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華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中學,江蘇 蘇州 215221)
高三數學習題教學中“懂而不會”問題的解決措施分析
李月華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中學,江蘇 蘇州 215221)
“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情況,現如今,對于高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尤其是在習題復習課時會經常碰到,這也是阻撓學生數學成績提高的一大障礙.為了盡快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教師需要及時地改變講題策略,調整解題思路,規范答題方法,幫助學生走出“懂而不會”的黑暗陷阱.
高三數學;數學問題;答題策略;懂而不會;錯題記錄
在高三數學習題教學里,很多高三學生在進行習題練習時都會發出好多類似的感嘆:“明明上課時這種題型我聽懂了的,可是,現在再出現這類題,我竟然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們將這類現象就叫做“懂而不會”,高三日常的習題生活里屢見不鮮.針對高三數學習題教學中“懂而不會”問題的解決,淺談幾點看法.
什么是“懂而不會”現象呢?顧名思義,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能夠聽懂老師所講解的新課知識點或習題課,但一到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或者考試時,就什么也不會了.“懂而不會”的現象普遍存在,懂而不會的本質其實就是在學生的認知記憶里無法再現相應適當的有關問題的處理方法.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做習題時,沒有充分認識到習題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方式.老師講課時,學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卻沒有進行深入地思考,仔細地分析問題;另一方面,在整堂課上,基本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根本無法讓每位同學根據自身的疑惑情況,有所提問并給予解答.
首先,在觀念里明白高三是學生習題練習的關鍵時期,應足夠激發學生的自身潛力,輔導他們變成習題的王者,讓他們獲取科學、高效的解題技巧.在解題模式、解題方法里潛移默化,指引學生走出解題的困境.其次,改善講題策略,耐心給一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更詳細、全面的解說,因材施教.在解說難題方式上可以開展對話式、探究式、講練結合、個案教學或多媒體輔助講解等手段,使學生有更大的空間加入習題思考中,學生問出的疑惑,及時進行點撥提示,然后簡單表達出肯定與鼓勵.再次,高三教師講題的重點是那類與教材案例不同,首次出現或方法新穎的題型,應適當地提醒學生,必要時反復強調,加深學生的聽覺記憶,接下來就是多次的舉一反三,比較歸納,保證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情況下能夠解答數學難題,在教師還未揭曉最佳的方法之前,可以適當鼓勵學生先口述自己的想法,簡單解釋給大家,并且讓全班學生進行思考驗證.
其次,科學、高效地做習題.學生進入高三階段,大量的習題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學生會厭煩“題?!?,甚至質疑,或者說,有些不是很自信的學生,認為會做一道、兩道、三道,本來很得意,結果剩下的正確率竟降低了,信心就感覺被打擊了,完全認為題做全對,幾乎是不可能,此類的消極想法在學生當中并不少見.這時,就需要數學老師振奮地告知學生,想要數學高考考高分,那就要拿出平時習題要全懂全會的信心和勇氣.萬變不離其宗,雖然數學習題成千上萬道,但是貫穿于題干、解題、答案的核心仍是最初教材上的那些知識點,內容不變,形式變了,就需要學生通過反復做題來增強應用數學邏輯、理論的能力,明白這一點,學生一讀完題就應該立即要聯想到這道題它是要考什么了.
再次,建立使用“錯題本”.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并且終身受益.從小學、初中、到高中,老師們從來不會放棄對于學生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語文有積累好詞好句,英語有背默單詞短語.對于要完成大量習題的數學來說,保持一種記錄、訂正、反思、總結錯題的習慣,何嘗不失為一個簡單便捷的好方法?每次在老師講解完習題之后,認真改正.在習題本上,首先自己要跟著老師的思路理順,課上時間緊迫,所以至少要跟隨老師的腳步,完成整體的訂正.等到課后,拿出改錯本,回顧剛才講過的錯題,這時需要再次梳理解題思維,如果順利,便做一次抄錄,并且一定要注明自己的錯誤原因,具體說明是由于公式記錯或思路出錯,還是計算出錯,相對照的都應作一簡潔歸納.通過使用“錯題本”,每一次記錄錯題便是一次對于所講過解題的內容、方法、技巧的溫習,還可以再一次閱讀和習題內容相關的詳細筆記;再次思考一些相應類型的習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樣,數學習題也是要靠積累的,前面習題所包含的知識便是為后面的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建立好“錯題本”之后,學生應該要經常閱讀它.學生之所以會經常犯錯,大多數是由于數學知識點掌握得不牢靠,因此,對于經常會犯的錯誤應該時常“照面”.絕對掌握一類題型不是說靠一次、兩次的解題、改題就可以了,只有熟練到一定程度上,才能夠保證在高考場上不出錯誤.另外,學生之間還是應該相互交流、分享,同學之間可以交換“錯題本”.雖然錯題本可以說是每一位同學的高分寶典,但是畢竟會受到個人主觀視角限制,固有的思維模式較難地自然而然就打開.通過閱讀他人的寶典,了解自己所缺乏的,更新自己的方法,互相借鑒,互受啟發,從“錯題”里淘到“金子”,各自開闊不一樣的視野,嘗試不同的思考,從而完善更適合自己的復習模式,獲得一種共贏的局面.
綜上所述,高三學生做數學習題的“懂而不會”問題不可輕視,習題作業既是對整個三年數學學習的一種復習鞏固,也是針對高考進行的一次次查漏補缺,做作業時題不會做沒有關系,要敢于發問,善于總結,及時弄懂多加練習,為最終的總復習奠定堅實基礎,高考時迎刃而解,才是最圓滿的結局.
[1] 吳洋.認清表面現象 抓實數學教學——淺析學生常說的“能聽懂課,不會做數學題”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高考,2016.
[2] 徐存新,武瑞雪.例談一題多變與一題多法的解題教學——消除“懂而不會”現象的兩種有效教學方法[J].中學數學研究,2017.
[3] 李兆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懂而不會、會而不能”現象的成因與對策——改良高考復習、提升高考成績[J].中學數學教學,2013.
[責任編輯:楊惠民]
G632
A
1008-0333(2017)27-0014-02
2017-07-01
李月華(1989.11-),女,江蘇蘇州人,中學二級教師,大學本科,從事高中數學教學.