
人在一生中等的事情有很多。等,能讓人期盼希望,發現美好;等,也能讓人無所作為地消磨時間,最終一事無成。有人在等中枝葉干枯,有人在等中成了一棵常青藤……
請以“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②結合個人的生活經歷,選取真實的生活片斷寫作;③恰當運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思路指導】
“等”有多種含義,有時,它是一種消極等待;有時,它是一種等待時機、靜觀其變的冷靜姿態。“等”還是一種對世事的洞察,對自我的克制和約束,是一種生存策略。同時,“等”具有等待與勃發的矛盾因素。
寫作時,同學們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對比來寫,做到有理有據即可。
【片段擷英】
等待是一個漫長且很艱苦的過程,可是當你等完這個過程后,你會看到很多很多美麗的東西。
大家都知道珍珠吧?當珍珠母貝或蚌貝張大貝殼取食的時候,若偶然遇到細微的砂粒或較硬的生物竄入殼中的外膜內,外膜受到刺激后會感到不適,就開始分泌珍珠質,逐漸包圍進來的這個東西,并且日益增大為珍珠。而這樣的東西變成一顆珍珠的時間是漫長的,至少要經過2~3年的等待才有可能形成珍珠。當然,等待的時間越長,結出的珍珠就越大越美麗。
生活中也是如此,沒有耐心的人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就算成了,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總是急于求成,只想眼前的東西,不去看看、想想長遠一點的事,那終究是沒有結果的。
我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